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71997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摘要:从高等数学教学要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要重视反思性教学方式的使用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并提出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希望。关键词:高中教学;创新;反思性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O分钟的学习效率,对豫一个高中教学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课题。本人结合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认真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老师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媒体,对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通过师生互动和共同

2、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到达预定的目标。如“复数的引入一课是整个复数教学的第一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对能否学好这一章的内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学,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开展,体会矛盾是事物开展的动力,解决了矛盾就能推动事物开展。还可把它引伸到现实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来。不管遇到什么矛盾困难,只要不畏缩不前,不垂头丧气,能勇于面对,树立战胜矛盾和困难的信心,就能出奇制胜,解决矛盾,战胜困难。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我在教学中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根底。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3、: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方案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保证学生听课时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积极思考,做好适当的笔记,尽量理解;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要反复阅读课本,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强化对根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会贯穿。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宽眼界。我把加强学法指导寓于新课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每一教

4、学活动中。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0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課所学内容进行回忆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

5、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四、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时机,师生、生生互动的时机.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那么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

6、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参加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嗣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那么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总之,只有正视高中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高中数学改革,真正做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双基训练与能力培养同行,增强数学素养与开展创新精神同步.课堂小环境与政策大环境协调,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富有成效.数学才有望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参考文献:【1】苏新春;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21年53期【2】陈芙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05期【3】曾怀芝;如何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21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