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93248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 ),具有( )和( )的功能,能够使食物( )和蔬菜( )更长。有一种叫“( )”的神奇材料,比( )结实百倍,而且非常( ),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 )”到( )旅行。在( )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 ),能够把探测( )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3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这句话用到的说明方法是(_)的说明方法。

2、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先进(_) 吸收(_) 神奇(_)5本段中介绍了(_)种纳米技术,分别是(_)、(_)、(_)。二、 阅读理解改变人生的批注达尔科夫孩提时代是个生性极为胆怯、害羞的男孩。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那是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女教师露丝布劳奇在班上布置作业。学生们阅读了杀死一只模仿鸟一文。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接着那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写续文。 达尔科夫写完了续篇,交了上去。今天他无法回忆起他写的那续篇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究竟老师布劳奇给的评分是多少。但他至今仍清楚记得,而且永生不忘的是布劳奇老师在他的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了四个字:“写得不错。” 四个字,它

3、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他说,“读了她的批注后,我回到家,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 在中学那年剩余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经常将它们带给布劳奇老师评阅。她不断给子鼓励,批改一丝不苟,态度和蔼可亲。“她就是我所需要的。”达尔科夫说。 不久,他被指写担任中学报纸的编辑,负责校刊的编辑工作,深受师生的尊敬。他的信心增加了,他的视野也扩大了。后来,他竟从事起专业创作,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此开始了一种更加充实、有收获的生活。达尔科夫相信如果当时没有那位女教师在他的作文页边上写下那令人

4、鼓舞的四个字,也许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在中学建校30周年的聚会上,达尔科夫回母校看望了已经退休的布劳奇太太。他告诉她当时她写的四个字对他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他对她说由于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他才得以能够将那种信念传递给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女人,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他告诉布劳奇太太,他办公室里有一位年轻女子,勤奋好学,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攻读大学课程,她经常请求他的指点和帮助。他有求必应,在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及时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给她以帮助、鼓励。于是,他把布劳奇太太对他的影响又渗透到那个年轻女子身上。 布劳奇太太听了他帮助这位年轻女子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在那

5、一时刻,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他说。 “写得不错。” 虽只寥寥数语,但它们不也改变了达尔科夫的一生吗?1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2布劳奇太太主要给了达尔科夫哪些影响?(用文中原句回答)_3文中有一句话,在结构安排上作用很大,这句话是_。4画横线的句子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_5第自然段中加点词“增加”和“扩大”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_6第自然段中“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的作用是_。7第自然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表达作用是_。三、 课外阅读心灵创可贴佚名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

6、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妈妈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关照_1_照顾)她一段时间。”“为什么呢,妈妈?”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柔声说:“你看,苏茜,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甚至没法做饭。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儿聊天,或者愉快地做一些妈妈和女儿一起做的事情了。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也许你会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照顾史密斯太太。”苏茜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几分钟之后,苏茜敲响了邻居家的门。过了一会儿,史密斯太太开了门,跟她打招呼:“嗨,苏茜。”苏茜注意

7、到史密斯太太的语调(dio tio)不如从前和别人打招呼时那么委婉动听了。(因为 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因为 而且)她的眼睛很湿,还有些肿。“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苏茜?”史密斯太太问。“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心都碎了。”苏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创可贴,“这是为您受伤的心准备的。”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泪水有些止不住。她蹲下来抱住了苏茜,声音有点颤抖地说:“谢谢你,亲爱的,这很管用。”史密斯太太买了个带玻璃框的小钥匙环,把苏茜给的创可贴和一张家人的照片一起放进镜框,以便每次看到时能提醒自己要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那片创可贴已成为治疗她心灵创伤的象征,尽管她不会忘记

8、曾与女儿一起分享的爱和欢乐。1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_聪明(_) _伤心(_)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_。(2)史密斯太太听了苏茜的话后非常感动,感动得_。(3)“创可贴”本来是指_,在文中是指_。4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为史密斯太太做了什么事?( )A送去了创可贴B送去了镜框C送去了钥匙环5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外貌描写:_ 语言描写:_ 动作描写:_ 心理描写:_6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_四、 课外阅读母爱是一根穿针

9、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

10、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

11、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_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骄傲_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_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_五、 课内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

12、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快干!”船长又叫道。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吓得不知怎么办好。_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_像钢铁铸成的。_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形容船长站在那直直的一动不动。_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派遣_ 片刻_沉没_ 好像_3“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为什么用“奔”不用“跑”?_4找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

13、惧的句子。_六、 课外阅读。美丽的童心在十里山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就是富家村十二岁的少先队员,“全国学赖宁”奖章的获得者欧阳志红。她不是雷锋,但是,她身上却闪烁着同雷锋一样的光芒。这光芒,给小小的山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温暖和快乐。1989年初,相邻的尹家村大西桥工程,因为缺少资金,半路停工了。小志红想:“每年涨大水时,河对岸的同学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发愁,涨几天水,就要耽误几天课。”于是,她取出父母给的50元压岁钱,交给了尹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支援大桥工程。尹家村沸腾了,几天时间,全村就为大桥集资上万元。大桥如期竣工以后,乡亲们在桥旁立了一块捐款纪念碑,第一个名字就是欧阳志红。去年,在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中,欧阳志红征得父母的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