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5972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0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药品种的药性分析:一、杀菌剂 杀菌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二大类: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治疗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这类药剂指在植物感病前,先在植物表面施药,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染为害。前题是必须在发病前使用,一旦病菌侵入后再使用效果差。属低毒性广谱型杀菌剂,且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连续多次使用,并对环境污染小。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锰锌、福美双、氢氧化铜(可杀得、冠菌清)、氧化亚铜(铜大师)、络氨铜、百菌清、三环唑等等,其中三环唑是中唯一具有强内吸性和传导性的保护药剂,而其它品种则无内吸传导性,施药时要求喷布均匀,正反都要喷到,在施药时部分品种对温度有一定要求,高温条件下不宜施药,如铜制剂

2、、石硫合剂等。治疗性杀菌剂这类药剂指在病原物侵入植物体,在感病后施药,能在植物表面或渗入植物组织灭杀病原孢子,从而消除病原或中和病原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以达到治疗已发病害的一类药剂。治疗剂主要有内吸性和渗透性两类,通过在植物体内传导,直达病部达到杀灭病菌的作用。由于各品种作用机理不同,保护剂其杀菌谱相对较窄,治疗剂杀菌谱相对要宽一些。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学农药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殊的防治效果,防治真菌病害中,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农学药能杀灭所有真菌。在病害防治中选择对路的农药品种尤为重要,下面就主要推广使用的各治疗剂的作用特点分别介绍如下:(1) 甲基硫菌灵、多菌灵 均属低毒、广谱和内吸性治疗剂,兼有一定保

3、护作用。甲基硫菌灵进入植物体内后转化为多菌灵起到杀菌作用,该药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很有效,对担子菌引起的病害防效相对较差,而对卵菌、病毒和细菌等则无效。(2) 甲霜灵、霜脲氰、霜霉威、恶霜灵、烯酰吗啉 均属低毒、强内吸性治疗剂,能通过植物根、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直达病部杀死病菌。其特点:一是杀菌谱窄。对真菌性病害的疫病、霜霉病等效果好,对其它病菌无效;二是病菌易产生抗药性,故此类药不易长期单独使用,最好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既扩大杀菌谱又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3) 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链霉素、枯草芽胞杆菌 属低毒、抗菌素类微生物杀菌剂,都具有内吸性杀菌作用,且病原

4、不易产生抗药性,对植物安全,无污染和残留等特点。其中春雷霉素、链霉素对细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兼治多种真菌性病害,特别是春雷霉素对稻瘟病有特殊的铲除治疗效果;而井岗霉素、枯草芽胞杆菌对细菌性病害无效,但对部分真菌性病害的防效优异,如纹枯病、黑粉病、稻曲病;多抗霉素则是抗菌素中防治真菌性病害最广的一种杀菌剂,对卵菌、子囊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三唑酮、腈菌唑、丙环唑 属低毒性三唑类强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体各部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达到预防和铲除作用。对子囊菌和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水稻叶尖枯病、梨黑星病等。尤其是丙环唑的残效期在植物体内能达到一个月

5、左右,是目前治疗剂中残效期最长的一个品种,但在三种药剂对卵菌无效。(5) 氟硅唑(福星)、苯醚甲环唑(世高) 这两种药都属低毒性,新型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性和传导性,在植物体内只需很低的剂量就能对多种病害起到预防和铲除治疗效果,且杀菌谱广,对卵菌以外的几乎所有真菌性病害都有效,特别是对梨黑星病、各种叶斑病、纹枯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5)+醚菌酯(翠贝) 低毒对白粉病、黑星病特效。(5)+嘧菌酯(阿米西达) 低毒对霜霉病、疫病和炭疽病、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效。 (6) 菌核净 属低毒性亚胺类杀菌剂,具有直接杀菌和内渗治疗作用,残效期较长等特点,对子囊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如菌核病、烟赤星病、水稻

6、和玉米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都有突出的防效。但对卵菌和担子菌病害无效。 (7) 稻瘟灵、克瘟散、异稻瘟净 属低毒或中毒杀菌剂,具有内吸作用,对水稻稻瘟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由于以前大量施用,目前其抗药性有所增加,这几种药剂除对稻瘟病有突出防效外,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核病,玉米大小斑病等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效。 (8) 盐酸吗啉胍、病毒A、植病灵、病毒必克、病毒清 这五个品种都属低毒性、广谱性病毒病、内吸治疗剂,每种药一般由24种主要成份复配而成,其作用是:药剂进入植物体,抑制病毒复制或破坏其病毒合成,并刺激植物生长,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及耐毒性,从而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9) 敌磺钠(敌克松) 属中

7、等毒性杀菌剂,是一种较好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具有一定内吸渗透作用,对土传的细菌和真菌性病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由于该药见光易分解而伤失杀菌作用,故一般易避免泼浇或拌药土撒施新型常用杀菌剂: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这些年来出现的新型杀菌剂,有代表性的是嘧菌酯和醚菌酯。在农业应用中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首先,它们的杀菌机理独特。这类杀菌剂都是病原菌的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病原菌生理活动中的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并干扰细胞能量供应,使病原菌细胞死亡。这种杀菌方式很独特,因此对于很多产生了农药抗药性的病害都很有效。 其次使杀菌谱广,对子囊菌、孢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都有很好的防效。对白粉、

8、黑星、疫病、霜霉病防治效果好。 再是,这类药物具有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喷雾、种子处理及根部使用。 另外,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轻也是明显特点。 除杀菌剂外,因类似这种化学结构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中能抑制其电子转移,从而抑制其呼吸作用,起到杀灭作用,所以今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结构的杀虫剂和除草剂。 目前这类杀菌剂主要有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菌胺等。 嘧菌酯商品有阿米西达等品种。有25%、50%的悬浮剂,50%的水分散剂。具有内吸、渗透活性,杀菌广谱、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50%产品可用2000-5000倍。高浓度下特效期长,低浓度下,特效期短。可防治白粉、霜霉、早疫、枯萎、炭疽及西红柿晚

9、疫、苹果轮纹病和斑点落叶病等。 醚菌酯有商品翠贝的产品。对白粉病、锈病、黑星、早疫及西红柿晚疫、苹果落叶病有高效。杀菌迅速,持效期长兼有保护、铲除和治疗作用,30%可湿性粉剂可用2000-3000倍喷洒,50%干悬浮剂用5000倍。 吡唑醚菌酯的商品名有凯润等,是醚菌酯加入了一个吡唑环而得名。其特性与醚菌酯相同,杀菌谱广,活性高,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霜霉、黑星、叶斑效果好。 烯肟菌酯是国内某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杀菌广谱,活性高,有保护和治疗作用。25%的乳油用1200-1500倍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有高效。对锈病、灰霉病、小麦水稻纹枯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烯肟菌胺为我国一化工研究院成果,杀菌谱

10、广,活性高,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无内吸性,产品为5%的乳油,对黄瓜的白粉等诸多病害有高效。对这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使用,我们即要看到新品种的出现有治病的优势,又要看到它不是万能的,要有针对性的选用,还要考虑其中有内吸性地种类,有产生抗性的可能。唑胺菌酯(SYP-4155)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称为pyrametostrobin,已获得中国专利和PCT专利。前期的研究表明该化合物的杀菌谱广,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抗生素 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该类杀菌剂极具市场

11、潜力和市场活力,其突出特点是杀菌谱广、作用机理独特、与环境相容性好,在国内自主创新的杀菌剂品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烯肟菌酯、烯肟菌胺、苯醚菌酯等。此类杀菌剂的开发,对杀菌剂抗性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唑胺菌酯的杀菌谱、保护治疗活性、内吸传导性、持效性、光稳定性、耐雨水冲刷性等作用特性,为该药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新化合物唑胺菌酯具有广谱性,对由担子菌、子囊菌、接合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大多数植物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黄瓜炭疽病、苹果腐烂病、番茄灰霉病、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等抑制效果优异。唑胺菌酯抑菌活性高,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的

12、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其保护活性的EC90值为0.54 mg/L;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效果(EC90值)为0.60 mg/L,与对照药剂唑菌胺酯相当,明最高于醚菌酯。唑胺菌酯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优于唑菌胺酯和醚菌酯,较嘧菌酯和戊唑醇差;其在剂量为80 mg/L时对黄瓜白粉病的持效期为7-10 d,较对照药剂唑菌胺酯长,较醚菌酯短;唑胺菌酯的光稳定性较好,经紫外光照射4h以内的光稳定系数在1.000.26之间,较唑菌胺酯稳定(光稳定系数1.00-0.21),较戊唑醇的光稳定性差(光稳定系数1.000.69);施药后30 min以上降雨对20%唑胺菌酯悬浮剂的药效影响微弱,其耐雨水冲刷性较好。2 噻

13、菌铜:噻菌铜,化学名称为2一氨基-5-巯基一1,3,4一噻二唑铜,商品名称为“龙克菌”。属于低毒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在我国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噻菌铜属于杂环类有机铜杀菌剂。噻菌铜的结构是由两个基团组成: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内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二是铜离子具有既杀细菌又杀真菌的作用。总之,在两个基团的共同作用下,杀菌更彻底,防治效果更好,防治对象更广泛。由于叶枯唑和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的存在和继续发展,导致农民在使用时加大用药剂量,造成抗药性的进一步增强,产生了恶性循环,既增加了农民的用药成本,又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4、。噻菌铜在结构上含有铜离子,而铜制剂是一个有200年多年历史的产品,抗药性发展很慢。塞菌铜的作用机理独特噻菌铜杀菌机理中,既有噻唑基团对细菌的独特防效(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内是高效的治疗剂),又有铜离子对真菌、细菌的优良防治作用,同时内吸性能好,具有良好治疗和保护的双重作用。经药效持久力测定,20噻菌铜SC在通常用量下,持效期可达1014天。塞菌铜的适用作物多,防治谱广泛可广泛用于20余种作物、60多种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防治对象有:(1)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柑桔溃疡病、柚溃疡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角斑病、大蒜叶枯病、甜瓜角斑病、白菜软腐病、花生青枯病

15、、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魔芋软腐病、生姜姜瘟病、辣椒青枯病、花卉苗木细菌性病害、桃树细菌性穿孑L病等。(2)真菌性病害柑桔疮痂病、柚疮痂病、香蕉叶斑病、西瓜枯萎病、龙眼叶斑病、花生枯萎病、葡萄黑痘病、苹果轮纹病、梨树炭疽病、番茄枯萎病、芝麻枯萎病等。常用杀菌剂代森锌1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2

16、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4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1作用特点 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