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5543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42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总论【A型题】【1】 历史上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是:A 普济方B 外台秘方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 药对E 备急千金要方答案 A【2】 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A 黄帝内经B 五十二病方C 伤寒杂病论D 千金翼方E 太平圣惠方答案 B【3】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A 太平圣惠方B 圣济总录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 济生方E 伤寒杂病论答案 C【4】 方论最早见于:A 黄帝内经B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C 伤寒杂病论D 医方考E 古今名医方论答案 B【5】 除哪部方书外均出自宋朝:A 圣济总录B 太平圣惠方C 妇人大全良方D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E 小儿药证直诀答案 D【6】

2、被称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五十二病方D 备急千金要方E 外台秘要答案 B【7】 被称为方剂理论的奠基一书是:A 黄帝内经B 五十二病方C 伤寒杂病论D 药对E 医方考答案 A【8】 对“八法”作了更系统论述的医书是:A 黄帝内经B 医学心悟C 伤寒杂病论D 伤寒明理论E 医方考答案 B【9】 除之外均属“八阵”的内容:A 补、攻B 和、散C 汗、消D 寒、热E 固、因答案 C【10】除之外均属“十剂”的内容:A 轻、重B 温、清C 滑、涩D 宣、通E 补、泄答案 B【11】 厚味滋补药物的煎煮宜:A 武火急煎B 武火久煎C 文火急煎D 文火久煎E 先武后文答案

3、D【12】 “八阵”分类法的提出者是:A 孙思邈B 成无己C 陈自明D 张景岳E 张仲景答案 D【13】除之外均属汤剂的特点:A 吸收快B 迅速发挥药效C 便于加减使用D 照顾到病人或病证的特殊性E 药效持久答案 E【14】 一贯煎属于:A 汤剂B 丸剂C 膏剂D 散剂E 丸剂答案 A【15】除之外都属于下法的范畴:A 大承气汤B 大柴胡汤C 麻子仁丸D 十枣汤E 黄龙汤答案 B 【16】 明确提出“七方”分类法的医书是:A 黄帝内经B 药对C 伤寒明理论D 伤寒杂病论E 备急千金要方答案 C【17】 驱虫剂属于“八法”中的:A 下法B 温法C 清法D 消法E 补法答案 D【18】 紫雪丹属于

4、:A 汤剂B 丸剂C 散剂D 膏剂E 片剂答案 C【19】 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的剂型是:A 丹剂B 散剂C 丸剂D 汤剂E 冲剂答案 D【20】除之外均属消法范畴:A 祛痰法B 祛湿法C 祛暑法D 驱虫法E 理气法答案 C【21】 方剂的组成原则源于:A 伤寒论B 医方集解C 黄帝内经D 景岳全书E 五十二病方答案 C【22】 “十剂”说始源于:A 黄帝内经B 伤寒明理论C 药对D 医方考E 普济方答案 C【23】 通常是治疗热证用寒药应:A 热服B 冷服C 温服D 顿服E 频服答案 B【24】 除之外均属于丸剂的特点:A 药力持久B 便于携带C 吸收快迅速发挥工效D 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E

5、 节省药物答案 C【25】 除之外均属按病证分类的方书:A 五十二病方B 伤寒明理论C 普剂方D 太平圣惠方E 外台秘要答案 B【26】 最早记载有关方书的辨证、治则、治法、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的医书是:A 五十二病方B 黄帝内经C 伤寒杂病论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 医方考答案 B【27】 下面应当包煎的药物是:A 石决明 B 砂仁C 赤石脂D 车前子E 鹿茸答案 A【28】 方剂组成原则中,其君药的含义是:A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 治疗主证和兼证的药物C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D 治疗主证和次要症状的药物E 针对病因和兼证的药物答案 A【29】 由小承气汤变为三物汤属于:

6、A 药味增减的变化B 药量增减的变化C 剂型更换的变化D 药物配伍的变化E 随证加减的变化答案 B【30】 除之外均属于佐药的含义:A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B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C 消除或减轻君臣药的毒性D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E 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答案 A【31】 使药的作用:A 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 协助主药起治疗作用C 监制主辅药毒性、烈性D 引经作用E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答案 D【32】 遣药组方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 方从法出B 君、臣、佐、使C 治遣权变D 审证求因E 方以药成答案 A【33】 气味芳香药物的煎法是:A 文火久煎B 武火急煎C 先煎D 后下E 另炖或

7、另煎答案 D【34】 贝壳和矿石类药物的煎法是:A 打碎先煎B 另煎C 后下D 包煎E 另炖答案 A【35】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其服药时间宜于:A 不拘时服B 空腹服C 睡前服D 饭后服E 发作二小时前服答案 D【36】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的变化属于:A 药量增减的变化B 药味增减的变化C 剂型更换的变化D 随证加减的变化E 药物配伍的变化答案 A【37】 臣药的含义,下列哪能一项是最正确的:A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B 针对兼病和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C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并治疗次要症状。D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和针对兼病和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E 治疗兼病、兼证和次要症状。答案 D【

8、38】 大黄取其攻下作用其煎法宜:A 先煎B 包煎C 另炖D 另煎E 后下答案 E【39】 治疗急重病时宜:A 饭前服B 饭后服C 空腹服D 不拘时服E 宜卧前服答案 D【40】 蒲黄的煎药方法是:A 溶化B 包煎C 另炖或另煎D 先煎E 后下答案 B【41】 肉豆蔻药的煎法是:A 捣碎先煎B 另煎C 另炖D 冲服E 后下答案 E【42】 贝壳及矿石类药物的煎法是:A 另煎B 后下C 包煎D 打碎先煎E 另炖答案 D【43】 饴糖的煎法是:A 先煎B 溶化C 后下D 冲服E 另炖答案 B【44】 羚羊角的煎法是:A 先煎B 后下C 切成薄片另煎D 包煎E 溶化答案 C【45】 乌头或附子、狼毒

9、等毒性药煎药时宜:A 武火急煎B 武火久煎C 文火急煎D 文火久煎E 先武火后文火答案 D【46】 除之外均属散剂的优点:A 制作简便B 便于服用携带C 吸收缓慢,药力持久D 节省药材E 不易变质答案 C【B型题】A 龟板、鳖甲B 人参C 蒲黄D 豆蔻E 朱砂【47】 宜后煎的药物有【48】 宜另炖或另煎的药物有【49】 宜先煎的药物有答案 【47】 D 【48】 B【49】 AA 善于补土B 擅长攻下C 善用寒凉D 善于滋阴E 专于祛痰【50】 张从正【51】 朱震亨【52】 李东垣答案 【50】 B 【51】 D【52】 A A 孙思邈B 王焘C 成乙D 朱E 成无已【53】普济方的著者是

10、:【54】外台秘要的著者是:【55】备急千金要方的著者是:答案 【53】 D 【54】 B【55】 A A 对兼病和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 治疗主病主证的药物C 治疗中起引经作用的药物D 治疗次要症状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E 以上都不是【56】 臣药的作用是:【57】 使药的作用是:【58】 佐药的作用是:答案 【56】 A 【57】 C【58】 D A 药味增减的变化B 药物配伍的变化C 药量增减的变化D 剂型更换的变化E 以上都不是【59】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60】 抵当汤与抵当丸【61】 麻黄汤与三拗汤答案 【59】 C 【60】 D【61】 AA 丹剂中的丸剂B 丹剂中的散剂C 丹剂中的

11、锭剂D 丹剂中的液态E 以上都不是【62】 玉枢丹【63】 大活络丹【64】 紫雪丹答案 【62】 C 【63】 A【64】 BA 武火急煎B 文火久煎C 慢火久煎D 另煎兑入E 包煎【65】 滋补药的煎法是: 【66】 清热药的煎法是:【67】 野山参的煎法是:答案 【65】 B 【66】A【67】 DA 食前服B 食后服C 空腹服D 不定时服E 定时服【68】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69】 滋补药宜:【70】 急重病服药答案 【68】 B 【69】C【70】 DA 酒剂B 散剂C 口服液D 汤剂E 注射液【71】 具有剂量少,吸收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特点的剂型是:【72】 具有剂量准确,

12、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剂型是:【73】 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的剂型是:答案 【71】 C 【72】E【73】 DA 麻杏石甘汤中的石膏与麻黄B 麻黄汤中的桂枝与麻黄C 桂枝汤中的芍药与桂枝D 十枣汤中的大枣与诸药E 玉屏风散中的黄芪与防风【74】 在方中起相反相成作用的是:【75】 在方中起调其偏性作用的是:【76】 在方中起增强原来作用的是:答案 【74】 E 【75】A【76】 BA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B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C 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D 用以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E 起反佐作用的药物【77】 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是:【78】 麻黄汤中杏仁的作用是:【79】 大承气汤中枳实、厚朴的作用是:答案 【77】 C 【78】B【79】 A【X型题】【80】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有关方剂的理论是:A 有关辨证B 正骨C 治则D 方论E 治法F 组方原则G 组方体例答案 A C E F G【81】 宋代的代表方书有:A脾胃论B外台秘要C太平圣惠方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妇人大全良方F小儿药证直诀G圣济总录答案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