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97766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朱自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能力目标: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美育目标: 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三、学法指导: 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背诵四、活动设计: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

2、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教学过程:明确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整体感知: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繁荣景象:“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

3、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朱自清以文字的优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揭示课题: 荷塘月色听录音,观看课文意境画,直观感受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蓊( ) 脉脉( ) 血脉( ) 独处( ) 袅娜( )( ) 薄薄的( )理解加点词

4、语的含义:带上门出去。(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结合脚注,理解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的大意。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散文中点明时间的句子有( )。点明地点的句子有( )。散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独游荷塘的( )。第2自然段勾勒荷塘的( )。描写作者小路漫步时的( )。第4自然段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描绘了( )下的( )景色。第5自然段虚实结合描绘了( )上的( )。第6自然段描写了( ),重点写了( )。最后几个自然段由眼前之景联想到( ),表现作者( )。综上所述,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各部分

5、的主要大意是什么?布置作业:朗读背诵第46自然段。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第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写作特点。教学过程:明确目标: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体会其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探讨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背诵第46自然段。探讨、研究、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学生研究、讨论、完成下面练习)(CAI显示)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有: , , 。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

6、。“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平常的自己”是指 。“另一个世界”是指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什么都可以想”是指 。“什么都可以不想”是指 。“自由的人”是指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 。探讨、研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分析、理解文中的比喻句:1 完成课后第二题。比较“通感”与“一般比喻”: 重点分析文中的两处“通感”,说说“通感”与“一般比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

7、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如:苦笑一下、嗓音甜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其心理学基础为“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契机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或特定的主观情感。运用通感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找出散文中的叠词并体会其作用:传神地描摹景象,文气舒展,音韵和谐。体会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和表现力: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有的意义,是人为之,含有作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有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月光的特点,显示了月光之美。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是地升起,显示出雾的状态,突出雾的和。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在中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运用、等修辞手法。恰当选用、。朗读课文,体味散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第二、三题。仿照这种学习方法阅读其他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