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4239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教育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教育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教育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教育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理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 代 教 育 理 念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学生是人”的学生观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评价观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什么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识。任何教育行为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教育理念,只不过有的人教育理念正确、先进,有的人教育理念错误、落后。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个校长,应当不断加强修养,树立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因为,教育理念对我们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它会影响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认识,影响他们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判断以及对好的教育的探索和追求,影响教师对师生关

2、系的看法,影响他们对日常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的新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的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人是目的。其二,人是关键。其三,人是主人。人是目的,人是关键

3、,人是主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完整内涵。教育的发展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正在成为同一个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程度不尽相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教育对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就像山有自己的姿态,鸟有自己的歌声,花有自己的色彩,树有自己的翠绿一样,孩子们也应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4、,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人生价值。我们不能幻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修理”千差万别的学生,也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强求学生效仿,只有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才能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满腔的热情,满怀希望去点燃每一支火把,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师的视野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然不对,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能让学生主动发展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儿童的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生长、发展的过程。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心灵的“唤醒”。心灵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唤

5、醒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据说,苏格拉底小时候,有一次看到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小苏格拉底不解地问。“对,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苏格拉底从父亲的话中得到启发,日后便成为一位唤醒心灵的大师。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是师生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如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长无法替

6、代,发展必须主动。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以追求高升学率为目的,而是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就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绝非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是把原料经过设计好的流程,做成合乎标准的成品。农业则不然,种下的种子是有生命力的,他们得自己长大,人们所做的是给它们适当的温度、水分、阳光和肥料,帮助它们好好地生长,以获得较好的收成。”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是要靠自己长大的认

7、识主体、实践主体、发展主体。教育影响作为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学生这一“内因”发挥作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关注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案例一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发作文,办公室的门开了,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面前,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丝不安的神色对我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低着头,没有吱声。“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一边看着诗,一边说。“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着,眼角含着的泪珠差点要滚出来。“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说我期中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噢!”我望望刘勇,他好像很委屈。“很好。

8、”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山里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我一个山里孩子,要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这哪里是“题记”,分明是理想之光!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我鼓励了刘勇一番,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刘勇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办公室。第二天,刘勇就将修改稿送来了。我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与评语寄给了语文报。不久,语文报在“发表园地”里用红标题将山鹰登出来了。山鹰发表后,刘勇还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鼓励信100多封。“山鹰”起飞了,我为他祝福。这年放寒假,刘勇的班主任赵老师告诉我,期末考试,刘勇跃升到前列,还说谢谢我助了他一臂之力。后来,刘勇还考上了大学。以上两位教师对学生关注

9、点不同,反映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现代教师应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对于考试学科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少甚至不予理会,将使教育发生很大的误差,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近期发展,更要注重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发展。教师如仅仅关注学生通过“考试关”,这对学生的近期发展的关注尚不全面,更不用说关注学生中远期发展。 (家乡小木匠的故事)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刘勇期中考试两

10、门不及格,还写诗,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应该得到满足。而在教师的不当关注中,合理的需求不被认可、不被接受,学生的成长会受到挫伤,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也大大降低。4、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5、关注学生的个人尊严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在教师的不当关注中,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一些教师往往见“物”不见“人”,从而降低了学校教育中的“育

11、人性”。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三个不明的故事)阅读材料对待爱因斯坦不同的教育方法爱因斯坦可以说是公认的科学巨匠。谈到科学、智慧、思考或想象力,人们经常想到爱因斯坦。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能否培养出爱因斯坦?我们的教师,通过他们的教育,是培养爱因斯坦还是扼杀爱因斯坦呢?台湾詹志禹教授总结了几种对待爱因斯坦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比照我们自身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1、扼杀爱因斯坦的六种方法(1)叫他不要大惊小怪,净问些“愚蠢”的问题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非常好奇,对许多平凡的事物常感惊讶,例如:为什么罗盘的指针总指着南北向?为

12、什么物体总是向下掉落而月亮却不掉下来?为什么三角形三边的高竟然会相于一点?等等。禁止他的好奇,或嘲笑他的问题,将可有效地扼杀他。(2)叫他实际一点,不要“胡思乱想、做白日梦”中学时代的爱因斯坦颇具想象力。例如:他会想象一个人与一道光束平行运动时,会出现什么情况。长大之后的爱因斯坦仍然强调想象力,曾说“我的幻想天分比我汲取实际知识的才能更为重要”,并长期仰赖思考实验进行推理与辩论。例如:他曾想象光速列车、光速太空船以及断裂落下的电梯等情境,以分析“观测”、“参考系统”、“相对速度”与“同时性”等问题;他与量子论多位学者的辩论,也常涉及思考实验,所以,从小抑制想象力的发展与运用,就可有效地扼杀他。

13、(3)叫他少读闲书,最好多花点心思在考试爱因斯坦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在青少年时代,特别爱读科普的畅销书,他从这些“科普”书籍汲取大量的知识与科学世界观。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和一般学生一样,并不喜欢考试时,他回忆起有一次学校的考试时,说道:“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之后,我发现我有一整年对任何科学问题倒尽了口胃。”(4)嘲笑他的语文能力,对他的语文表现不耐烦爱因斯坦幼年时代较晚开始说话,说话速度相当缓慢,即使进入了中学时代,仍常因记不住外国语的单字而苦恼,所以他对语文领域的兴趣不大,能力也不强,只是善于撰写科学方面的文章(其论述简洁、清晰又漂亮)。如果老师或父母经常强调语文表现不耐烦,当可促使他产生强烈

14、的自卑感;如果进一步强迫他当律师赚大钱,扼杀效果可以更彻底。(5)刻板授课,独衷某些派别,如果他不听课或逃课,就开除他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联邦里工学院就读之后,对于某物理学教授的课程颇为厌恶,因为该教授采用自己的老师的著作取代古典物理学,却对马克斯威尔等重要物理学家的著作不屑一顾,于是,爱因斯坦开始旷课。所幸有同学借给他笔记看,而且他自修当代各重要物理学家的著作,透过物理学教科书或科普书籍,才能以继续发展物理学的兴趣与潜能。(6)说他目中无人,不懂伦理,因为他在年轻时竟然批评科学巨擘爱因斯坦从小对于自己所擅长的科学领域相当自豪,并具有反权威的倾向;他认为科学探索应该勇敢大胆,不畏挑战权威,所以他曾

15、经在早期的一篇论文中强烈批评普朗克(量子论先驱),但后来被好朋友所劝阻;他与曾经在某篇报告的初稿中激烈批评波滋曼的气体分子论,但后来收回成见。还好,他的这些大胆、率直的挑战,并未引起当时科学大师的报复或科学社群的排斥,所以他才能继续保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成名后的爱因斯坦,特别是晚年的爱因斯坦,变得非常敦厚谦虚,平易近人。2、培育爱因斯坦的六种方法(1)倾听他述说各种疑问与想象大部分孩子其实都很像爱因斯坦。充满着疑问与想象;大部分父母或老师都急着给孩子答案,或急着对孩子的想象进行评价。其实,答案与评价都不是重点,如何保持孩子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才是重点;如果答案与评价关系到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宁愿是不提供任何答案与评价,只要倾听他述说各项疑问与想象即可(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无副作用的增强方式)爱因斯坦小时候对某些问题的好奇思考,保持了好几十年。所以,嘉德纳给爱因斯坦的评价是“未泯的童心”。(2)允许他对某些东西(如零件)或游戏(如拼图)很着迷爱因斯坦小时候玩拼图游戏很认真,对于所有会动的零件都很着迷,这不是什么特点,因为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的行为,只不过认真玩的游戏或着迷的对象不一样罢了。但“认真”与“着迷”确实是杰出创造者的必备条件,杰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