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62961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幼儿教育论文- 我园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于“大爱、业精、乐业、独创。园本课程的构建是“独创的具体体现。具体思路是:以艺术课程为龙头,体现五大领域的开展。课题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以美术为切入点,进行特色活动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1、当前美术教育的偏差从目前课程的研究看以某一领域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研究少,但是从某一领域入手研究更有利于形成园本特色,发挥特色的教育价值。从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儿童观的影响,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在培养目标上,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自由发明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突出

2、儿童作品模式化倾向,使之失去稚拙的天性。在教学办法上,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很难摆脱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模式。这种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的模式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造成重知识技能而轻素质能力的倾向,使他们失去了孩子绘画语言和个性格调,扼杀了自我创新意识,所以,我园要以美术教育做为切入点,进行园本课程的研究。2、研究办法通过调查、收集、比照、整理和研究现代化进程对美术教育资源的影响,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性、感受力、表现力、认同感、乡土情结。3、时代开展的需要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尤其是在视觉文化冲击成潮的现实气氛中,通过美术教育的熏陶就更显得直观。4、幼儿

3、开展的需要通过研究有效而多样的美术教育方式,传播、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手、眼、脑的协调运作过程,到达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目的,整合各领域的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开展,通过美术教育,感悟心灵,使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同样得到健康合和谐的开展。5、美术教育的独特性能满足幼儿开展的需要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不是采用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直观的事物、丰盛多彩的颜色完成这一重要的教育使命,使幼儿逐步了解与接触,鉴赏与学习。美术教育对幼儿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为现代教育所公认。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都体现为具体的、可视的、

4、有一定空间形式的实体,与幼儿的思维特点最接近。美术也是孩子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情感叙述与交流的独特语言,智慧的象征及个性的表现。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一)课题目标:1、探索通过美术教育构建园本课程。2、探索多元化的培养幼儿艺术能力的美术教育,形成园本教材。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及专业水平,促进科研兴园。(二)主要内容:1、找准切入点,构建园本课程框架从美术的角度认识塑造、纸工、绘画,它们恰恰是美术教育所依凭的重要载体。所以,本课题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挖掘和整理在我园的特色,逐步形成我园的园本课程。2、认识独特的教育功能,积累课程、教材体系就美术教育而言,确定每

5、项内容的特定的教育功能,在此根底上对美术课程进行补充,包括分析其可行性、难易程度,理清其递进关系,以便形成可以操作实施的课程、教材体系,到达在我园普遍推广的目的。3、成立课题小组,发展实验组织我园教师学习美术文化资源的相关知识,成立塑造、纸工、绘画课题小组,在课题组成员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园本课程实验,在不断调整和总结的根底上,形成具有启迪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案例、课例和园本教材.4、挖掘资源,促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充沛利用园本资源华夏未来艺术基地,让有美术特长的老师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园本培训,带动其他老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促使其专业化成长。5、体验活动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

6、根本任务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开展,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我情感叙述和与他人情感沟通的时机,幼儿在其中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并将这些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创作传达给他人,从而感受到美术活动与心灵交流的喜悦,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沛开展,实现先哲们“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我们整合各领域的整合目标。6、我园美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定位我园美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定位于: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反映孩子眼中的自然美和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美。技能是幼儿表现美的根本需要,技能游戏化是幼儿运用技能表现美的有效途径。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是为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提

7、供保障。三、研究过程子课题一绘画课题小组研究历程:1、小托班小托班的绘画活动首先从玩色入手,根据小托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正处在涂鸦期这一年龄特点,抓住他们对色彩的敏感性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最初的认识和兴趣,在内容上我们依次按幼儿没有范围的随意的涂鸦印画手掌画、瓶盖、手指点画有范围的涂色画圆,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及大胆的在画纸上用色彩进行涂鸦活动,表现托班幼儿眼中的美。2、小班在小班仍从涂色开始,是以涂色块为主,刚开始时让幼儿任意将不同的颜色随意画在画纸上,然后过渡到将一样的颜色用线条圈起来,孩子们在进行圈色块的过程中为以后的用线条绘画打下了根底。然后进行线条的练习

8、,这种用线条画根本特征的办法,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在游戏中感知和观赏各种不同的线,其顺序是短线、长线、曲线,在内容上设计了“小羊吃青草“洗澡“网鱼“帮章鱼添画脚“会跳舞的曲线等等,这样有系统地组织幼儿绘画使幼儿学会了从画短线到长线再到难度大点的曲线,技能得到了开展,经验也得到了提升。3、中班在中班打破一张范画教师示范教,幼儿模仿学的模式。从几何图形入手,让幼儿在认识图形,充沛感知和了解图形特征的根底上,逐步学会用画笔表现图形的特征,从而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如在绘画圆的过程中掌握弧线的画法。在绘画三角形的过程中感知到直线与斜线的不同。在幼儿掌握几何图形画法的根底上,学会用图形来表现事物的主要特

9、征。先从单一的图形开始逐步过渡到组合图形再开展到图形的变形来表现事物的特征。4、大班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在色彩的运用上开始尝试不同颜色进行套色,通过深浅颜色的搭配提高幼儿使用各种颜色表现事物色彩的能力。随着知识经验的丰盛和绘画技能的提高,幼儿已能独立构思画面,表现简单的情节,在进行构图设计时采用了有趣的儿歌、顺口溜、童话故事等帮忙幼儿发明出新的形象。特别是引导孩子感受物体的空间位置,说出物体和背景的关系,表现出透视规律,从而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总之,在我们的实践中,感受颇深的是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绘画起着重要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积累丰盛的感知经验。如:一个图形的特征要出现多幅的

10、范画。如用三角形来表现主要特征的有“花、树、狐狸、袋鼠、母鸡、老鹰等。绘画的表现办法是多样的如:有图形拼贴画、有蜡笔画、有用粉笔或毛笔勾轮廓的画等一个活动有多个内容供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可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创作热情,同时还可以丰盛幼儿的想象。子课题二剪纸课题小组研究历程:1、重视幼儿良好剪纸习惯的培养。在剪纸活动中,我们非常注意教幼儿在学习活动前怎样放置各种物品,在活动中怎样有条理地使用工具材料,尤其是怎样平安的使用剪刀,怎样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在活动结束后,又怎样收拾整理。有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剪纸习惯。教师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幼儿易于接受有的教师认为剪纸活动中的寓教于乐,就是体现轻松,幼

11、儿说说笑笑没什么关系,而我们觉得因为在剪纸活动中说笑不但分散自己剪纸的注意力,而且还对平安不利。因为平安要摆在头一位,还会干扰别人的思考和操作活动;而且幼儿只有专心致志的剪纸,始终如一的努力,才能体会成功的乐趣。因而,在剪纸活动中我一直要求幼儿安静专心。2、充沛利用墙饰的隐性引导价值。班级中要开辟出专门的剪纸作品观赏园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观赏作品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活动初期要投放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的剪纸作品,而且,内容应接近幼儿生活,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我们给幼儿发明条件,去察看,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事物,丰盛想象。墙饰的隐性引导价值在幼儿自主开展过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墙壁上我

12、们为幼儿装饰上剪纸作品,有装饰类的民间剪纸、生活用品等。幼儿来到墙饰前会对每幅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交流中产生疑问:“这是什么?“是怎么剪的?在孩子的疑问引导下,他们会不断地寻找答案,了解了我们民族的剪纸。大量的作品观赏的呈现,还能够给幼儿渗透隐性剪纸技能的支持。孩子们通过对墙饰的察看、与墙饰的交流,会发现创作技巧。因为他们在察看的过程中会模仿作品的剪法,同时通过看墙饰能够使他们发现其中的微妙,原来可以运用绘画的经验通过剪纸也能够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幼儿发现了墙饰上的作品,自己找到了学习的途径,自己去看,并寻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且能够使用不同的办法,大胆地进行创作。墙饰就像个小老师在无声中帮忙幼儿进

13、行创作,起到了隐性的引导作用。3、精心选材,深思创意。组织一节剪纸的教学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遇,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应该在全面了解教学实际和幼儿实际的前提下选题,选准教材,即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以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感悟、理解,乐于接受的实物或画面,能够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美的感受。如:可利用节日,四季、生活用品都是很好的选材。如:小小班的幼儿在练习沿线撕纸时,幼儿可以以“制作梳子的主题激发孩子对撕纸的兴趣。4、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剪纸根本技能和办法。幼儿园剪纸活动光靠幼儿观赏、自由去剪是不行的,学习一些根本剪纸技能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制定了剪纸活动目标从

14、幼儿的身心开展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小班刚开始实施方案的时候,从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出发,让幼儿先认识剪纸工具,学习使用工具,观赏简单的剪纸作品。激发孩子想自已去剪的欲望。然后让幼儿剪纸片、面条、沿线剪,往往选择易剪的纸、和胶泥之类的材料,到了中班,从剪纸的最根本办法人手,让幼儿多动手练习。孩子们应掌握沿轮廓剪、对边折剪、左右对称剪、对角等根本办法。在剪纸活动中。教给幼儿根本办法的同时,也把发明的余地留给孩子。如:在大班幼儿剪?人物时,先引导幼儿察看生活中的人们后,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剪,至于人的形态激励幼儿自己用掌握的技能去发明。孩子们剪出来的人物妙趣横生,极富儿童情趣。张萍老师在实践中

15、觉得在活动中借助幼儿已学过的剪纸办法同时借助实物与图片的相结合,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物象,幼儿能分明明白应剪下的局部在哪里,这种办法对幼儿较为有效,并在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小班的撕纸活动中张蕾老师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怎么把纸撕开:办法是将两个大拇指的指甲碰在一起紧紧的捏住纸,食指与拇指协作就能将纸撕开小口,这其实就是老师总结出来的撕纸的窍门。5、在游戏中学习剪纸的办法。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那么特别强烈。在创意剪纸教学的活动中,充沛考虑中班幼儿身心开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开展的教学内容。首先注意活动的内容富于童趣性与开展性。在剪纸活动中,创设一些游戏性的情节,让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剪“我的小鱼活动时,我提前出示剪好的小鱼。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