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1387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切实加强公司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故、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故、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现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 1.3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事故、事件:是指突发事故、事件可能造成或造成公路运行中断、阻塞、重大人员伤亡、人员需要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

2、害,以及由于社会问题引起异常波动造成的紧急事件。(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道路旅客运输生产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场地事故、其他人员伤亡事故。(3)火灾。营运车辆、办公场地火灾。(4)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5)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1.5工作原则1.5.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平急结合、科学应对切实履行公司客运作为社

3、会窗口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动协调本预案确定的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工作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指挥,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公司应急体系的作用。 1.5.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明确应急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

4、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动处置机制。 2.突发事故、事件综合应急组织体系2.1应急领导小组突发事故、事件综合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是突发事故、事件的指挥机构。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李德川副组长:郑剑组 员:庄继勇 牛四青 云登峰 姚其潘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李德川负责日常工作。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2)根据事故、事件发生的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

5、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在公司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故之后及时归还;(4)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5)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6)其他相关重大事项;(7)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2.2应急工作组及职责应急工作组分为五个组,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工作。1、 现场事故抢险救灾组: 组长:周瑾松(办公室主任)组员: 李豪 刘彦江 乔元来工作职责:(1)负责突发事故、事件的接报,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确保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

6、; (2)负责应急救援部门、人员召集和组织,并做好协调工作; (3)负责对外的报告和求援; (4)负责受灾人员善后安抚安置工作,对上访人员的调解,处置;(5)负责对内外宣传及新闻发布、媒体接待,参加事故、事件调查;(6)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确保通讯畅通。2、现场保护、事故调查组: 组长:李德正组员:陈海燕 谷玲红 李文杰工作职责:(1)负责突发事故、事件的现场保护,维护现场秩序及设置隔离围栏(线)、 标识和协助公安交管、运管部门进行交通管制、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姓名、身份、人数; (3)负责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撤离;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负责有关事

7、故负责人员的监护; (5)负责突发事故、事件现场设备设施,确保救援物资供应。 (6)组织指挥、协调损坏的设备设施的修复或恢复正常运行工作。 (7)协助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救援和相关技术支持。 (8)负责突发事故、事件发生后的设备设施的评估、鉴定工作。 (9)参加事故、事件调查,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确保通讯畅通。3、 交通工具、物资供应组: 组 长:李 君(经理) 副组长:王杰 组 员:孙连县 孙林工作职责:(1)负责突发事故、事件应急救援车辆的组织调配;(2)负责救援人员、设备的输送及事故、事件滞留旅客的疏散转运;(3)负责对外支援交通运输工具联络;(4)负责确保日常固定救援车辆使

8、用正常;(5)参加事故、事件调查,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确保通讯畅通。4、资金保障组: 组长:李涛(财务会计)组员: 刘丽芳工作职责:(1)负责提供突发事故、事件应急救援的资金使用,确保救援及救援物资的保障供应;(2)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确保通讯畅通。5、事故善后处置组: 组 长:李德川组 员: 李丽 刘明国 工作职责:(1)负责抢险救灾处置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2)负责善后安抚、慰问工作,对上访人员的调解工作。(3)参加事故、事件调查,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6、消防专项应急组消防应急组组长:李德川队员:云登峰 牛四青 负责火险报警:庄继勇 (报警电话:119

9、)负责组织灭火:云登峰 牛四青负责组织疏散:周瑾松负责组织救援: 李君(救护电话:120)消防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如遇火情按照分工,团结一致,各尽其责组织实施,服从现场统一指挥,公司其他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参入灭火救援,切实做好消防应急预案工作。 2.3预测与预警 2.3.1预警信息(1) 综合预测、预警信息根据车辆运行线路、地区,按照气象发布的预测、预警信息,坚持72小时内通报气象预报(包括台风、暴雨、冰雪、大雾、道路积冰、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等)、洪水、堤防决口与库区垮坝、公路损毁、中断、阻塞,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火灾事件、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特殊

10、时段、黄金周、大型活动等预测、预警信息通报,同时要求驾驶人加强预防和避险,加强GPS动态监控,时时掌控驾驶人行驶路线,确保行车安全。2.3.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当应急响应时,应急领导小组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启动响应:(1)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事故、事件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正式宣布启动应急响应。(3)应急响应宣布后,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及时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市区内2小时赶到现场,市区外3小时,湖北省外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4)应急响应宣布后,各应急工作组立即启动24小时值班制。2.3.3信息报送与处理建立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突发事故、事件信息快速通报机制。信息报告内

11、容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成效。公司各有关部门在发现或接到社会公众报告的突发事故、事件,经核实后,应依据职责分工,立即组织调集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并在2小时内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2.2.4指挥与协调2.3.4.1小组间协调机制当发生突发事故、事件时,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3.4.2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应急工作组负责指导、协调突发事故、事件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优化措施,研究备选方案,及时上报最新事态和运输保障情况。2.3.4.3现场处置方案及措施1、现场处置本着,“以人为本

12、、平急结合、科学应对、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处置得当的工作原则。2、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事故、事件情况分别拨打:110、 119、120、122报警救援电话,并报告说明事故、事件具体情况,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展开自救、疏散旅客、控制事态、消除后果。3、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抢救伤者,划定设置警戒区域和警戒线、全面开展救援,控制现场事态,并向上级和相关机关报告事故、事件现场情况及现场处置情况及应对办法,防止现场次生事故、事件发生和现场处置不当而造成事故、事件的事态扩大。4、清理现场,转运滞留旅客及物品,安抚伤者,恢复正常。2.3.5应急响应终止程

13、序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响应终止时,应急工作组采取如下终止程序:(1) 交通工具、物资供应组,根据掌握的事故、事件信息,确认恢复正常,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响应状态终止建议;(2) 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状态,如同意终止,签发应急响应终止文件,提出应急响应终止后续处理意见,并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送;(3) 现场事故抢险救灾组、负责向社会宣布应急响应结束,说明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以及应急响应终止后将采取的各项措施。2.3.6奖励应急响应终止后,各小组应对参加突发事故、事件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2.3.7调查与评估总结评估小组具体负责应急响应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按照国

14、家应急管理机构的要求上报总结评估材料,包括突发事故、事件情况、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等。 3. 应急保障和应急队伍3.1.组建原则各小组按照“平急结合、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分级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突发事故、事件应急队伍。. 3.1.1.应急运力的备案管理建立相应的应急运力档案,包括运力车辆及其座位数、类型及人员数量等,每年针对储备运力的技术状况、车辆及人员变动情况进行审查,对运力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及时上报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更新备案。3.1.2.应急人员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协调有关部门提供不同类型公共突发事故、事件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并发放使用说明,

15、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3.2资金保障应急保障所需的各项经费,按规定程序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中。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每年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日常工作所需经费编列年度预算,报公司领导审批,并统一负责该项工作经费的管理与使用。3.3预案演练应急领导小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各小组有重点地联合开展应急演练活动。3.4宣传与培训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编写统一的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大纲和教材,编印各类通俗读本,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携带方便、快速查询,提高宣传与培训效果,并通过广播、录像、板报、宣传画等多种渠道,加强应急保障的宣传工作。各部门应将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原则上,应急保障相关人员每两年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应急保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3.5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