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950945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申报科研成果简介 中国贸易龟类检索图鉴科研成果简介 申报成果名称:中国贸易龟类检索图鉴; 成果完成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成果完成人:史海涛、侯勉、汪继超、彭建军、范志勇、尹峰、刘宇翔、龚世平、李维、陈沂欢; 成果内容简介: 龟鳖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面临大批、甚至整体灭绝的危险,其他野生动物资源也普遍遭到威胁,民众保护意识不强,非法贸易普遍,保护执法不力。 龟鳖动物已在地球上生活了2亿年,被称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医药、营养、经济和文化价值。我国龟鳖动

2、物40种,占世界龟鳖种类的10%以上。由于利用过度,保护不力,其中3种野生灭绝,8种极度濒危,16种濒危,另有6种因缺乏数据而无法评估,实际上处于野生灭绝或极度濒危的状况。包括分布广泛、以往数量众多的乌龟和中华鳖的野生种群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几乎绝迹。我国龟鳖动物的野生种群面临整体灭绝的危险。由于国内资源枯竭,近年来我国大量自世界各地进口龟类,导致全球龟类数量锐减,引起国外学者和媒体的谴责,认为“中国人只吃龟,不保护”;“中国是世界龟类的死亡之地”。这不仅是对龟鳖动物资源的破坏,也是对我国国际声誉和形象的损害。 龟鳖动物的鉴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于海关、林业、渔政和工商执法人员,甚至非龟类

3、研究的动物学专业学者来说鉴定难度大。由于识别难度大而导致下列情况的存在: 1、执法人员不执法,导致非法交易普遍存在;或错误执法,将大量外来有害龟鳖动物当做保护物种罚没后放生到我国自然环境,埋下生态隐患,也干扰正常的经济活动; 2、相关的行政部门不合理的发放出口、进口和养殖等许可证; 3、媒体正面宣传消费珍稀濒危的保护物种和救护、放生外来的有害物种; 4、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猎捕、贸易和非法养殖保护物种或将外来有害物种大量放生到各种自然环境中; 5、混淆物种,以低价物种冒充高价物种销售的贸易欺诈和纠纷不断。 缺乏有效的鉴定方法是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关龟类识别的图谱目前虽已出版有多种,但绝

4、大部分没有检索内容。由于大多数龟类的相似性很高,没有检索的引导,只能盲目翻图,无法准确鉴定物种。个别有检索内容的图谱,也是照搬专业性很强的检索表,包括了很多骨骼等体内的解剖特征,很难判断和鉴定,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除龟鳖动物外,其他野生动物资源也普遍面临上述类似的问题。全世界有250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人为的破坏使物种的灭绝速度增加了1000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这些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保护思路和方法上的创新、示范和普及。本书创建了形

5、象检索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方法创建的形象检索表,使难度较大的物种鉴定变得简单、直观,易于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和保护执法 形象检索法是使用典型、稳定的外部形态特征对物种编制多元式图片检索表进行分类鉴定的方法,用该方法编制的“形象检索表”主要供非专业人员使用,是为快速检索、专业知识的普及和有效传播而设计。与传统检索方法相比,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改变自创建至今一直被沿用200多年的二歧分类法“被区分对象必须为两列相对应性状”的原则,而采用多歧对应或非对应性状混排的方法。使检索的步骤和排版的篇幅大大缩减,增加了检索效率。 2、只使用稳定和典型的外部形态特征,一般每条只使用一个特征,文字表述简

6、练,每个特征附一张清晰的照片。不包括所有需要解剖才能看到的内部特征;不包括口腔内等很难看到或难以理解和判断的特征;不赘述如背甲椭圆形、指趾间具蹼等很多龟类物种都具备的共同特征;避免使用没有标本对比就难以明确判断的特征;避免使用那些虽然明确但鉴定操作麻烦、不易记忆的特征;不包括动物形态以外的生态和行为特征。如此,再配以图片,使得大量抽象、专业的分类鉴别特征变得直观形象。 3、不同的分类等级混排在一起,不再区分不同的目、科、属检索表,每一分支也不加数码序号。使分类环节、检索步骤和排版篇幅进一步压缩,有一目了然的使用便捷。满足绝大多数非专门研究该类群分类人员对这些环节不敢兴趣和要求能够简明快速检索的

7、需求。 4、鉴定可能涉及到的特征或名词术语辅以简练准确的文字和特征典型的照片予以图解。 为来自世界各地在中国被贸易的126个种和亚种的龟鳖动物编制了形象检索表、图解名词术语,形成了物种描述文字和照片格式的规范标准。 该书没有采用国际通用的从曲颈龟和侧颈龟区别入手的龟类检索表,而是采用中国民间最熟悉但大多数人有搞不清楚其区别的“乌龟和王八”即“龟和鳖”(硬壳龟和软壳龟)的检索入手, 对占85%以上种类的龟的检索采取了以腹中盾数量鉴别的方法,使得检索一开始便如数数般简单,使用者有信心和有兴趣检索下去。 从这个角度入手,对经常遇到很多死亡个体或仅仅是龟壳贸易的保护执法来说,有利于判断出很多禁止贸易的

8、类群。如闭壳龟类全部为严格限制贸易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的物种;该检索表仅使用典型和稳定的体色和外部结构特征,对每个检索条目所使用到的特征,包括尾部、股部等很多难以获得照片的部位附了彩色照片,以明示关键的鉴别特征。 在物种简述部分,每个种包括头部特写、整体外形及背甲和腹甲的正投影照片,让使用者从不同角度、最大限度地看到该物种的各种外形特征。视鉴别的需要,对于雌雄之间、成体与幼体之间有明显差异的物种予以特别说明并附图示(1 16、130-135页);对于同年龄同性别个体之间存在色斑变异的类群,附图示( 56、 57、172页);每个物种的描述包括保护级别、量度、

9、与相似种的比较等10个条目,特征描述均斟字酌句的推敲和提炼,平均少于200字,便于快速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准确地掌握关键知识。 为了科学知识的规范和有利于普及,更改了部分龟类的中文名,原因是很多龟类的中文名与该物种的任何特征都不相关,如地龟。该属龟类个体小,英文名称叫叶(树叶)龟,而该种背甲前后缘均锯齿状很突出,因此,将其名称改为锯缘叶龟;有些种名与其关键特征相悖,如黑颈乌龟的典型特征是雄性颈部红色,而颈部黑色的种类则很多;有些龟的种名难写、难记、难念,如蠵(x)龟的“蠵”字,多达24划。其部首“巂”字是县名,因此,“蠵”字仅特指这种龟,别无其他与该种形态、分布、习性等任何特性相关的含义。而该

10、物种与其他所有海龟明显的外形区别是身体棕红色,因此改名为红海龟。 书中的“特别关注”警示了龟类生存面临的危机以及我国对龟类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方便保护和执法,选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6部法律法规中与野生动物保护及执法量刑相关的条文。全书自前言、概述至最后的执法条文选摘,贯穿着爱护、保护和珍惜野生动物资源的理念和知识。 动物分类学报(核心期刊)2023年第1期、濒危物种科学通讯2023年第2期、四川动物(核心期刊)2023年第4期分别对中国贸易龟类检索图鉴做了专门的介绍、评价或报道。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家海关总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等致信予以高度评价。 申报科研成果简介 科研成果申报资料 科研成果格式说明科研成果报告 德育科研成果 生命教育科研成果申报 科研成果课题申报讲座总结 宁波大学科研科研成果简介 科研成果课 论文 科研成果鉴定 科研成果提炼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