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朗读指导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0226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燕》朗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海燕》朗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燕》朗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燕》朗读指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燕朗读指导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这一艺术形象,来呼唤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全文情感热烈奔放,场面波澜壮阔,基调高亢有力。本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部分。这三部分描绘了大海面临狂风暴雨,波涛翻腾的壮丽图画。第一个画面(从开头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

2、“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个画面(从“乌云越来越暗”到“是的,遮不住的”):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个画面(从“狂风吼叫”到篇末):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第一节,读第一句,要舒缓、低沉,把声音拉长。“风”是主语,应该强调,需重读,应拖音。这样读,一是为了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二是为了渲染沙皇反动势力在聚集力量、准备镇压革命的白色恐怖气氛。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整个这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第二节,为了表现海燕低飞高翔的雄姿及其斗

3、志昂扬的战斗精神,要重读“碰”“箭”“直冲”,读时的基调是高昂的。但读“乌云听出了欢乐”,调子需低抑,以显示沙皇反动政府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畏惧。第三节,为揭示出海燕欢乐的原因,读时就要充满激情地用高昂的调子突出“渴望”一词。当读到第二句时,一定要注意,声音需压低,否则就把意思弄反了。这一句的内容是乌云感到了革命者有力量,这就预示着它的末日就要来临,用低抑的调子读,就突出了乌云的恐惧。这个句子中的三个修饰词是双音节词,读时要顿挫开,以示强调,显示出是革命者的力量。第四节到第六节,用群鸟和海燕作对比,以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因而读到群鸟丑态的几个小节,要以极端蔑视的语气读。像读四

4、小节的两个“呻吟”时,为了表现海鸥的恐惧心理,读第二个“呻吟”要声音拉长,紧接着读下一句,并突出“飞窜”,以显示海鸥飞窜时是哼哼着,可见是恐惧万分。读第五节“它们这些海鸭啊”,应以嘲弄的口吻,以强调对这一群海鸭的讽刺。读“轰隆隆的雷声”时,应瓮声瓮气地读,以示雷声的沉闷。读“吓坏”一词时,要用弱音读,以示对海鸭的轻蔑。第六节,为了强调企鹅的“胆怯”,要重读“躲藏”,要轻微读“悬崖底下”,并要把“底下”顿挫开,以示“躲藏”的处所。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丑类之多,不屑一一列举,要求停顿时间稍微长一点,为读出下面的内容作准备。前面的内容刻划群鸟的卑鄙怯懦,丑态百出,正是为了衬托出海燕的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5、。感情在此来一个转折,换上高昂的语调来抒发对海燕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要重读“高傲”“飞翔”,以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第七、八节,这里,一方面要营造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突出海燕的勇敢。因此,写乌云的句子速度放慢,气提声凝,突出压抑的气氛,而写波浪的句子速度加快,重读“冲向”“恶狠狠”“摔成”突出欢快的气氛。第九节的朗读与第二节的前半部分要求相似。第十节,这段内容的重复,是对海燕形象的又一次深化,两个破折号中间的内容应重读。而最后面的一句,“欢乐而号叫”要更加读得大气,突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第节,写海燕理想信念的坚定,重读“深信”,破折号后语气进一步坚定,“是的”语气肯定,“遮不住的”要读高、读强,语气咼亢。十二节,“风”“雷”后区分性停顿,交代环境的变化。十三节,描写环境,放慢速度,语气要压抑。“青色的火焰”“闪电的箭光”“一条条的火舌”重读,营造当时的环境。十四节,连用两个感叹号,气势一个比一个紧张。尤其是后面的一句,要读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来”字是重读的字。十五节,“怒吼的”对比性重音,突出海燕的形象。十六节,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主题,破折号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句是作者的伟大号召,一定要读得高亢有力。但是,这句的起句一定要低,防止太高后面反而升不上去。全句的最高点应落在“烈些”两个字上,“吧”落下来,语调稍扬。摘自网络并重新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