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61662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 站房(包含:空调、稳压电源、防雷系统等) 1、站房面积需能够容纳所有规划涉及的监测仪器设备,并预留人员操作和仪器维修的空间。 空气站配置的仪器设备包括4种( 2、n 、co、o)反应性气体监测仪、气体(零气、动态分析仪)质控设备、两种颗粒物( 1、pm.)监测仪、数据采集仪、配套采样系统、稳压电源。上述设备至少需要三列机柜,采样头相距应该2米以上(避免相互干扰),每组机柜应有4平方米的空间。同时考虑到自动监测室、缓冲间、空调、消防、通讯设施以及人员操作等空间需求,站房使用面积为20m2。 2、站房结构及材质 站房内空高2,其墙体及屋面材料均为彩色钢板夹心复合板(厚

2、度要大于05mm),中间的隔温层为10m厚的聚胺酯;站房应具有防腐蚀、抗风、防渗漏、隔热保温。阻燃等特点; 2.1房顶:倾斜式屋顶,高低落差为10m,房顶复合板中间的隔温层为200mm厚的聚胺酯,屋顶上架设钢丝板防滑通道(单独承重),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维护的便利:站房房顶需设置必要的护栏。房顶需预先设置有用于固定采样装置的辅助物件。 2.2门。保温门为双面彩色钢板夹心复合板、防锈安全锁,整体下压式门把手。门上防雨装置用厚度2m的铝板制作,尺寸100*20m(长*宽)。为防止门漏水,在门上加胶皮,并保证开门时不产生负压。 2.3底盘:底盘由底框架和地板组成:底框钢材作防锈处理。地板分为四

3、层,底层为镀锌钢板,其上为聚胺酯隔热层,再上层为普通木质地板,最上层为优质高强度耐磨地板。地板必须具有全部仪器设备的承载能力。站房基础不小于cm。 24窗。站房应为双层密封窗或无窗结构,墙体应有好的保温性能。需在门与仪器房之间设置缓冲间,以保持站房内温湿度恒定和防止灰尘和泥土带入站房内。 2设施: .1站房内安装来电自启式空调,使站房室内温度在,相对湿度控制在8%以下,空调功率要大于5p。并装带遮盖的换气扇。 2.5.2站房需根据建筑和消防条例装备必要的消防及火警警报设施,如有易燃易爆品,须有警示标示。站房内安装有定温自动灭火器(气体灭火方式),并配有手持式二气化碳灭火器和灭火器固定架。 2.

4、5.3新建站房的房顶需预先设置采样进气的预留口,参考孔径为75-1m。预留口需在建筑时使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钢管同时建造,钢管的两端需预留法兰(房顶一侧的法兰需留有足够高度,避免雨雪影响),用于采样管的固定或接入,以免反复在房顶打孔,破坏防水层和隔热层。 2.零气的进气需从外界接入时,采样口应设置在墙壁的上方,或通过采样预留口接入。 采样装置的抽气风机排气口和监测仪器的排气口位置,应设置在靠近站房下部的墙壁上,排气口离站房内地面的距离应保持在20cm以上。 2.5.5在站房顶上设置用于固定气象传感器的气象杆或气象塔时,气象杆、塔与站房顶的垂直高度应大于3m,并且气象杆、塔和子站房的建筑结构应能经

5、受10级以上的风力。 、站房供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分相使用;站房监测仪器供电线路应独立走线。电源布设应符合国家用电相关安全要求,并满足设计和规划中总用电功率的需要。站房供电系统需考虑到空调所需要的大电流配电设施。设备和照明的供电应分路独立设置和控制,避免掉电对全部系统的影响。电源线要采有三相五线电缆线,其中每根线截面积应不低于6mm(国标)。 站房供电系统应配有电源过压、过载和漏电保护等参数稳压电源装置,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220v5%。配电柜应有断电后延缓一定时间重新供电的电源延时智能装置,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停电对仪器造成的冲击影响。 站房的电源插座应尽可能设置在墙壁上,不要设置在地板上,以避免漏水的影响。站房需配置足够的电源插座板,并根据机位和其他设备的位置合理分布。 、站房设备需有三级防雷装置,并且设备需配有信号防雷设施。站房的防雷系统需覆盖包括气象杆、自动设备采样头、手工采样装置等高出房顶的设施,站房需有良好的接地线路,接地电阻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