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53957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一一以台湾原住民 舞蹈形式为例摘要首先舞蹈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载体并不是人类的言语,而是通过肢体来表达的,它具有着很强的审美异趣。每诞生一个优秀的 作品都是无数的努力与心血凝结而成的,当然舞蹈也是。每一段优秀的舞蹈,就跟一篇优秀的文章一首动听的曲子一样,都有着其特定的思想与意义,每一段优秀的舞蹈,都是有着自己的灵魂的。在这里, 本文以台湾原住民舞蹈形式为例来进行分析,来对舞蹈艺术审美的异趣进行深入的探讨。abstractFirst of all, dance is an art, and the carrier of this art is not human speec

2、h, but through the body to express, it has a strong aesthetic in terest. Every time a good work is bor n, coun tless efforts and efforts are conden sed in to, of course, dance is also. Every excellent dance, just like an excellent article and a beautiful song, has its own specific ideas and sig ni f

3、ica nee. Every excelle nt dance has its own soul. Here, this paper takes the form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danc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aesthetic peculiarities of dance art.一引言(一)研究背景根据早期的一些资料记载在1920年左右,台湾传统的民间舞蹈 就已经形成了,只是在当时而言并不是为了艺术审美而诞生, 而是经 过各个不同的种群的不同的生活习性自然而然的形成的。 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

4、代初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时 局动荡政策也不稳定,导致台湾传统的民间舞蹈慢慢地开始消失。20 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台湾旅游业的 高速发展,台湾的传统的民间舞蹈受到到外界舞蹈的冲击, 开始趋向 于多元化,并且各地舞蹈高校也诞生出来了,并且国立艺术学院还将 台湾阿美族丰年祭搬上了舞台,迎来了台湾原住民舞蹈的高速发 展。(二)研究意义在这里我们以台湾原住民舞蹈形式为例来进行分析。台湾从古至今就一直是我国领土上一个重要的部分, 而台湾的文化更是组成中国 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舞蹈又是研究一个民族 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对于台湾原住民舞蹈是对台湾各个方

5、面进行更深的了解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台湾原住民舞蹈”的概念(一)“台湾原住民舞蹈”的表现形式台湾原住民舞蹈与大陆有着很多的不同,例如台湾舞蹈是无法单 独进行的,台湾原住民歌舞内容中几乎没有独舞的形式, 几乎都是群体舞。而大陆著名的孔雀舞就是单人独舞。 台湾原住民舞蹈主要有以(1)泰雅族:口簧琴舞、收获舞、英雄舞等等。(2)赛夏族:矮灵祭、送灵之舞等等。(3)布农族:打耳祭、凯旋祭、杵舞等等。(4)邹族:小米祭舞、讽刺舞、勇士舞等等。(5)排湾族:婚礼舞、五年祭、工作舞、欢乐舞等等。(二)“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内容表达1. 宗教祭祀舞蹈:宗教祭祀是远古人民的一种对神灵的一种敬畏与 祈祷的活动,

6、古代人民并没有现在这样的高科技,都是封建迷信思想, 他们以为只有得到了神灵的保护,神仙的庇佑,自己所在的部落就能 够得到发展,并且风调雨顺下去。所以远古人民编造出宗教祭祀舞蹈 来献给神灵,进而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而这一类的代表舞蹈就有阿 美族的丰年祭,当然像卑南族的大猎祭这一类的也是不容忽略的, 是台湾原住民舞蹈中宗教祭祀舞蹈重要的一环。2. 交际礼仪舞蹈:像这些不同部落之间的用来交际礼仪一类的舞蹈, 都不是一定的,都是随着面对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舞蹈, 而且在不同 的时期,同样有着不同的舞蹈。比如在婚丧嫁娶就有着特定的婚丧嫁 娶一类的舞蹈,在新屋落成的时候就有着特定的新屋落成一类的舞蹈,在出生

7、与成年礼的时候就有着特定的出生与成年礼一类的舞蹈等 等。而这一类舞蹈的代表就有连悟族的勇士舞,以及各族的魅力 海洋等等之类的舞蹈。3. 劳动、娱乐性舞蹈:跟大陆习俗一样,台湾原住民在每次劳动之 余也有着自己的娱乐方式,而劳动、娱乐性舞蹈就是他们娱乐方式之 一。由于源于每次劳动之余,所有这些舞蹈没有一些硬性的规定,都 是比较随意,没有太多的拘束。而这一类舞蹈的代表作可以说就是泰 雅族的竹筒舞,当然像赛夏族的臀铃之美这一类的也是不容忽略 的,是台湾原住民舞蹈中劳动、娱乐性舞蹈重要的一环。(三)“台湾原住民舞蹈”的风格体现前面所说的三种类型的舞蹈,都传递着台湾原住民各个不同的种 群的精神之美。先说祭

8、祀歌舞这一类的舞蹈,表达了台湾原住民淳朴, 善良的天性,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 希望得到神灵的 保护。其次对于劳动、娱乐性舞蹈还有交际礼仪舞蹈都时时刻刻传递 这台湾原住民勤劳质朴的天性,热情好客的天性。不管是哪一种舞蹈 都无时无刻的表达出了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内涵。三“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发展(一)“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历时性发展根据早期的一些资料记载在 20世纪30年代早期,台湾传统的 民间舞蹈就已经形成了,只是在当时而言并不是为了艺术审美而诞 生,而是经过各个不同的种群的不同的生活习性自然而然的形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延续到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 民政府的时局动荡政

9、策也不稳定,导致台湾传统的民间舞蹈慢慢地开 始消失。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台 湾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台湾的传统的民间舞蹈受到到外界舞蹈的冲 击,开始趋向于多元化,并且各地舞蹈高校也诞生出来了,并且国立 艺术学院还将台湾阿美族丰年祭搬上了舞台,迎来了台湾原住民 舞蹈的高速发展。四“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具体表现特征在这里本文将以阿美族大埔部落丰年祭仪式这一支舞蹈为例来 进行相应的研究。(一)动作形态阿美族大埔部落丰年祭这一支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舞步,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而就队伍的队形也是一种表达,体现了大埔部落团结一 心的特点,整个舞蹈阿美族所有的跳舞成员都是围成一个大的圆圈

10、 圈,只是在跳舞的过程之中,阿美族围成的一个大的圆圈圈旋转的方 向是有所不同的,随着节奏的不同,进行旋转的方向不同。而排序方 式,大体上这一支舞蹈是按照年龄的大小来进行排序的。 跳舞的时候, 有着几个年龄大的或者部落的领导来进行领舞,其他族人按照之前年 龄的大小一次的加入到跳舞的团队之中, 在舞蹈的时候,大埔部落的 族人双手交叉,至于脚步的移动,就随着节奏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移 动。(二)面部形态由于这一支舞蹈是以阿美族大埔部落的丰年祭, 因此整个舞蹈以 轻快高兴为主,同时围绕着庆祝与丰收等一系列来展开, 因此整个舞 蹈下来,人们的面部形态大体上都是轻快高兴愉快为主的, 庆祝整个 季节的大丰收。

11、(三)服装与道具台湾原住民的舞蹈等的服装与道具都是比较贴近于人民的生活 的,很多都是日常可见的,而对于阿美族大埔部落的丰年祭这一支舞 蹈,为了达到围绕着庆祝与丰收等一系列来展开的目的,对于跳舞的服装,阿美族将其颜色进行了一定的加深, 同时在每个人的服装也都 加了一定的小配饰,像是丰收得到的稻草人们便加了进去。(四)独特的表演形式阿美族大埔部落的丰年祭这一支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舞步,阿美族大埔部落的丰年祭这一支舞蹈的舞步采取了独特的2拍和4拍。比如在进行2拍的时候,我们的右脚是踏出去的那么我 们的左脚就必须轻点一下等等一些独特的表演形式。五“台湾原住民舞蹈”的价值体现台湾原住民舞蹈的价值体

12、现通过台湾原住民丰富的肢体表达,进一步还原台湾原住民感性认识,回归最原始人们的价值情感,使人们的 情感通过舞蹈得到表达或者说是宣泄,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 之中,台湾原住民不断地提高在舞蹈之中,观众对于审美快感的宣诉, 从而不断的提高观照审美快感,而且对于台湾原住民所创造的三种舞 蹈都传递着台湾原住民各个不同的种群的精神之美。 先说祭祀歌舞这 一类的舞蹈,表达了台湾原住民淳朴,善良的天性,也体现出了他们 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其次对于劳动、娱乐性 舞蹈还有交际礼仪舞蹈都时时刻刻传递这台湾原住民勤劳质朴的天 性,热情好客的天性。不管是哪一种舞蹈都无时无刻的表达出了台湾原住民

13、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些也反映了台湾原住民对于生命永恒追 求。结语本文通过对台湾原住民舞蹈的不同方面的研究,首先从台湾原住民舞蹈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出发,进一步研究“台湾原住民舞蹈”的 概念、“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发展、“台湾原住民舞蹈”的具体表现 特征、“台湾原住民舞蹈”的价值体现等各个方面,不仅对于台湾原 住民的舞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对于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内涵也 有也进一步的了解。参考文献1 王阳.浅谈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征-以舞蹈云南映象为 例J.艺术品鉴,2016,(8).2 陈丽琴侗族民间舞蹈审美简论J.民族艺术研 究,2002,(5):62-67.doi:10.3969/j.iss n

14、.1003-840X.2002.05.010.3 赖新娣瑶族舞蹈艺术审美研究J.参 花,2013,(16):55-55.4 雷睿.甘孜藏族婚礼舞蹈审美价值研究J.读与写(上,下 旬),2015,(19):25-25.5 方子踏歌而来-记台湾原住民噺世纪文化艺术团J.台 声,2002, (5):20-21.6 林琳.对舞蹈表演中舞蹈文化的表现形式的研究J.音乐大观,2014,(23):173-174.7 孙瑜浛.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和情感的关系解析J.科学中国人,2015,0(12Z).8 许鑫.台湾原住民学子之家J.中国民族,2009, (6):73.9 佚名.台湾原住民族称J.出版史料,201

15、1,(4):119-119.10 曾金寿.台湾原住民音乐文化的观察与思考J.2009,(1).doi:10.3969/j.iss n.1008-2530.2009.01.008.11 曾金寿.在音符中寻找历史的踪迹一一台湾原住民复音歌唱之特点极其存在方式J. 乐府新 声,2010,(1).doi:10.3969/j.iss n.1001-5736.2010.01.015.12 李细珠.大陆学界台湾史研究的宏观检讨J. 2014,(5).13 巴奈母路.灵路上的音乐一一阿美族里漏社祭师岁时祭 仪音乐D.福建师范大学,2002.14 林媛媛.台湾原住民族乐舞音乐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15 黄海纯.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历史过程D.中央民族大学,2013.16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