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教育精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80325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1(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业1(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业1(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业1(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业1(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1(教育精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探究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沪粤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的理解及密度公式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 密度公式的理解及应用【学情分析】:密度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密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 ,它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

2、位组合而成。单位换算:1g/cm3=1000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要求记住。计算题要注重格式,要写必要的公式、公式变换、单位、文字说明。还要有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学方法】:分析、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3、密度的公式、单位二、新课教学(一)、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1、 密度的公式:=m/V 符

3、号的意义及单位: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2、说明: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 gcm31103kgm33、对密度公式的理解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要理解公式中、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 (2)明确、m、V的关系,同一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值相同,不同类物质的值一般不同(3)m/V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

4、质的(密度)值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二)、练习 1:根据公式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练习1: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A、D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条件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2、冰的密度为0.9克/厘米3,一块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多大?3、用天平测得一铁球的质量是158克,把它浸

5、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时,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40克,求铁球的体积?4、一只空瓶质量是100克,装满水后,瓶、水的总质量是600克,现改装某种液体,装满后,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5、如图所示,一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6、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_kg.反思: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按课程标准的要求

6、可以从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等鉴别,如果从表面无法鉴别时,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测出物质的密度。通过查密度表来鉴别是什么物质。本节课重点是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没有从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传统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而是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掌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