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7832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95(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密押冲刺卷1. 填空题 _是编写教科书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考点 第二节课程编制解析 略2. 单选题 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是()。A 课程内容B 课程设计C 课程目标D 课程标准考点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解析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证据,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3. 多选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与这句话表述一致、都是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句

2、子是(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 孟母三迁C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D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考点 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系统脱敏法操作过程步骤的是( )。A 放松训练B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C 进行脱敏治疗D 适应认知矫正考点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解析 系统脱敏法操作过程包括:(1)放松训练;(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3)进行脱敏治疗。5. 多选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A 抑郁症B 恐怖症C 焦虑症D

3、网络成瘾考点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解析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多动症、学习障碍、厌学症、人格障碍、网络成瘾等。6. 单选题 植物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去农村对各种植物进行实地的观察和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是( )。A 实物直观B 模像直观C 言语直观D 形象直观考点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解析 实物即实际事物,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7. 简答题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考点 第一节课程概述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8. 简答题 简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考点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

4、分类方面的知识。9. 判断题 我国1958年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二节教育制度解析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0. 单选题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 认知发展模式B 体谅模式C 价值澄清模式D 说理教育模式考点 第二节德育解析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价值在于重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决策的机会,对发展

5、学生的道德判断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A。11. 单选题 ( )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A 晶体智力B 固体智力C 液体智力D 流体智力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所谓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智力比较的基础。而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因此,本题选择A。12. 单选题 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A 教材B 教师C 学生D 图书馆考点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解析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13. 多选题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有( )。A 说服教育法B 陶冶教育法C

6、 实际锻炼法D 奖惩激励法考点 第三节班主任解析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是为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和实施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主要有(1)说服教育法;(2)陶冶教育法;(3)实际锻炼法;(4)奖惩激励法。因此,本题选择ABCD。14. 填空题 新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_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考点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15. 多选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 )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 A 技能领域B 知识与技能C 过程与方法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点 第二节课程编制解析 三维目

7、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6. 单选题 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A 外显记忆B 内隐记忆C 陈述性记忆D 程序性记忆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而不管信息识记过程是否有意识。因此,本题选择B。17. 单选题 下列关于教育法律的效力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 下位法服从上位法B 特殊法优于一般法C 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D 前定法优于后定法考点 第四节教育法制过程

8、解析 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后定法优于前定法;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被授权机关的立法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的立法。18. 单选题 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的是( )。A 学制B 教育制度C 教育法规D 教育组织考点 第二节教育制度解析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9. 单选题 卢梭的爱弥儿体现出的人性论是( ) 。A 白板说B 性恶论C 性善论D 性三品说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卢梭的爱弥儿认为“出自

9、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主张性善论。20. 单选题 ( )是课堂管理的核心。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班规考点 第三节课堂管理解析 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1. 单选题 ( )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行为成分D 态度成分考点 第一节社会态度解析 情感成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因此,本题选择B。22. 多选题 下列属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是( )。A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B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 自我

10、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的行为的表现D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2)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的行为的表现。(4)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23. 多选题 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也称缺失性需要的是( )。A 生理需要B 尊重的需要C 安全需要D 归属和爱的需要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马斯洛把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类。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

11、产生,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24. 单选题 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立法法考点 第一节教育法律概述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25. 多选题 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B 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C 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D 高智力者一定有高创造力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创造力与智力并非成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高

12、智商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本题选择BCD。26. 单选题 ( )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A 课程目标B 课程标准C 教学目的D 教学目标考点 第二节课程编制解析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27. 多选题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德育内容D 德育方法考点 第二节德育解析 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因

13、此,本题选择ABCD。28. 判断题 新课程评价强调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解析 新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29. 单选题 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是( )。A 社会促进B 社会抑制C 社会惰化D 从众考点 第四节社会影响解析 社会促进是指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因此,本题选择A。30. 多选题 下面关于“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A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提出“仁义礼智,

14、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B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的身体机能、道德以及其他所有能力的发展顺序都受生长规律的制约C 华生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D 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考点 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解析 “基因复制”是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提出的,他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31. 单选题 提出“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是( )。A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D 1955年教育法考点 第二节教育制度解析 1958年9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32. 判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