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661300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综合检测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第一章综合检测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回答13题。导学号071601631“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A太阳辐射能B核能C太阳风 D风能2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这是“玉兔”采取此工作模式的原因。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

2、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A BC D3“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着陆时,伦敦()A旭日东升 B皓月当空C日渐西斜 D夜幕降临答案1.A2.C3.C解析第1题,“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第2题,日地距离适中和昼夜更替周期适中是形成地球适宜温度的原因。第3题,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着陆时,伦敦时间是13时11分,已过正午,日渐西斜。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45题。导学号071601644图示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A2级 B3级C4级 D1级

3、5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降落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答案4.A5.A解析第4题,图中天体是太阳、地球、月球,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2级天体系统。第5题,人类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到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地月系。62014年2月8日0:14(北京时间)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432700N,395724E)正式开幕,至2月23日结束。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时当地的区时为导学号07160165 ()A2月8日0:14 B2月7日0:14C2月8日5:14 D2月7日19:14答案D解析已知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2

4、014年2月8日0:14,索契市(432700N,395724E)属于东三区,与北京相差五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时间计算方法,此时当地的区时为2月7日19:14。选D。7(2015南京学业水平模拟)下图为“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07160166 ()AA点的地方时是12时B北京时间为当日18时C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C点D该日全球昼夜平分答案D解析注意本题的光照图为不对称图,图中晨昏线为昏线,且与经线重合,故太阳直射赤道,该日全球昼夜平分,且与昏线重合的经线时间为18时,由此计算A点地方时为10时,0经线为14时,北京时间为22时。此时B为太阳直射点,

5、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B点。8下列现象,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影响而形成的是导学号07160167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B气温异常升高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山体发生滑坡答案C解析指南针剧烈颤动即“磁暴”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2015潍坊高一检测)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911题。导学号071601689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丁丙乙 B乙丙甲丁C甲丙丁乙 D丁甲丙乙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2月22日,甲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地区,所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乙地出现极夜,应

6、位于北半球寒带地区,所处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丙地昼短夜长,丁地昼长夜短,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由昼夜长短差值对比,可判断丙地比丁地所处纬度低,自转线速度丙地大于乙地。10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D解析由上题可知,丁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11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可能恰好为0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B解析乙地12月22日出现极夜现象,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能为0。(2015山东潍坊)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于2015年1月9日31日在澳大利亚举行。北京时间1月10日17时B组首轮展开较量,中国队1:0战胜沙特队

7、,取得开门红。回答1213题。导学号0716016912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2441N,4643E)的球迷观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A10:00 B12:00C22:00 D24:0013在本届亚洲杯举行期间,以下说法可信的是()A潍坊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小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加快C悉尼的昼长在变短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答案12.B13.C解析第12题,利雅得位于东三区,和北京时间相差5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1月10日17时时,利雅得为12时。第13题,本届亚洲杯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悉尼昼长夜短且昼渐短。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

8、,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于一个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415题。导学号0716017014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A122.5E,2134N B120E,45NC117.5E,2134N D120E,2326N答案A解析从图中影子变化轨迹可以看出,影子最短时为1150,而影子最短时是某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当地地方时应为12时,说明图中所示时间并非地方时而是北京时间(我国某中学)。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当该地为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为11时50分,可求出该地经度为122.5E。正午时影子轨迹与半径

9、为2米的圆相切,说明正午时竿影长度为2米,通过计算可得出正午太阳高度为45。由日期(12月22日,冬至日)可以知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904545。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此日直射点与已知地点(该学校操场)位于不同半球,该地纬度为4523262134N。15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A4月4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7月5日前后 D9月9日前后答案C解析影子消失说明太阳直射该点,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两次直射该地的日期应以夏至日(6月22日)为对称,依此可得出答案。(2015平顶山高一期末)下图为“公转轨道

10、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导学号0716017116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17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答案16.A17.A解析第16题,由北极附近为极昼,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第17题,与金星和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18(2014广州高一检测)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河中有

11、一沙坝,下列叙述及关联正确的是导学号07160172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B北岸受冲刷严重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答案D解析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转,河流南岸侵蚀,北岸沉积,故沙坝将与北岸相连。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921题。导学号0716017319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C乙、丁 D丙、丁20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1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9.C20.C21.A解析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上海日

12、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下图中经线间隔相等,读图分析回答2223题。导学号07160174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速度CDBAB角速度ABCDC图中区域全在东半球D图中A、B、C、D位于温带的有B和C23当济南开始昼长于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点开始进入极昼B图中C点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慢D图中B地看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答案22.D23.C解析第22题,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B、C位于温带。第23题,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可判断,该图表示南

13、半球部分区域图。当济南开始昼长于夜时,是北半球春分以后,A点开始进入极夜,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2015青岛)在国家减灾委公布的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云南鲁甸地震灾害位居榜首。此次地震发生于8月3日,震级6.5级,震源深度12千米。回答2425题。导学号0716017524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软流层25地震发生当天,下列日照图(阴影为夜半球)正确的是()答案24.A25.B解析第24题,云南鲁甸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远低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应位于地壳中。第25题,地震发生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南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0分)26北京时间201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读下面“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导学号07160176(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_;B_。(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_,B层出现_,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3)当B层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引起短波通信突然中断。原因是_ _。(4)读“太阳大气结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