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7732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leading quality connotation, for the use of the socialist law comprehensive concept to guide their work an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hould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

2、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just only know fur, text level, writing ability is still in a low level interface. The knowledge is not complete, especially it is very little about professional some departments know knowledge扬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一、扬州市土

3、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概述(1)、自然条件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50.74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28.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40.4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3.6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85

4、6.2平方千米,占73.7%;水域面积1735.0平方千米,占26.3%。(2)、经济状况2013中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2013中国市辖区百强榜单,其中扬州高邮市连续第七年(第72位)、仪征市连续第五年(第76位)荣膺全国百强县;扬州邗江区、江都区、广陵区跻身全国百强区,在“百强榜”中分别位居第31位、第42位、第59位。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660.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26亿元,增长15.2%;税收收入212.75亿元,增长17.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2.1%。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4

5、145元,增长11.5%。建筑业总产值2380亿元,增长13%。获鲁班奖2项。全市工业增加值、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增长13%、13%、12%。(3)、社会状况201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2.8万亩,新增设施农(渔)业16.1万亩。新认定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增长25%。新增规模经营18.2万亩、工商登记家庭农场208个。新登记农民合作社409个。新增省级“五好”示范社77个。新扩建无公害蔬菜基地2500亩,改扩建百头奶牛场3个。农机、农业开发、农业科研、粮食、供销、气象在“三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整治城区积水路段14处,完成城市东部水系沟通活化工程和二道

6、河等3条河道生态清淤。深入推进“三拆三整治”,拆迁拆违400万平方米。新(改)建道路40条、桥梁9座。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基本建成。启动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和赵庄垃圾填埋场增高扩容工程。继续推进第一水厂提标扩建、六圩污水处理厂三期等工程建设。(4)、生态环境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

7、各2个多月。序号荣誉1全国文明城市2国家森林城市3联合国人居奖城市4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5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6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国家卫生城市8国家级生态示范市9全国双拥模范城市10中国和谐管理城市11国家节水型城市12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13中国特色魅力城市14中国温泉名城15全国诗词之市16国家园林城市二、土地利用特点和经验土地利用1996年2000年2004年面积变化( hm2)类型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199620001996( hm2)( %)( hm2)( %)( hm2)( %)200020042004耕地323866.548.82320511.548.31316643

8、.147.73-3355.03-3868.41-2773.43园地13637.032.0611971.521.810455.761.58-1665.51-1515.76-3181.27林地7976.231.28439.861.278692.951.31463.63253.09716.72牧草地483.030.07380.450.065.740-102.577-374.71-477.29其他农用地82077.9712.3788278.4213.3190608.113.666200.452329.688530.1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9267.2213.4688974.1913.4193103.38

9、14.03-293.034129.193836.16交通用地3730.370.565063.430.766422.930.971333.061395.52692.56水利设施用地14339.662.1613912.972.114017.472.11-426.69104.5-322.19未利用地128028.619.312584.2518.97123457.218.61-2154.31-2417.08-4571.39特点:(1)农用地以耕地为主,林地、园地和牧草地的比重小。全市土地以平原为主,土层比较深厚,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能力强,其农业利用以耕地为主。2004年底,扬州市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

10、积的比重达到了47.73%,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为74.26%。在土地总面积中,园地比重为1.58%;林地为1.31%;牧草地不到0.001%。(2)未利用地面积大,水域资源较丰富。2004年底,扬州市未利用地面积为123457.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1%。境内有一江四湖及大片的浅水湖荡区,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为主的其他土地是扬州市未利用地的主体部分,其比重达到97%。(3)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分布差异不大。由于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同、土地开发的方式和历史相近,各县(市)土地利用结构比较接近。除市区建设用地比例相对较大,农用地比例相对较小外,各市县土地利用结构大体相近。此外,高

11、邮市内未利用地占全市未利用地比重较大,达51.86%(4)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已经形成农、林、牧、副、渔、工等土地综合利用格局,充分表现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经验:根据现状发展具有扬州特色的行业,继续坚持农用地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服务性行业,协调好各项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及水资源等。三、总结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现状:扬州市2004年末土地面积为663406.59公顷,其中农用地426405.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28%;建设用地113543.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12%;未利用地123457.17公顷,占土地总

12、面积的18.61%,具体的分类利用结构见表1。表1 扬州市2004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农用地耕地316643.0947.73园地10455.761.58林地8692.951.31牧草地5.740.00其他农用地90608.1013.66小计426405.6464.28建设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3103.3814.03交通用地6422.930.97水利设施用地14017.472.11小计113543.7817.12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3175.53120281.650.4818.13其他土地合 计663406.59100.00问题:(1)土地集约利用

13、水平有待提高。2004年全市地均GDP仅为11.88万元/公顷,不仅远远低于苏南四市,在苏中四市中也是最低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为3.35万元/公顷,与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最高的无锡市相比,约为其五分之一;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在13个地级市中也仅第七。由此,扬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2004年全市人均农村居民用地为201.29 m2,除仪征接近国家规定的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标准15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外,其他县市都严重超标。因此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十分可观。(3)建设用地布局尚待调整。2004年全市建设用地结构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了极大的比例,农村

14、居民点为其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而目前农村居民点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呈现“沿河沿路式”,建筑杂乱、容积率低“空心村”大量存在,需要加强中心村建设。(4)土地利用的生态压力逐渐增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市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水质污染对南水北调东线长江源水水质构成潜在威胁;大气环境煤烟型污染现象仍然存在,并呈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发展的趋势;农业开发科技水平还不够高,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存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四、调整用地结构的设想(1)农用地减少,除林地外,其他各类农用地全面减少。2004年末农用地面积42.64万公顷(639.61 万亩),其中耕地31.66万公顷(474.96

15、万亩)。到2010年,农用地面积为41.67万公顷(625.12万亩),比基期2004年减少0.97万公顷(14.49万亩);其中耕地为31.17万公顷(467.59万亩),比基期年减少0.49万公顷(7.38万亩)。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为40.78万公顷(611.73 万亩),比基期数据减少1.86万公顷(27.8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0.76万公顷(461.37 万亩),比基期减少0.91 万公顷(13.60 万亩)。(2)建设用地增长,其中农村居民点下降,城镇、交通水利用地全面上升。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扬州市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在现有规模11.35万公顷(170.32 万亩)基础上,增加1.18 万公顷(17.64万亩),达到12.53万公顷(187.95 万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