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1862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安装复习要点.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M411032 流体的阻力及阻力损失 流体的阻力是造成能量损失(即阻力损失)的原因。在实际管路中,造成阻力损失的原因,一种是沿程阻力损失;另一种是局部阻力损失。在工程实践中,通过计算和分析流体在各种流动状态下的能量损失,可以优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1)沿程阻力与沿程阻力损失 在边壁沿程不变的管段上,流速基本上沿程不变,流动阻力只有沿程不变的切应力,称为沿程阻力。克服沿程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沿程阻力损失。 (2)局部阻力与局部阻力损失 在边界急剧变化的区域,由于出现了旋涡区和速度分布的改组,流动阻力大大增加,形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这种阻力称为局部阻力,其相应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

2、力损失。 (3)层流阻力与萦流阻力 (4)流体能量总损失(5)减小阻力措施 (6)减少泵与风机的能量损失,泵与风机的能量损失通常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三类;既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 1M411040 熟悉传热学的基础知识 1M411041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1)导热(热传导):是指物体各部分无相位移或不同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 (2)热对流: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3)热辐射:依靠物体表面对外发射可见和不可见的射线(电磁波)传递热量称为热幅射/辐射换热。 (4)传热

3、过程: 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组合。 1M411042 增强和削弱传热的途径 传热的热流量基本计算式:Q =k(t1-t2)A 1、传热系数:即单位时间、单位壁面积上,冷热流体间每单位温度差可传递的热量(上式中的k )。 2、增强传热的主要途径;扩展传热面 改变流动状况 在流体中加入添加剂 改变换热表面状况 改变能量传递方式 靠外力强化换热。 3、削弱传热的主要途径:在冷热设备上包裹热隔热材料的保温措施 将热设备的外壳制成真空夹层 改变表面的辐射特性 附加抑制对流的元件 在保温材料的表面或内部添加憎水剂。 多项选择练习题: 1、 增强传热的主要途径有;扩展传热面、改变流动状况和

4、(ACDE)。 A 在流体中加入添加剂 B 设保温层 C 改变热表面状况 D 改变能量传递方式 E 靠外力强化换热 2、消弱传热的主要途径有:保温措施和(ABCE)。 A 真空夹层 B 改变辐射特性 C 附加仰制对流的元件 D 改变传递方式 E 添加憎水剂1M411050 了解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 1M411051 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高度自动化。 2、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 3、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4、

5、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7、多媒体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8、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一级建造师9、计算机病毒 1M411052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组成 (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设定值是系统的输入变量,而被控变量是系统的输出变量。有反馈存在,按偏差进行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最主要的特点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闭环控制、开环控制系统组成;闭环控制;如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系统(DDC)顺序控制系统(SC)分

6、配控制系统、监督空中系统(SCC)分散空中系统(DCS、CIMS CIPS)计算机过程集成控制系统(CIMS CIPS)特点是;按偏差进行控制,所以不论什么原因引起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只要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控制作用,使偏差减少或消除,达到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一致的目的。 开环控制;如开环指导、过程监视系统、数据检测与处理系统。1M411060 了解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1M411061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有关规定 (1)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技术测量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 测量对象:这里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差等。 计量单位:根据

7、计量法的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测量方法:指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方法可按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常见的有: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2)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 3)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4)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 5)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2)尺寸传递 尺寸的统一是通过尺寸传递来实现的,尺寸传递就是将计量基准器的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器逐级传递到各种计量器具上。尺寸的每一次传递,都是将高一级计量标准器的量值与具有同量值的低一级计量标准器相比较,以确定低一级计量标准器的实际量值,这一过程称为检定。 计量法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

8、值的最高依据。”“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3)常用长度计量仪器及其选择 (4)主要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的检测方法及其误差评定 。 1M41106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配合的制度 (1)基本概念(术语和定义): 一级建造师尺寸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公差零线与公差带基本偏差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2)公差等级 根据公差等级系数不同,国家标准将公差分为20级,从IT01、IT0、IT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而标准公差值依次增大。 (3)配合的概念、种类、制度 国家标准规定有两种基准制度,即基孔制与基轴制。

9、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将配合分为三种类型,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正时的配合。 过盈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负时的配合。 过渡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相配合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1M411070 了解机械机构的基础知识 1M41107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特性 机器的主体部分是由许多运动构件组成,用于传递运动和力。有一个构件为机架、构件间能够相对运动的构件系统称为机构。按构件是否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10、运动分为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 (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平面四杆机构:是由四个构件组成的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是全部用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件根据其作用,又分别称为机架、连杆、曲柄或摇杆。 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型式: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双滑块机构、偏心轮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性 急回运动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传动角:为度量方便,习惯上采用压力角的余角来判断机构的传动性能,这个余角称为传动角。因此传动角越大,机构的传动性能越好。 多项选择练习: 1、 为度量方

11、便,习惯上采用压力角的余角来判定机构的传动性能,这个余角称为(D)。 A 压力角 B 死角 C 平角 D 传动角 1M411072 凸轮机构的组成与类型 (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 (2)凸轮机构的类型 按凸轮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 按从动件的型式可分为尖顶从动件机构、滚子从动件机构、平底从动件机构。 1M411080 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1M411081 热力过程中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 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和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是设计和分析各种动力装置、制冷机组、热泵空调机组、锅炉和各种热交换器的理论基础

12、。 系统中某瞬间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工质的状态。工质的热力状态反映着工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特性。 (1)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 (2)工质的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温度(T)、压力(p)、比容(v)、密度()、内能(u)、焓(h)、熵,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的状态参数称为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和密度等。 (3)工质的状态方程;反映系统状态参数之间函数关系的公式称为状态方程。 对于纯物质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状态方程,可以用温度、压力、比容这三个基本状态参数。1M411082 工质

13、能量转换的关系和条件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这一自然界普遍规律称为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把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伴有热现象的能量转换和转移过程,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1)系统能量的组成;系统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本身的能量,称为系统储存能;另一类是系统与外界之间相互传递的能量。系统储存能分为内能和外储存能两部分: (2)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传递 系统与外界热进行的能量传递包括:热量、功和物质流能。 (3)能量的转换条件;(4)卡诺循环; 1M412000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M4

14、12010 掌握起重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1M412011 起重机械的分类、使用特点、基本参数及计算载荷 重点要掌握运用、机电安装各专业之间施工技术要点、为管理能力打基础(1)起重机械的分类:起重机械可分为两大类:起重机具和起重机。 轻小起重机具包括:千斤顶(齿条、螺旋、液压)、滑轮组、葫芦(手动、电动)、卷扬机(手动、电动、液动)、悬挂单轨。 起重机又可分为:桥架式(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缆索式、臂架式(自行式、塔式、门座式、铁路式、浮式、桅杆式起重机)。 (2)起重机械使用特点:建筑、安装过程常用的其中既有字形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注意看它们不同的特点; (3)起重机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和工作速度等。 (4)载荷处理;动载荷、不均衡载荷、计算载荷、风载荷概念。一级建造师 多项选择练习: 1、 起重机分为(A)大类。 A 2 B 3 C 4 D 5 2、可以360范围作业的是(A)起重机。 A 塔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