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89003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时作业(二十五)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一、单项选择题(2014重庆模拟)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和高速公路,交通便捷,有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答案:1.D2.C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

2、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 积温 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甲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甲地数值比同纬度大,主要是因为甲地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受纬度影响的等值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分布;甲地和两侧所受气压带和风带相同,且都是季风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东北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积温大小反映热量多少,东北地区跨纬度较广,热

3、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因素(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中部平原地带的热量条件好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即中部热量等值线向北凸出。答案:3.C4.A读某区域发展过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从上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区域内联系逐渐加强,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A BC D6在区域发展晚期()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外围空间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减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A BC D解析:第5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其网络系统不断完善,且第三产

4、业比重也逐渐提高,因而本题选B项。第6题,区域发展晚期,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趋缓,而外围空间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区域处于整体协调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减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答案:5.B6.C(2014湖南联考)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回答78题。7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8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看出,甲是西欧地区,乙是中亚地区。第7题,

5、西欧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光照和热量条件不足。中亚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第8题,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冬季气温在0 以上,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量稳定,没有凌汛现象。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流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明显。答案:7.B8.D(2014大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该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0关

6、于该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下降,但产值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产值降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产值比重略有上升。说明该省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10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因而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发展三

7、次产业。答案:9.A10.B(2014临沂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回答1112题。11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 BC D12从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 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解析:第11题,图中从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12题,从到时期,靠近城市的农

8、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及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答案:11.A12.D二、综合题1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_,_。(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有:工业结构的调整:_。工业布局的调整:_。生态建设:_。其他方面:_。解析:本题突出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结合图例,阶段一主要开发煤炭资源;

9、阶段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较快。对照阶段二和阶段三可分析整治措施。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14(2014聊城模拟)枣庄地处鲁南,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68.5公里的河道,35平方公里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

10、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解析:资源型老工业基地都经历过因资源而兴起的辉煌,又面临着因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污染严

11、重的问题而需转型等问题。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大力发展科技与第三产业是其必由之路。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现正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转变。(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成为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3)继续发挥原有的建材、电力、化工、纺织等产业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工艺,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搞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