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83877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矿井水灾事故,直接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以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淹没采区或矿井。 为预防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在采掘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矿井水灾的自然规律和摸清矿井水文地质状况,以利于控制和杜绝各种水灾事故的发生。 12402运输上山,沿C24煤层布置,由一采区1930运输石门里头揭露C24煤层处北帮上帮开口,按356方位坡度25沿煤层掘,到井田边界为止,估计工程量100米。采纳11工字钢支护、顶梁2.0米、棚腿2.2米、柱窝不小于0.2米,棚距0.7米。梯形断面上净宽1.8米、下净宽2.8米、净高2.0m,毛断面5.94,净断面积4.6。 C

2、24煤层位于宣威组下含煤组P2x1,煤层顶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顶板较稳定;底板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稳定性较差。煤层均褐黑色、黑色,光泽暗淡,条痕黑色或褐灰色,断口阶梯状,具水平层理及块状结构,易燃,煤层较硬。煤岩类型主要为半暗型半亮型,少量为暗淡型或光亮型,煤质好,全区可采,是煤矿的主采煤层,煤层厚度1.83.5m,平均2.0m。 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宣威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分述如下: 1、二叠系上统P2 峨嵋山玄武岩组P2:为一套基性火山喷发岩系。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砂页岩组成,厚320m左右,分布于矿界外西部边缘。 2、宣威

3、组P2x 位于峨嵋山玄武组假整合面之上,岩性由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厚度170320m,分下、中、上三个含煤组。 下含煤组P2x1:由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石组成,含煤厚度一般40m,含主要可采煤层C24、C24上、C29。 中含煤组P2x2:由泥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主要可采煤层有C12、C17、C20、C21煤层。煤组厚度一般75m左右。 上含煤组P2x3:由粉砂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煤组厚度一般70m左右。煤层有C1、C3、C5煤层。 3、飞仙关组T1f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等。厚度246550m。 4、第四

4、系Q 以浮土、粘土、砂土为主,一般厚015m。 烂泥田矿井位于平关向斜南东翼,杨梅山-小达村断层的西侧,地层走向NEE,倾向SSE,倾角2035,平均25左右。依据地质报告井田范围内有3条原F12、原F13、原F3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原F3正断层:位于井田北西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5,北部为煤系地层与峨嵋山玄武岩组中部相接触,南部为煤系地层与飞仙关组相接触,该断层南北延伸出矿界外。 原F12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南部,断层走向NNW、倾向NE,倾角70左右,北部为煤系地层与峨嵋山组相接触,该断层向东延伸交于F3。 原F13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断层走向NW,倾向NE,倾角70,断层

5、北部为煤系地层与峨嵋山玄武岩相接触,南部为煤系地层底部与煤系地层中下部相接触,该断层向南东延伸交于F3。 F9逆断层:位于井田二采区中部,断层走向SN,倾向W,倾角5570,落差大于20m。 经整理,在矿井建设巷道布置、主斜井以东C24煤层探巷掘进收集地质资料,现在井田范围内共揭露中小型断层14条。 矿区受以上断层影响,断层四周小断层很发育,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类型。 该巷,北、东面为一采区1702运、回风上山,南面为一采区1930运输大巷,西面尚未开采。 水文地质状况: 1、河流 井田内河流有江浪河,由矿区南西端自北向西从井田流过。该河流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流量变化幅

6、度大,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矿井开采煤层位于当地腐蚀基准面以下,开采过程中,应留有足够的保护煤柱。矿井中西部为一干涸水库,据烂泥田矿井在+2040.0m设点观测,近十年来该点最高洪水位+2043.46m。 2、地层含水性 宣威组和飞仙关组主要由砂泥岩组成,该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井下煤层巷道中,顶板常见淋水现象。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厚度一般10m左右,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3、隔水层 主要是含煤岩组及上覆地层中的泥岩和粘土岩。 4、地下水 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和江浪河渗水。 5、水文地质类型

7、 大气降水、滑坡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本井田属于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风化裂隙水以渗流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地表水汇水标高为+2050m。 6、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75m3/h。 为此,必须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 充水因素分析: 1、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水源。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继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降水成为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对矿井涌水的影响较大。 2、 地表水:区内冲沟发育,切割较深,排泄条件好。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但地表水会沿

8、地表断层及裂隙渗入地下,进入矿井巷道,增大矿井涌水量。 3、 老窑、老巷及空区水:该巷位于现生产区域,由于老窑及采空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空蓄积,可能有局部积水。 4、 第四系孔隙水: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 5、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含煤地层与隔水段呈间互状,虽富水性弱,但具一定的承压性。 6、 断层带水: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含煤地层主要以塑性岩石为主,受力后发生塑性变形,破坏以剪断为主,常形成微张开甚至闭合的裂隙,断层带岩石胶结性中等,缺少对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有效空间,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但上覆地层断层带有

9、一定含水性,导水性较好,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和地表水,加之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四周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就有可能沿断裂带流入矿井。 矿井范围内无大的河流、湖泊、水库,沟谷小溪大部分具有季节性,主要靠泉水补给,对矿井无较大影响。 矿开采的是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煤层,对矿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层是二叠系上统宣威组,是裂隙水含水层,含水性弱,其上、下有隔水层与强含水层相隔,正常状况下与强含水层没有水力联系,不存在强含水层的威胁。 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矿地表水系按地形条件排泄,矿区范围内排水沟畅通,地层又无大的裂隙,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对矿井涌水量的

10、有一定的影响,据往年观测,矿井正常涌水量在30m3/h ,雨季最大涌水量在75m3/h。 地下水:矿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层是煤系地层本身的含水层,强含水层下有隔水层相隔,对矿井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突水威胁。 断层、钻孔、岩溶水:矿区范围有多条断层,存在断层水的威胁。地质队对矿区进行了勘探,打钻,封孔不好的大型钻孔对矿井开采有突水威胁。 老窑、老巷及空区水:该巷位于现生产区域,由于老窑及采空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空蓄积。可能有局部积水,对矿井开采有突水威胁。 可采煤层有C3、C17、C20、C21、C24上、C24煤层六层。现开采C24上、C24煤层。12402运输上

11、山沿C24煤层掘进,是煤矿的主采煤层,煤层厚1.803.50米,平均厚2.00米。重点探清C24煤层中的老空区及老巷积水状况。 一、矿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 组 长:叶学文 成 员:刘福荣、牛九文、蔡开政、陈忠诚、肖云华、叶广合、刘富成、敖小本、唐广元、刘江宏、肖燕平、尹兵、王长江、陈永。 成员分工: 1、叶学文为探放水领导小组总指挥,负责全盘指挥工作。 2、尹兵、牛九文负责探放水的具体施工。探放水队等几人协力完成。并负责打钻地点的探放水牌板的填写。 3、陈忠诚、肖云华负责将天天的打钻状况在探放水台帐上做好记录。打钻时间、地点、打眼方位、角度、孔深、煤岩层位、有无顶钻、喷孔现象、瓦斯状况等,都要记

12、录清楚。 二、钻探机具: 1、钻机 型号:煤矿用坑道钻机ZY-750、ZY-620 最大钻深:150m 2、钻杆直径:42 三、探放水制定及钻孔参数: 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放水钻孔呈扇形布置,制定孔数为扇形5个以上,每次探深为60米,其中允掘距离为30米,超前距离为30米,依次循环进行。实际工作中可依据岩(煤)层的变化及探水状况适当调整。 四、工作面碰到以下状况之一,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易造成矿井水灾的水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矿井威胁最为严重的是地下水,地下水有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空水,因此,在矿井施工过程,尤其是巷道掘进施工应注意透水事故的发生,

13、为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和财务不受损失,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保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并规定采掘工作面碰到以下状况之一,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7、接近水文地质地段又状况不明时; 8、采掘工程接近其他有可能出水地区时; 五、防断层水探水 区范围内有三条断层,假设有断层时必须进行防断层探水,并采用以下安

14、全措施: 1、 应核准断层产状、位置、分析断层带的富(导)水性,并在平面图、剖面图上确定断层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几何关系。 2、 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米。 3、 当井巷通过含(导)水断层时,要严防来压冒顶突水或迟到突水(突泥砂),并及时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如强化支护、砌碹等。 4、 对与强含水层连通的导水断层,必须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采掘工作面接近隔水煤柱前,要复查煤柱的可靠性。 六、探放水探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探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依据水位凹凸,煤(岩)层厚度和硬度进行规定。 1、 钻孔一般应按扇形布置如图 安全外围线 4 (4) 2 30 m (2) 掘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