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5821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兵退出现役最新安置条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 例的规定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第三条 国家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 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第四条全社会应当尊重、优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在招 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退役士兵。退役 士兵

2、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第五条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退役 士兵安置工作。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士兵安 置工作。第六条退役士兵应当遵守有关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规,服从人民政府的 安置。第七条 对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移交和接收第八条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应 当制定全国退役士兵的年

3、度移交、接收计划。第九条退役士兵所在部队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 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退役士兵。第十条退役士兵安置地为退役士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但是,入伍时是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不复学的,其安置地为入学前的 户口所在地。第十一条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一)服现役期间父母户口所在地变更的,可以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安置;(二)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 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三)因其他特殊情况,由部队师(旅)级单位出具证明,

4、经省级以上人民 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易地安置的。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享受与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安置待遇。第十二条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级以上人 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 地:(一)因战致残的;(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 的;(三)是烈士子女的;(四)父母双亡的。第十三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持 退出现役证件、介绍信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接收安置通知书、退出现役证 件和介绍信到规

5、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应当到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 部门报到。第十四条退役士兵所在部队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士兵退 役时将其档案及时移交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于退役士兵报到时为其开具落户介绍信。公 安机关凭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具的落户介绍信,为退役士兵办理户口登 记。第十五条自主就业和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安置地退役士兵安置 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安置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服 务管理单位。第十六条

6、 退役士兵发生与服役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发生与 安置有关的问题,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处理。第十七条 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超过30天的,视为放 弃安置待遇。第三章安置第一节自主就业第十八条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出现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 自主就业。第十九条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 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经 济补助标准及发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

7、政府应当采取组织职业介绍、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扶持退役士兵自 主就业。第二十条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和军人职 业特殊性等因素确定退役金标准,并适时调整。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 门、军队有关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确定和调整退役金标准的具体工作。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根据服现役年限领取一次性退役金。服现役年限不满6 个月的按照6个月计算,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照1年计算。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退役士兵,由部队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退役 金:(一)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者荣获一等 功的,增发15%;(二)荣获二等功的,增发10%;(

8、二)荣获二等功的,增发5%。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退役士兵,由部队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 发比例,增发一次性退役金。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退役士兵退役1年内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 培训的,费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退役士兵退役1年以上参加职业教育和 技能培训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费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 预算。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退役 士兵提供档案管理、职业介绍

9、和职业指导服务。国家鼓励其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提供免费服务。第二十三条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给 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的给予财政贴息。除国家限制行业外,自其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 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第二十四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用 人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符合规定条件的,依法享受税收等优 惠。第二十五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入伍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或者职工的,退出现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其工资、福利和其他 待遇不得

10、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平均水平。第二十六条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入伍前通过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 地,承包期内不得违法收回或者强制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非家庭 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期内其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包;承包的农村土地 被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占用的,与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同等权利。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落户,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但没有承包农村土地的,可以申请承包农村土地,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应当 优先解决。第二十七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退役士兵,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 优惠政策。第二十八条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报考成人高等学

11、 校或者普通高等学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或者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 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2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奖 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优待,家庭经济困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入学后或者复学期间可以免修公共体育、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等课程,直接获得 学分;入学或者复学后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 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的,优先录取。第二节安排工作第二十九条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一)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

12、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 的;(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四)是烈士子女的。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退役士兵在艰苦地区和特殊岗位服现役的,优先安排工 作;因精神障碍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时自愿选择自主就业的,依照本条例第 三章第一节的规定办理。第三十条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应当制定下达全国需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年度安置计划。第三十一条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管理的在京企业事业单位接收安排退役士 兵工作任务,由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下达。中央国家机关京外直属 机构、中央国家机关管理的京外企业事业单位接收安

13、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由所 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下达。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 兵人数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下达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并依法向社会公 开。对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较重的县(市),可以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本行政 区域内统筹安排。第三十三条安置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符 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安置,保障其第一次就业。第三十四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以及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 位的企业招收录用或者聘用人员的,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录用或者聘用退 役士兵。第三十五条 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在接

14、收退役士兵的6个月内,完成本年度 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 平的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第三十六条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应当按时完成所在地人民 政府下达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1 个月内安排退役士兵上岗,并与退役士兵依法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或 者聘用合同。合同存续期内单位依法关闭、破产、改制的,退役士兵与所在单位其他人员 同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接收退役士兵的单位裁减人员的,应当优先留用退役士兵。第三十七条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服现役年限和符合本条例规 定的待安排工作时

15、间计算为工龄,享受所在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第三十八条 非因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退役士兵上 岗的,应当从所在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的当月起, 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工资80%的标准逐月发给退役士兵生活费 至其上岗为止。第三十九条对安排工作的残疾退役士兵,所在单位不得因其残疾与其解除 劳动关系或者人事关系。安排工作的因战、因公致残退役士兵,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 福利和医疗待遇。第四十条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安置地人民 政府安排工作的,视为放弃安排工作待遇;在待安排工作期间被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的,取消其安排工作待遇。第三节退休与供养第四十一条中级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一)年满55周岁的;(二)服现役满30年的;(三)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6级残疾等级的;(四)经军队医院证明和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因病基本丧失工作 能力的。退休的退役士官,其生活、住房、医疗等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中级以上士官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6级残疾等级,本人自愿放弃退休安 置选择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办理。第四十二条 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 的,由国家供养终身。国家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其生活、住房、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