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任务-地位-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任务-地位-发展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病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从定义可以看出它的任务主要是温病学 -任务1、阐明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揭示温病的本质;2、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任务 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反映了温病的理论性) 研讨防治方法(有效防治)(反映了温病的实践性) 能否胜任此任务?虽不能完全胜任,但是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 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 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温病学 -地位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健
2、康,因而它在祖国医学 中占有重要地位。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 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 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 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温病学 -发展简史温病学在祖国医学中是一门年青的学科。然而做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 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 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
3、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 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综观中医的发展史,温病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一)萌芽时期(战国晋唐时期) 据医史考证,温病学起源较早。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会原 因,诸如战争、饥荒等,使许多温病广泛蔓延,温邪日益猖獗,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 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医学的温病学说便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出来。从现存医著分析,从战国 到秦汉时代,可以作为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 籍出现,但是人们对温病怎样进行防治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不
4、少科学设想和具体经验散 见在有关医书中,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1、秦汗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 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内经时未明确提出温病病名,称之为热病)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分广狭二类, 广者即包括上述五类,狭者即上述五种之一的伤寒。伤寒论认为:温病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2)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原始病因是寒邪伏寒化温寒邪化热而
5、成温病(3)对温病证候的认识:热象偏重,突出了温病的温热特性。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扼要叙述了温病的症状,对后世论述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热象偏重:虽对温病的证候描述不完全,不准确,但对证候的基本特点已有所了解)(4)对温病的治疗认识:内经“热者寒之”, “温者清之”,虽不是针对温病而言,但对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伤寒论虽未明确指出温病的治疗原则,但论中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对温病 的治疗有实际意义和启发作用。如白虎汤,可直接用于温病气分胃热证,攻下的调胃承气汤 变化为
6、五承气汤(牛黄、导赤、增液、宣白、桃仁等)此外,麻杏石甘汤,茵陈蒿汤,栀子 豉汤,葛根芩连汤等,对于温病治疗学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至今仍为临床所用。另外,秦 汉时代对温病的预防也有一鳞半爪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叙述。2、晋唐时代对温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治方剂的创制: 秦汉后到了晋唐时代,在整个中医学界,医学的发展是对方药的整理,此时方书较多, 在医理上无重大突破,温病学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1)病因的认识:葛洪肘后备急方:“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认识到温病的病因是一种 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它病因,这种特殊的物质疠气,致病传染性强。至于鬼毒,葛洪 出生于道家,故认为有鬼毒作用。巢元方诸
7、病源候论认识到: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 因素也是一种特殊的致病物质。以上这二种认识,对后世吴又可“疠气学说”有很大指导意义。(2)方剂的创制从治疗学方面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记载了许多预防和治疗温病的方剂。例如:黑膏方治温毒发斑 萎蕤汤治风温(滋阴解毒)大青汤治温病热盛阴伤 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空气消毒) 黑膏方:生地黄、豆豉、猪膏(猪肤) 萎蕤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 木香、石膏 大青汤:大青叶、阿胶(滋阴清热) 太乙流金散:雄雌黄、矾石、鬼箭羽、羚羊角 (以上几个方子,突出了清热解毒,为温病治疗学的发
8、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通过对内经、伤寒论、肘后方、千金方等对温病的论述可知,此时虽对 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论简单、朴素、零散缺乏系统,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 系,仍属伤寒范畴。总结概括此时期:A、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防治有了初步认识B、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C、对温病的认识理论简朴缺乏系统 但我们从温病学说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个阶段是个良好的开端。温病学说思想一经产生,就为后世继续发展这门学科开辟了正确道路。唐代是我国经济繁荣时代。唐代以后,南方地区,长江流域一带,逐步得到开发,城市 兴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海外交通频繁,因此疾病传播类型增多。宋代民族 斗争激烈,战争频繁
9、,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外感热病随之增多,流行传染更加残酷,使得医 家们有更多实践机会。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新的治疗经验,认识到伤寒论的辨 证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温病,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同时因为药物的发现日益增多,所以 有条件提出发展和改革的主张,使温病学进入成长发展时期(二)成长时期(两宋金元)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宋代朱肱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朱肱首先提出运用经方不能墨守成规,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灵活加减随证变化。 金元刘河间强调热病治宜寒凉: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活跃。刘河间首先打破伤寒论表证必须用麻桂辛温解表的方法,认识到很多外感病滥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提出治疗热病:A、创新论一一六气
10、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B、立新法寒凉清热为主,法当表里两解;C、制新方一一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表里双解剂。突破了发表不离麻桂的常规,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较朱肱前进了一大步,为后 世建立以寒凉清热药为中心的温病治疗学打下了基础,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大转折。故后世 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何间”之说。 罗天益对温病证治作了规律性提示: 卫生宝鉴即按热在上焦、中焦、下焦以及在“气分”、“血分”不同部位而分证、制方用药,但未把症状系统归纳,以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皆受之影响。3、理论上的新进展(1)宋代郭雍对病因学说的阐发: 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也有感受
11、春 季时令之邪而发,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2)元代王安道对寒温之异的辨析: 元末王安道医经溯洄集对温病的病名、病理,治则有独特的见解,对寒温的辨析很 重要。A、病名: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病理:温病与伤寒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怫郁于表C、治疗: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他的看法,划清了寒温界限,为温病学说脱离伤寒,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起到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故吴鞠通称他“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从以上所述,宋代的朱肱、郭壅及金元时期的刘河间、罗天益、王安道等医家的论述可 知,此时对温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理论和治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后世温病学的 形成打下
12、了基础,所以说是成长阶段。总结此期:1、理论上的进展: 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2、治疗学的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提出外感病因按 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 病学专著丛现,对有关温病学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终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温病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三)形成时期(明清) 这一阶段,以吴又可温疫论和清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 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 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新
13、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1、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1)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 金元以前,论述温病者大多以内经、伤寒论为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在成长阶段已谈到宋郭雍已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 春季时令之邪而发。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为清代温病学家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 感而即发的温病,有较大推动和启发作用。(2)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创立温疫辩证施治理论 吴又可身处崇祯末年,正适温疫流行。他根据实践体会,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他在书中创造性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一些独特见解。其学术 成就表现在:I、
14、论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大胆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独特见解。II、首创“疠气学说,脱却“六淫”致病因素圈子,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学说。他说“温 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是感触疠气而引起, 邪从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溃发则有九种传变。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III、在治疗上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提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并创疏利 透达之法。如:a、发病初起,即用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b、中期邪已陷胃,用三承气汤专主下夺,以邪尽方止(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
15、硝)(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c、后期重在滋养津液,清解余邪。如用柴胡清燥汤、蒌贝养荣汤、清燥养荣汤等扶正 祛邪。(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陈皮、甘草、花粉、知母) (蒌贝养荣汤:知母、花粉、贝母、瓜蒌实、桔红、白芍、当归、紫苏子) 这些认识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依据,不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一重 大创见,且至现在仍不失其先进的科学思想。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刘松峰的松峰说 疫、余师愚疫疹一得、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均皆论述温疫,都是受到吴氏思想的影 响。(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新理论:并倡温疫分三焦论 治:I、喻嘉言对温疫的防治有新的认识 喻氏认为“未病前饮芳香正气汤,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即入,则以逐移为第一义: 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这对后世运用芳香化浊法和吴鞠通三焦辨证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II、撰写燥气论,提出秋伤于燥之说(创秋令燥热为病之论) 喻氏认为,内经中只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