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1400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信息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规划管理技术、新的规划方案表现形式、新的公众参与形式和公众监督机制、新的政府部门公众形象等有力的支持,从而不断地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进行相关阐述,随后着重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关键词: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应用;影响专心-专注-专业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urban planning pro

2、vides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ay obtaining information and analyzing information method, provides a new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new form of new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public oversight mechanisms, new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ublic image and strong support , continue to impro

3、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technical level. Firstly ,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then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mpac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planning.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rban planning;

4、application; impact第1章 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1.1信息技术1.1.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发布、传送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1;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操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以及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的相关工具及物质设备2;信息技术是指一切涉及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技术、相关方法、制度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和物质设备等。信息技术涵盖软、硬信息技术范畴,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涉及信息的一切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包括信息劳动者的技能,信息劳动工具和信息劳动对象,包括信息技术的管

5、理制度、方法体系、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和服务体系等3。1.1.2 信息技术的分类信息技术的分类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中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扩展和延伸人类的信息器官功能角度,信息技术可以分为获取信息的信息技术,如遥感、遥测技术等;传输信息的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存储技术等; 处理和再生信息的信息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以及应用和反馈信息的信息技术,如调节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四大类4。也有学者按照信息的技术载体或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把信息技术分为微电子信息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超导电子信息技术、分子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5 等。还有学者按照技术要素把信息技术直接分为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

6、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6。1.2城市规划2.1.1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2 城市规划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生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城市规划的内容比计划经济时期丰富了很多,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7。(1)城市交通规划在过去以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系统为基本内容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城市交通规划与它们的结合协调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背景是大城市人

7、口和用地规模的迅速增长,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机动车数量的骤增以及市际间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特别是空运和高速公路必须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大城市的交通规划首先是进行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政策的研究,用以指导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也要改变过去仅以 “构图形式”为主的做法,而考虑快速交通的通道、交通枢纽和停车场所的设置等问题。(2)城市历史环境保护规划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也是80年代以后才逐渐加强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国现有经国家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101个,这些城市都编制了专门的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审批。由于历史遗址和历史文脉不断地在城市更新改造和开发利

8、用中遭到破坏,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和如何正确利用城市的这部分历史遗产,已经成为中国几乎全部原有城镇规划中的一个突出课题。(3)城市居住区规划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新建住宅的主要部分是供国家职工居住的福利性住房。统一的住房标准、标准化的住宅设计,包括配套的基本生活设施,规划设计上 “居住区小区组团”的基本结构模式,这是造成 “千城一面”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城市住宅的建设量大为增加,多年来中国城市住房建设的规模令世人瞩目。最大的变化是住房体制的改革,从福利性转变为商品性,包括经济实用型和商品型住房的类型、标准、形式多样化,居住区规划从设计理念、空间组合、设施配置、环境处理

9、等一系列要素上都起了极大的变化。城市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1.3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的相互联系城市规划信息化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城市规划策略科技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就需要把城市规划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信息化正在从社会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显然,区域信息化不能“以农村包围城市”,而是要走“以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尤其在今年中央发布

10、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信息化就愈发显得重要,于是,城市信息化就成了区域信息化的核心和龙头。另一方面,我国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8。可以说,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信息化建设联系将日益密切。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第2章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历来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其设计与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现势性强的、准确的、以空间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综合信息,才能为城市发展预测、规划决策

11、、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等提供可靠的依据。现代信息技术所涵盖的包括计算机技术、因特网(internet)技术、3S (GIS, GPS,RS)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CAD技术、现代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建立具有空间数据采集、海量地理空间数据存储、空间分析、信息处理及辅助决策等综合功能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现实9。2.1 AutoCAD的应用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计算机绘图设计的软件包。随着AUTOCAD功能的不断加强,在规划行业也产生了技术革命,规划工程师抛开了图板等传统工具,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制作出

12、了无数精美的图纸。可以说,任何规划,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园林景观规划等等,都可以用AUTOCAD准确无误地绘制出来。AUTOCAD具有良好的图形生成、图形编辑和图形组织功能,使我们的设计更加方便、迅捷。例如,在做小区规划时,可以利用AUTOCAD强大的功能,把规划草案迅速地输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功能不断完善,最终制出总平面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地分别制出结构分析图、绿化景观图、道路竖向图、给水和排水规划图、电力电讯规划图等。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输入、储存、查询、分析、表达地理的综合性技术。GIS所

13、具有的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即把事物空间位置以及有关的文字属性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建立起相互联系,提供查询、分析工具,并以专题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是GIS技术的核心,由于GIS输入、输出地形图十分方便,并能通过对地理空间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其查询、分析工具又比较直观易懂。因此,很容易被城市规划人员和管理人员接受,成为现代建立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1)在编制规划方案时,为满足规划管理功能,GIS平台具备强大的绘图功能,可以绘制红线图,输出符合标准的地形图、规划图,可支持影像数据的处理,与流行的关系数据库(MS SQL Server、Oracle)结合,可以处理

14、大数据量的图形,运行速度符合应用需要,系统具有三维图形分析功能等等。(2)背景研究也将会更密切的和GIS应用联系起来。在规划方案的实施控制方面,GIS也可以用于项目建设计划的审查、方案评价、土地开发控制、协调各个建设部门的关系等等。2.3 遥感技术、GPS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及专家系统(ES)的技术的应用(1)遥感是当今信息时代崛起的新技术。遥感信息,其广义包括航空遥感信息和航天遥感信息2大类。 航空和航天遥感作为一种高效能的语义和非语义信息采集手段,其应用价值不仅仅在于一次性的资源调查和环境监侧,而重要的在于多时相、多信息的综合开发和应用,将它形成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直到规划、预报和决策的

15、综合信息流程,而遥感与GIS的整体结合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既把遥感作为GIS的信息源和数据更新手段(可避免用传统局部修测更新的周期长、投资大的弊端),又把GIS作为支持遥感信息提取的平合;为其综合开发和应用提供理想的环境,航空遥感所获得的影像资料,能对城市的地理背景要素、城市人工建筑设施等展示其直观、形象和丰富的内容,从而为城市的宏观规划管理、综合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科学数据。(2)卫星定位技术,特别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当今世界航天航空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结晶,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发展最深远的技术之一。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

16、可以快速地得到高精度、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现势性强的数字正射影象图,既可作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背景控制信息又可从中提取用于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各种类别的地理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3)专家系统(E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不仅具有图形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具有空间推理能力。它避免了单纯的GIS不能处理大量的工作规则,不具有类似自然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弱点(而这正是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咨询和审批管理的关键所在)。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丰富了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即从信息支持迈向决策支持,是目前辅助决策的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2.4计算机网络技术及Web GIS的应用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意味着规划管理工作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规划管理不再受空间限制,这样城市规划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