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2888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海淀区高三理综一模反馈题(物理)13A氢原子的电子从n=4、能量为E4的轨道跃迁到为n=2、能量为E2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4 与E2的关系是: CA B. C. D. 13B. 氢原子的电子从n=4的轨道分别跃迁到n=1的轨道和n=2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1、2的光,从n=2的轨道跃迁到n=1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3的光。1、2、3之间的关系是 CA. B. C. D. 14. 如图所示,用一根与绝热活塞相连的细线将绝热气缸悬挂在天花板上,气缸开口向上,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内活塞可以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现将细线剪断,让气缸自由

2、下落,则下落过程中与原悬挂状态相比 BA气体压强减小,气体对外界做功B气体压强增大,外界对气体做功C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内能减小D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内能减小15在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a、b分别与有铁芯的线圈L和定值电阻R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自感线圈的直流电组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两灯均可以正常发光。关于这个实验的下bEaLS图R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的瞬间,通过a灯的电流大于通过 b灯的电流B. 闭合开关后,a灯先亮, b灯后亮C. 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通过a灯的电流不大于原来的电流D. 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通过b灯

3、的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 太阳光图ba小水珠16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所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a、b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色光a如果是黄光,色光b可能是紫光B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能量C在同一装置用这两种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看到的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Db光的波长大于a光的波长P图(甲)x/m1234y/cm00.2-0.2图(乙)T/10-1s0.51.0y/cm00.2-0.2图17.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所示,图(甲)为t=1.0s时的波的图像,图(乙)为介质中

4、质点P的振动图像。对该波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波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沿+方向传播,波速为4.0m/s B沿-方向传播, 波速为4.0m/sC沿+方向传播,波速为40m/s D. 沿-方向传播,波速为40m/s18过强的电磁辐射能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使人心悸、失眠、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一个人距离无线电通讯装置50m,为保证此人的安全,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至多多大? D A. 451 kW B. 314kW C. 157 kW D. 78kW t/s50

5、0图F/N123456789534719. 某位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上电梯,并将它放在电梯中的传感器上,若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测得重物对支持面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10 m/s2。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 前9s电梯一直在上升,上升的最大速度1.2m/sB. 前9s电梯在一直下降,下降的最大加速度是0.6 m/s2C. 从2s至9s重物动量的变化量是零D. 从2s至9s电梯的支持力对重物做的正功ABCD图20.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半径为r圆的两条直径,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平行圆所在平面,在圆周所在的平面内

6、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先后以相同的速率v沿不同方向射向圆形区域,粒子会经过圆周上的不同点,其中经过B点时粒子的动能最小,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A电场强度方向由D指向CB电场强度方向由B指向AC粒子到达C点时动能最大D粒子到达D点时电势能最小图(甲)BAQ图(甲)CABDMN图P21(18分)(1)(6分)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捶打击的力度,即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后来,他又用图(乙)所示

7、装置做实验,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M的末端是水平的,N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AC距离保持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上面小球落到平板上时两球相碰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2)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池的电

8、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一般不用新电池而用旧电池进行实验,其原因是:旧电池的内阻较大,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变化比较明显;而新电池的内阻很小,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变化就不明显,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很小,从而降低了测量的精确程度。当我们需要较为精确地测量一节新电池的内阻时,常用的办法是给电池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在计算电池内电阻时当然要考虑到这个定值电阻的影响。右图所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这些仪器连成测量电路;写出操作步骤并说明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被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电路连接如图所示;a.连接电路如图所示;b.旋转旋钮确定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0(此值直接从电阻箱上

9、读出,一般为几欧);c.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到某一位置,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电流表的示数I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到另一位置,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2、电流表的示数I2。d.断开开关,拆下导线,整理器材。,22如图甲所示, 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30m。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其间连接有固定电阻R=0.40。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0.10kg、电阻r=0.20的金属杆ab,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用一外力F沿水平方向拉金属杆ab,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电压传感器可将R两端的电压U即时采集并输入

10、电脑,获得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试证明金属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计算加速度的大小;(2)求第2s末外力F的瞬时功率;(3)如果水平外力从静止开始拉动杆2s所做的功W=0.35J,求金属杆上产生的焦耳热。甲乙aMbQNFRP电压传感器接电脑t/sU/V0 0.5 1.0 1.5 2.00.10.2(1)设路端电压为U,金属杆的运动速度为v,则感应电动势E = BLv,通过电阻R的电流 电阻R两端的电压U= 由图乙可得 U=kt,k=0.10V/s 解得,因为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所以金属杆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用其他方法证明也可以)(2)在2s末,速度v2=at=2.0m/s

11、,电动势E=BLv2, 通过金属杆的电流金属杆受安培力 解得:F安=7.510-2N设2s末外力大小为F2,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F2=1.7510-2N 故2s末时F的瞬时功率 P=F2v2=0.35W (3) 设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Q,由能量守恒定律,W =Q解得:Q=0.15J 电阻R与金属杆的电阻r串联,产生焦耳热与电阻成正比所以, ,运用合比定理,而故在金属杆上产生的焦耳热 解得:Qr=5.010-2J 图h1m1m2hAB23(18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上面连接一个质量m1=1.0kg的物体A,平衡时物体下表面距地面h1= 40cm,弹簧的弹性势能E0=0.5

12、0J。在距物体m1正上方高为h= 45cm处有一个质量m2=1.0kg的物体B自由下落后,与物体碰撞并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两物体粘连在一起),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h2=6.55cm。g=10m/s2。(1)已知弹簧的形变(拉伸或者压缩)量为x时的弹性势能,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求弹簧不受作用力时的自然长度l0;(2)求两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幅;(3)求两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弹性势能。(1)设物体A在弹簧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 m1g=k x1 而 解得:k=100N/m, x1=0.10m 所以,弹簧不受作用力时的自然长度l0=h1+

13、x1=0.50m(2)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等于两物体总重力时具有最大速度,此位置就是两物体粘合后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 设在平衡位置弹簧的压缩量为x2,则 (m1+ m2)g=kx2, 解得:x2=0.20m,设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 l2=l0-x2 ,解得:l2=0.30m ,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是两物体振动最大位移处,此时弹簧长度为h2=6.55cm 两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幅A=l2-h2 =23.45cm(3)设物体B自由下落与物体A相碰时的速度为v1,则 解得:v1=3.0m/s, 设A与B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 m2 v1=(m1+ m2)v2, 解得:v2=1.5 m/s, 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弹簧长度为l2+A=53.45cm碰后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两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弹性势能EP,则 解得EP6.010-2J。23B. 较难的设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