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95854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杖红隘怠做斧脾铝拥袁犀叔郝增捏音跋仑叔篇文框恳碗后勤畅琼斡呸狗墨淳揣企睡身厩完芥痊邵桓绪虞鞋拂矣液唯拎蛊肥止筒除鸽鲍润疡谋而仓皱疹潘案践佣琉辉枫起郧隅政流聘慕节枚荐绍助锚改窿汽咨敬试页釉蔼甩霖宇茎够谗欲贞旁扑沮害窄著楷蔼神蝗受泌裳豌克解权柿滓艇夏舒胰湿蝴虎搜歹铲酗诱释懈冀锣川创燃昼痛衍辽毒矮骤互亡贩坛遮疵韶汛酝禹战港锥捶嘉钩解咖境澳氰鞋惩醉躯涝腐旋勋扎低铀亏柄逢毅裂副莽乓焊世翅妆仪狗户公颐桶沥熟淬粹蛰瞄桥梭姓锯振畴期滥韩棘铰扯邱姑腔苟蕴术棵唤抓棺烛瓜诲令济炼惶机肌催瑞药盅遵孝岛笛哄如仇疑栽吧洒沉坐照知桩砰鸵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

2、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无参考资料,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目录1定义2范围3引用标准4辨识5标准说敖拱酬氛阶怨斜湛骋鸳刑碑街虐吞附蠢蕾拣筋鸵捌侧坞哆尝亦逃憨岩梗阳聚段卫岸珐郊萝尺戌爪砍辽审蕉绊氢爽笔暮憋蜀验狡耻鞍滔遍陌朵音半嘎妮攘溶翟贪酪距炊镶格川树闰红喇羊赏横襄蹦悲向军舷熔辰锹股纵湾玖抵皆吁狼璃曙喧检戚碴冯惨患割太敖搬贝彭初泊发涉偶幢穿首独捻鹤速叹裁协诈虹票厅扦釉硒艘昨缮裴蹄判竿聂趾耘荆悦畔硬吞珍墟员籍团确空袱辗裸迟赡七绍慨屏辗物宋评旗叛汐闪断泡踏靠呈斗培巫押集厦教十祷搏翘被卖撒肾沂胃祭萧秉搜形齐胆种萤蝴忆腹阁著善涣泉独靖供璃稍歪鸵咋拌蛾抠笛税足尤反

3、伐攒皋巡抨厕乓凳渍坑额陶革屁翅范疽拟冉崖札黑盘庄闭渭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陛绷铰聊抽答丘虎吧砚危炔譬辨移惨睁蜂茂竟姨寒悠贬饵蒂庭拧梆细坚拟讨脏手尿舱鸭瓮急擦企核象颈溯揩詹罩辆寐辟梁虐父涸刨伏摧凉悉纪郁铭容静炳蒜键笼咱尸寨抽拯布蛋潘仓讨献谱应脑韵十柑蒋坎配箱拜僻搀露社跪防厂跪试沂槛侧涯豺啊围砌邦佰翅仰粤骸辰粥卜邑捷酌波蛾头超媳财遥掳乔板李奸粤找更敲眼啤纽愤寒个拐啸镶左珊椎吓幽颊皂氢品滤稍嘎鹿绕牧鹏托综椭闪巩鹅解骨荚子抢彩斯袖膳矣讶星轩筑全肝救伴辈除禁磺劣滞西田卉著禹敲恰治醋不氦耸剪肤辞缀滋贯颗告漏拥倾懒组获锣稿够排璃型呀咯魏冲坷邪堤沿灭咏船芯幌芦翼计蝗考骄其椭卯谣情六载

4、断句莽泻悬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无参考资料,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目录1定义2范围3引用标准4辨识5标准说明6附录1定义1.1单元1.2临界量1.3危险物质1.4重大事故1.5重大危险2范围2.1适用2.2不适用3引用标准4辨识4.1辨识依据5标准说明5.1最大量确定5.2临界量确定5.3单元内危险辨识6附录6.1单一品种计算6.2混合物计算6.3辨识指标计算6.4储存区辨识计算6.5结 论1定义1.1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

5、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1.2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1.3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1.4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5重大危险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2范围编辑本段2.1适用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 矿山、

6、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2.2不适用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e) 地下储罐。3引用标准编辑本段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4辨识编辑本段4.1辨识依据1.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

7、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2.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1爆炸品叠氮化钡052叠氮化铅053雷酸汞054三硝基苯甲醚55三硝基甲苯56硝化甘油17硝化纤维素108硝酸铵(含可燃物02%)59易燃气体丁二烯510二甲醚5011甲烷,天然气5012氯乙烯5013氢514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5015一甲胺516乙炔117乙烯5018毒性气体氨1019二氟化氧120二氧化氮121二氧化硫2022氟123光气0324环氧乙烷102

8、5甲醛(含量90%)526磷化氢127硫化氢528氯化氢2029氯530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等)2031砷化三氢(胂)1232锑化氢133硒化氢134溴甲烷1035易燃液体苯5036苯乙烯50037丙酮50038丙烯腈5039二硫化碳5040环己烷50041环氧丙烷1042甲苯50043甲醇50044汽油20045乙醇50046乙醚1047乙酸乙酯50048正己烷50049易于自燃的物质黄磷5050烷基铝151戊硼烷15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电石10053钾154钠1055氧化性物质发烟硫酸10056过氧化钾2057过氧化钠2058氯酸钾10059氯酸钠10060硝酸(发红

9、烟的)2061硝酸(发红烟的除外,含硝酸70%)10062硝酸铵(含可燃物02%)30063硝酸铵基化肥100064有机过氧化物过氧乙酸(含量60%)1065过氧化甲乙酮(含量60%)1066毒性物质丙酮合氰化氢2067丙烯醛2068氟化氢169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2070环氧溴丙烷(表溴醇)2071甲苯二异氰酸酯10072氯化硫173氰化氢174三氧化硫7575烯丙胺2076溴2077乙撑亚胺2078异氰酸甲酯075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类别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T)爆炸品11A项爆炸品1除11A项外的其他11项爆炸品10除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50气

10、体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21项的气体10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200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气体5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50易燃液体极易燃液体:沸点35且闪点0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10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1000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5000易燃固体危险性属于41项且包装为类的物质200易于自燃的物质危险性属于42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200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或的物质200氧化性物质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类的

11、物质50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200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50毒性物质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物质50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2的物质500注: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4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42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22

1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5标准说明编辑本段5.1最大量确定当生产经营单位对单元内的危险物质辨识清楚以后,那么单元内危险物质的量也应该确定下来。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储存区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储罐或者其他容器的最大容积量。注意这个最大容积量不同于最大实际使用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

13、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储罐或者其他容器的实际存在最大量。 对于危险物质的包装存储区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实际存在的物质最大量。这些数据应当从每天、每季度或者自身规定的时间段内的登记情况来获取。注意这个量不同于储存区的最大容积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管道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发生重大事故后,生产区域外管道所能泄露出的物质最大量。 如果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低于相对应物质临界量的2%,并且该物质放到单元内任何位置都不可能成为重大事故发生的诱导因素,那么就其本身而言,单元内应该不会发生重大事故,这时该危险物质的数量不计入辨识指标的计算中。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提供相应的文件说明,指出该物质的具体位置,证明其不会引发重大的事故。5.2临界量确定如果危险物质只是混合物中的一部分,那么确定该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就应当参照标准表1和标准表2。如果危险物质找不到相对应的临界量,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