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1160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简介一、湿地公园基本情况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 口水库下游谷城县城以东的后湖地区。汉江在这里与其两大 支流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 型的河流湿地。湿地范围南至南河南岸,北至北河北岸,东 至汉江县界,西至二道沟堤防,公园总面积 2133.6 公顷。 2009 年 12 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 6 省 78 县市区第一家以汉江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6 年 8 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检查验收,正式成立。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 “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

2、有湿地面积 1102 公顷,湿地率 51.64%,其中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湿 地面积达湿地总面积的 92.82%。现有维管束植物 120 科、 345 属、476 种;野生动物 185 种,其中鸟类 111 种,国家 I 级保护鸟类 3 种。二、科普宣教区简介 各位代表所在的位置是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面积 197.9 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不足 10%,主要向社会公众 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目前 仍在继续建设。为秉承文化传承与湿地科普宣教展示相结合的理念,以 湿地风貌为依托,充分展示汉水和五谷文化特征,我们于 2012 年启动了科普宣教区建设,总投资 2.36 亿

3、元,布局二 轴、十景。即:汉水文化轴线和五谷文化轴线,汉江神韵、 生命摇篮、江河之祖,神谷天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景 点分别位于两条轴线之上;曲水荷香、粉水澄清、后湖夜月、 仙人古渡等景点沿公园水系形成一线串珠格局。神谷天授:据拾遗记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 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上古时期, 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植五谷、兴百业,开 创了华夏文明;西周封谷伯、立谷国,“九洲独此谷为名”。风调雨顺:谷城四季分明,历来都有春种、夏长、秋收、 冬藏的好习惯。这组景观内设有春、夏、秋、冬四季平安门、 日晷、二十四节气等,(这里最好能将二十四节气歌指出来: 春雨惊

4、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 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 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以祈求风调雨顺。生命摇篮: 汉江流域,人类活动痕迹可以追溯到远古 时期.汉江的“汉”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汉族、汉语、汉字、 汉王朝、汉文化,这些词汇都源于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标志 性符号。汉江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 蛋共生的恐龙蛋化石群,还是距今 200 万年到 5 万年古人类 演变完整化石群所在地,被誉为人类的“生命摇篮”。江河之祖:汉江又称汉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 河淮汉”,是华夏大地的主要血脉之一。汉江发源于陕西宁强 县,全长 1577

5、 千米,流域面积 15.1 平方千米。据史料记载, 汉江早于长江、黄河 7 亿年以上,被誉为“母亲河之母亲”。三、湿地保护工作情况2016 年以来,湿地公园管理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 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建设“生 态、环保、幸福”湿地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坚持做 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项目建设,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我们高度重视 项目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先后争取并 启动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城市雨水 净化示范项目、湿地

6、植物园建设项目、 2018 年湿地保护与 恢复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汉江中下游谷城县环境 保护等 5 个项目,争取项目资金 2 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扩 大了湿地面积,增强了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的功能,修复了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生 态谷城”、“美丽汉江” 建设发挥示范性作用。北河故道是科普宣教区的灵魂。 1975 年为了造出一片 田地,将北河由原来先汇入南河再入汉江的河道取直,直接 入汉江。北河故道由于 40 多年的淤积,没有入水也没有出 水口,水位高于“一江两河”,不能流动。我们目前开工的湿 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就是以恢复北河故道水系为 主,在现有

7、北河入江口建一座橡胶坝,把水位抬高,在北河 故道原入口设一个 10个流量的闸门,把北河的水引入故道, 还一湾清水。二是加强宣传,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据统计,湿地公园 内有 9个村 3000 多户,7000 多人,为减轻村民生产生活对 湿地资源的破坏,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我们建成湿地宣传长 廊 1.8 公里,在巡护过程中逐户讲解湿地保护知识,在人口 密集区悬挂宣传标语,安排宣传车巡回宣传。因宣教工作取 得了明显成效,襄阳市林业局将“2018 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 传活动和 2018 年全市候鸟护飞启动仪式安排在湿地公园举 办。三是加强保护管理,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我们开展 了野生动物保护和候鸟护飞

8、行动,联合职能部门对公园范围 内破坏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市野保协会、县林业局、水利 局和城关镇的支持下,建立了共建共管体系;与老河口市林 业局联系,建立了问题线索移送渠道,为汉江生态环境跨区 域保护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湿地保护水平。积极参加国家、 省林业局组织的业务培训,组织2 个考察组赴神农架大九湖 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学习先 进经验和建设理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 2 年多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更 加丰富,地位在全省明显提高,是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成 员单位,今年又代表襄阳参加全球环境保护基金会湖北项目 区年度培训

9、会。鸟类位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顶端,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 种,鸟类种类和数量越多,说明区域生态环境越好。截止目 前,湿地公园鸟类由 99 种增加到 111 种。在湿地公园一块 不到 600 亩的区域内,同时栖息了 10 种,最多 1400 只水 鸟,其中国家 I 级保护鸟类 2 种:中华秋沙鸭、黑鹳。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物种,距 今有一千多万年,有“鸟中大熊猫”之称,与华南虎、滇金丝 猴、大熊猫齐名,数量极为稀少,全球只有 2000 只,在湿 地公园已连续 2 年观测到其踪迹,并且最多有 40 只。中华 秋沙鸭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只在生态优良的地方栖息,因 此又被称为

10、“生态试纸”。 中华秋沙鸭的出现是谷城生态环境 改善的直观反映。近期又发现了白天鹅、鸿雁、凤头 等 以前从未见到的水鸟。四、下一步工作安排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 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它特殊的水文状况、陆 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交错作用而产生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功能, 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是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 的生态系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把“湿地面 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 2020 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 标之一,并纳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 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保护优先,绿色发展” 的要求;县委

11、、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谷城的目标,生态保护 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9 年,湿地公园管理处将主动肩负起汉江生态保护 和绿色发展的责任,突出“五个围绕”,即:围绕解决突出环 境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管理体制和机制更趋合理; 围绕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生态项目建设和 争取力度。围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适度人工干 预。围绕推动生态保护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旅游战 略提升。围绕构建生态谷城战略支点,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 园科普宣教工作。近期,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获国务院批准。 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襄阳建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这又为 我们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多途径、 多层面呼吁:给予生态补偿。因为湿地号称为“地球之肾”。 地球之肾是人人之肾,不仅仅是谷城 60万人民的肾。我们拿 出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来建湿地公园,是贡献者,贡献者 理应得到适当的补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爱 护、保护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谷城汉江国家湿 地公园这张国牌亮起来,让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在推动 谷城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中勇立潮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