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57684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提要:我从实践中归纳出几句简单易记的写笔画口诀:“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折角顿笔收笔钩,提笔把握重准快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教学中,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练习笔画是创作美字的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因此,写字时应从练习写笔画开始。汉字包括八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捺、点、折、钩、提。每一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一般起笔较短,收笔次之,行笔较长。

2、就用笔的力度而言,大多数笔画起笔和收笔时要用力顿按,行笔时用力较轻较快,笔略上提,这样就形成了“重(按)轻(提)重(按)”的运笔过程。指导时,我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范写、自己的练写学会找到手感,慢慢掌握每一笔画的书写以及用笔节奏的变化。书写时,有起有收、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重有轻、有顿有挫、有方有圆。我从实践中归纳出几句简单易记的写笔画口诀:“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折角顿笔收笔钩,提笔把握重准快”。“横上斜”是指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呈左底右高之势(长横约度,短横约度),在收笔时则顿笔下压,以保持稳定。这样容易得势。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拔坚

3、劲,正直不斜。竖有悬针、垂露之分。“悬针”即直接顺着垂直方向轻轻提起,拖出呈针尖状的竖画;“垂露”即收笔时还要略作停顿,使末端出现较圆的边缘,像是垂挂未掉的露水珠。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对称,不宜一高一低。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点要快”是因为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一个快字。不能拖拉,写成一短线段。书写时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似小鸡吃米,时起时落。点有斜点、竖点、左点、撇点之分。其中撇点用笔时要先重后轻,其它则先轻后重。“折角顿笔收笔钩

4、,提笔把握重准快”是指写折时用顿笔处理转折处,钩一般在收笔时出,要顿笔蓄势,快速出钩。提画书写时入笔重,由左下向右上行笔要快,看准方向,干脆出锋。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为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一枝平平常常的笔,能创造出这么多的神奇故事。因此说,写字教学这门古老而又新鲜的艺术,只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重视,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去发现汉字的美,学写美的汉字,定能在学生的笔尖绽放出更多的美丽和精彩,定能让师生终生受益。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地挥毫泼墨!昨天的课还存在着若干不足,希望有各多老师给予

5、批评与指正。写字教学,也存在着很多困难,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爱上写字,努力写出一手好字。反思1: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手段之一,其作用的效果远远超出了练字的本身。如果教师的训练方法简单,只强调运笔方法、结构特点学生被动接受、被动接受、机械模仿甚至把写字当成种负担,将会使学生体验不到书写的乐趣和对美的享受,失去写字热情,难以持续发展。反思2: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从这里可以看出书法(写字)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其内容博大精深,造

6、型生动优美,陶醉了一带又一带的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老师精辟的讲述,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兴趣盎然。反思3:学写字必须学会临帖,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规律,没有捷径可走,写字不和做数学题一样有简便方法,它的简便方法就是日积月累。让孩子们学会临帖,纠正其不美的笔画是必须要做的,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临帖,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习惯,或者不适应这样的方法,可能做得不够好,我们应该严格要求,帮助孩子们养成善于读帖、临帖的学字习惯。反思4:写字教学是个慢功出细活的工程,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新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有足够的耐

7、心和创新,不能用老式的“填鸭”法,只要我们系统地对待汉字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个突破,注意其相互之间的结合,相信我们的汉字教学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反思5:1、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板书示范。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入学的儿童写字大多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2、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因此,从学生入学那天起就要严格把好写字姿势这一关。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一是要加强基本笔画教学,指导运笔。二是加强独体字的训练,定准主笔。三是不是加强偏旁部首的教学,揭示规律。4、写字指导要精要得法。

8、写字的指导,要抓重点,抓关键。5、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学习写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此,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写字的积极性是提高写字质量的关键。反思6:“一个”与“一类”的关系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字要一个一个地写。写字教学必须沉下心来,重视每一个字的写法指导,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技能,提高水平。但是汉字数量繁多,就是常用汉字也有几千个。一个一个地教,把所有汉字学完,是“不可能的任务”。写字指导必须确立整体训练的思路,要处理好“一个”与“一类”的关系。我们知道,汉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部首相同,有的写法相仿,有的写字原理相同。把“一个”与“一类”有机结合起来,在掌握“一个”的同时了解“

9、一类”的写法;在“一类”的背景下更好地学会“一个”。比如教学“雪”字时,我让学生观察,“雨”作为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雨”字作为偏旁时,第二笔的一竖改成了点,第三笔的横折钩改成了横折,然后我总结,“雨”作为偏旁时,都是有这个变化的,待学生明白道理后,让学生找出符合这一规律的字,学生找出了“零”、“雹”、“雷”等。反思7:主菜”与“作料”的关系如果说指导写字是一道主菜,那么写字以外的领域就是主菜所需的作料。加了作料一年级基本笔画(写字)教学反思提要:我从实践中归纳出几句简单易记的写笔画口诀:“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折角顿笔收笔钩,提笔把握重准快,主菜的味道就更加鲜美

10、。有人说厨师做的菜味道好靠的是作料,同样道理写字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也不能忽视“作料”的作用。加了“作料”,教学就有了情趣。那么,在写字教学这道“主菜”中可以加入哪些“作料”呢?一是加入字形、字义“作料”,把音形义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达到整体掌握汉字的目的。如在教学生字时,可以把读生字、写生字、说字义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字形、字义的分析可以促进写字教学,写字指导又能促进字形的掌握和对字义的理解。二是加入情趣“作料”。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书法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去

11、领悟要领,逐步掌握方法,坚持不懈,最终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版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学生从故事中不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操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学中采取穿插写字游戏、编顺口溜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激发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顿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求直,认真练习工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这样寓教于乐,学

12、生即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反思8:“课内示范”与“课外影响”的关系以写字课为界限,把学生的在校时间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示范是指写字课上老师的示范;课外影响指的是写字课以外的时间(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老师的写字。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在课堂上板书,老师都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个别辅导时,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但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写字课以外的时间,教师写字也是一种示范,因此要做到课内课外一个样。一位老师在修改学生作文时,把学生写成拼音的“继续”写给他看,没想到学生订正了三遍,“续”字还是写成了稚嫩的行草。原来教师在书写时写得快了点,“续”的右边笔画牵连,学生就照着“画”了起来。这就是不注意示范带来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