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1922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过关题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古诗大盘点。1._,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2.人间四月芳菲尽,_。(大林寺桃花)3._,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4.竹外桃花三两枝,_。(惠崇春江晚景)二、 课文直通车。1不懂就要问一文讲的是_小时侯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_的事。2去年的树中,鸟儿_的品质深深感动了我们。3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青头蟋蟀遇事_ ,最终使红头蟋蟀顺利脱险。4山行这首诗向我们展现出一幅_图。诗中描写_、_、_、_等景物,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_之情。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1 _,泰山移。2 一时强弱_, 万古胜负_。3铺满金色

2、巴掌的水泥道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_。4夜书所见的后两句是:“_,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_之情。5“_擎雨盖,_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_橘绿时。”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苏轼。四、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_,上有黄鹂深树鸣。2.蜜蜂一文写了法布尔和他的女儿一起做的一次实验,是要证明蜜蜂是否具有_的能力,体现了他_的科学态度和_作风。3.花钟一文按照_的思路,说明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五、 课文内容我会填。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赞美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_”。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_”这条谚语来赞美苏州和杭州的秀美。3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

3、_,人无完人。”4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_和_,是我国_的历史遗产。5英子上台时的掌声是同学们_的掌声,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是同学们_的掌声。6最近我看了许多书,有_和_。六、 把诗句补充完整。1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_。2_,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_。3_,小溪泛尽却山行。_,_。4江南好,_。_,春来江水绿如蓝。_?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1荷叶罗裙一色裁,_。2_,闻歌始觉有人来。3不一样的树叶,_;不一样的季节,_。4读不完的大书一文中的“大书”是指_,作者在文中说明大自然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表达了作者_之情。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绝句和惠

4、崇春江晚景都是描写的_(季节)的景色,里面描写的动物有_。2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_节时路上的情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_。3在我变成一棵树一文中,英英不想回家吃饭,想的是自己变成_。4犯错不要紧,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关于“改过”的名言我知道有:_。九、 课文回顾。1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A两岸青山相对出,_。B水光潋滟晴方好,_。C遥望洞庭山水翠,_。D_ ,千里江陵一日还。上述诗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_,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是_。(填序号)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欣赏了_、_的西沙群岛,游览了既_又_的海滨小城,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5、是_,也是_。十、 根据课文内容答题。1水,也是大自然的_。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_,一场_的音乐会便开始了。2海滨小城分别描写了小城(_)的景物。(可多选)A公园 B街道 C商场 D庭院3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_写的,从诗句“_”可以看出是“夜”书。4富饶的西沙群岛写出了西沙群岛_和_的两个特点。十一、 课文回顾与积累。1夜书所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题目的意思是_。2望天门山中写出山势之雄险、水势之汹涌的诗句是:“_,_”。3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扇哪扇哪,_。(选自秋天的雨)4牧童骑黄牛,_。意欲捕鸣蝉,_。所见中表现儿童性格机警的诗句:_,_。5按照司马光原文内容填

6、写群儿戏于_,一儿_瓮,足_没水中。_皆弃去,光_石击破之,水迸,儿得活。十二、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竹外桃花三两枝,_。2_,明月何时照我还。3碧玉妆成一树高,_。4_,忙趁东风放纸鸢。十三、 积累与运用。1秋天的雨,有一盒_。看,它把黄色给了_,黄黄的叶子像_,用哪扇哪,扇走了_。诗人杜牧则赞美道:“_,霜叶红于二月花”2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课文,我知道了不懂就要问中,我们要学习孙中山_的精神。 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懂得了_。在_。我看到了青头和红头之间_。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我认识了_的老屋。3为了明白一些道理,老师经赏让我们开展辩论比赛,并告诉我们:“_,_。”我和你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

7、妈妈鼓励我俩:“_,_。”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十四、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诗句“_,_”写出了小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的“楚江”指的是_。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灵秀和楚江水的矫健。这首诗中“_,_”这两句,写出了孤帆红日的壮美。十五、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1.我们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积极向上时常常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2.夜书所见中,诗人借助景物和回忆往事,抒发了诗人_、_的情感。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描写一夜_和_后落满金色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更美丽了,表达了作者对_的赞美、对_的热爱。4.秋天的雨以_为线索,将秋天众多景物

8、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_、_、_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_和_之情。十六、 积累回顾。1祖国有景:这学期我们游览了富饶的_、景色诱人的_、美丽又整洁的_,还聆听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_、_、_是大自然的音乐家。2古诗有韵:“_,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层林尽染的绚丽景象;“_,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天门山的磅礴之美;“_,淡妆浓抹总相宜。”表现了西湖的柔和之美;“两岸猿声啼不住,_。”写出了长江三峡的壮丽之美。3人物有情:有长长胡子的_,还有_的列宁,_的孙中山和_的白求恩,他们的优秀品质让人敬佩。4经典有理:“仁慈隐恻,_。_,_。”告诉我们:仁义、慈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

9、方都不能抛离;气节、廉洁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十七、 古诗、课文填空。1.迟日江山丽,_。泥融飞燕子,_。 唐 杜甫绝句2._,_。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梅子黄时日日晴,_。绿阴不减来时路,_? 宋曾几三衢道中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5.一身_的羽毛,一对_的翅膀,加上_尾巴,那样可爱的_的小燕子。 郑振铎燕子6.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_,_雪白的衣裳,_阳光里。_吹过来,我就翩翩_,雪白的衣裳_。叶圣陶荷花答案1、春潮带雨晚来急 山寺桃花始盛开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江水暖鸭先知 2、孙中山 向先生提出问题 信守承诺、珍视友情 冷静、机智、勇敢 山林秋色 山路 人家 白云 红叶 赞美与喜爱3、人心齐 在于力 在于理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知有儿童挑促织 思念 荷尽已无 菊残 最是橙黄 宋4、独怜幽草涧边生 辩认方向 严谨 求实 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温度湿度-光照5、碧水东流至此回 下有苏杭 金无足赤 智慧 才干 宝贵 鼓励 赞赏和肯定 西游记 三国演义6、迟日江山丽 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梅子黄时日日晴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