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4982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周代大封同姓,“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而生民之困亦以少袞”。据此可知,周代分封A. 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B.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C. 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本D. 增进了郡县制的产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可知周代的分封制使姬氏之子孙分封在全国各地,增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认同,A对的。中央集权体制在秦朝确立,B错误。周代的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了诸侯的格局混战,C错误。分封制和郡县制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D错误。2. 荀子富国说:“

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阐明,战国时期A. 五谷开始种植 B. 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C. 土地私有浮现 D. 单位而积产量大大提高【答案】D【解析】由材料“人善治之,财亩数盆”,阐明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运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D对的。A项的“开始”错误,B项中的“铁犁牛耕”材料没有波及,C项“土地私有”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C。3. 西汉用真车可殉葬始于文景时期,汉武帝后来,诸侯王墓规模大不如前,,用其车马殉葬现象逐渐消失。这表白汉武帝时期A. 经济由盛而衰 B.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C. 文明限度提向 D. 诸侯王注重节俭【答案】B【

3、解析】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致使诸侯王的墓葬规模不如从前,B项对的。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昌盛时期,A错误。本题不波及“文明限度”的问题,C错误。诸侯王不用车马殉葬是由于势力变小,不是由于注重节俭,D错误。4. 有关李渊起兵反隋,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对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资治通鉴则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吿县官。”通过李世民反复劝告,李渊对李世民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这反映出A. 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历史论述来呈现B. 通过文献记录最后可以还原历史真相C. 文字史料也许带有一定的主

4、观因素D. 历史真相因年代长远而变得模糊不清【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两部文献对于促使李渊起兵反隋所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不同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觉得是李渊自身,资治通鉴觉得是李世民。这是由于不同年代的人对历史的记载,其主观作用影响了对历史的记载,C对的。A项不能反映出材料中两部著作不同记载的对比,排除。B项中的“还原历史真相”,从材料中并不能概括出来,排除。D项中的“模糊不清”错误。5. 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量进呈,再由皇帝审视批准,才干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A.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B. 中央官制的充善C. 皇权与相权的对立 D

5、. 君主权力的弱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可知相权对皇权的制约,A对的。材料未波及中央官制完善,B错误。材料讲的是中央决策的程序问题,不是皇权与相权的对立,C错误。宋朝君主专制加强了,D错误。6. 唐朝后期,浮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这反映出中国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毕 B. 北方经济不断衰退C. 政治文化中心的北移 D.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江淮居多”到“仰给江南”,阐明江南对于全国的粮食奉献越来越大,这体现了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对的。经济重心在南宋南移完

6、毕,A错误。南方经济发展,不代表北方经济衰退,B错误。C项与材料中的经济无关,C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项为B项。学生需注意,南方经济的发展不代表北方经济衰退,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讲,社会经济是不断进步的,只能说南方经济发展发展速度快于北方,最后致使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南方,但不能表白北方经济衰退。7. 据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明代中后期,松江地区一年上交政府的赋税总额比南宋时期增长10多倍。这一现象的浮现重要在于,明代松江地区A. 农业发展迅速 B. 非农产业发展较为迅猛C. 对外贸易昌盛 D. 民众的赋税率大为增长【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浮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以松江地区的手

7、工业中的丝织业为代表,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致使赋税比前朝增多,B对的。松江地区发展以手工业为代表,A错误。明代实行海禁,对外贸易萎缩,C错误。D项无法体现,排除。8. 1745年大臣杨锡绂说,她家乡的米价,在康熙时每石但是二三钱(银),维止时涨到四五钱,目前每石要五六钱。清代米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是A. 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 B.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C. 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 D. 粮食大量出口到国外【答案】C【解析】欧洲新航路开辟后,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而中国的商品在西方市场优势很大,致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国内货币贬值,商品价格上涨,C对的。康熙时期,社会较为稳定,A错误。闭关锁国对于粮食价格

8、影响不大,B错误。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粮食不也许大量出口,D错误。9. 1858年,中英天津公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公约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据此可知,中国从此丧失了A. 关税自主权 B. 海关自主权 C. 外交自主权 D. 行政自主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可知中国的海关权被外国人干涉、控制,B对的。关税自主权是在南京公约中丧失的,A错误。中国的外交自主权和行政自主权与本题无关,排除。10.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近年,没有人觉得我们遇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的变化

9、真正开始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我们被日本人打败了。这重要在于甲午战争A.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C. 破坏了中国领上主权完整 D. 增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没有人觉得我们遇到了危机”,阐明在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D对的。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A错误。鸦片战争南京公约的五口通商,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B错误。鸦片战争南京公约的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上主权完整,C错误。11. 表1时间商办公司外资公司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占比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占比187218945346879.6号1

10、032800057.3%1895-19134639081041%13610315346%由表1可知,1895-19,中国商办公司A. 与外资公司实现了同步增长 B. 在外资压迫下举步维艰C. 发展依赖于优越的国际环境 D. 规模远远不不小于外资公司【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外资资本总量比民族资本大诸多,A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也有所发展,B错误。材料所示时期,国际环境并不稳定,C错误。从表格看出,民族资本无论在设厂数量和资本总额上都不如外资公司,D对的。12. 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

11、。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A. 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B. 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C. 抵制“都市中心论”的主张D. 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再联系时间“1927年5月18日”,可以得出共产党在为挽救国共合伙做努力,B对的。此时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是汪精卫,A错误。材料不波及革命道路问题,C错误。国民党改组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完毕,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核心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27年5月18日”,这一时间发生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前,再联系“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可以

12、得出中共提出这一主张的意图是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13.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有筹划、有环节地把批官办工矿公司迁到西南和西北内地,国民政府此举重要是为了A. 平衡内地与沿海工业布局B. 避免官僚资本公司落入敌手C. 增强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D. 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8月”,可知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根据“有环节地把一批官办工矿公司迁到西南和西北内地”,可知民族内迁是为了适应抗日的需要,D对的。A项不是目的,排除。B项是因素之一,不是重要因素,排除。此举不波及抗战信心的增强,C错误。14.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二五”筹划的建议报

13、告,指出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重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这建议报告A. 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B. 与“二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实际相符C. 高估了国内工农业发展的潜力D. 导致“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可知该指标规定工业增长但并不冒进,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A对的,C错误。“二五”期间,国内从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左”的思想指引下,经济浮现了挫折,B错误。“大跃进”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产物,D错误。15. 1971年2月,尼克松在提出的外交政

14、策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利国”来称呼中国,这在美国官方文献中还是第一次。这表白尼克松政府A. 承认一种中国原则 B. 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 试图改善中美义系 D. 谋求实现访向中国的既定目的【答案】C【解析】尼克松政府在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上承认一种中国,A错误。当时的美国并不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错误。1971年4月,基辛格访华拟定了尼克松访华的目的,D错误。29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在劣势,同步中苏关系也已经恶化,材料中尼克松用“中华人民共利国”,是其想改善中美关系的体现,C对的。16. 雅典法律规定,在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

15、否则将予以严惩。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 居所必须参政 C. 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 内部斗争剧烈【答案】A17. 美国学者沃森曾说:“(現代)西方民法制度极具形式理性是尊奉民法大全的成果。”这表白罗马法A. 确立了普遍合用的法律原则 B.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影响深远C. 为近代西方确立了行为规范 D. 是现代西方民法制度的开端【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西方民法制度极具形式理性是尊奉民法大全的成果”,可知罗马法为西方民法制度的形式理性奠定了基本,是其确立的普遍合用的法律原则的成果,A对的。罗马法时期罗马是奴隶制国家,政体形式是贵族制和帝制,B错误。罗马法中的行为规范是奴隶制社会的规范,不合用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C错误。罗马法为现代西方民法提供法律原则,不代表是其开端,两者有本质区别,D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项为B项。由于古代希腊和罗马分布在教材的同一种单元,学生易混淆两者。古罗马的法制影响深远,但其社会并不是民主政治,学生需要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