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9756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期末考试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试题一、名词解释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指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正确且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致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导致行为失调。2.分离性焦虑:儿童在与最依恋的人分离后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父母或自己在分离后会受到伤害,如担心父母之一会在某种意外事件中受到伤害、被谋杀或被绑架等。因此,不愿离开父母,拒绝去上学或单独就寝,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并常常诉述头疼、胃痛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3. 消退法:指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不给予正强化,不予理睬和关注,从而导致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下降,直至儿童的

2、这种不良行为消失。4.群体差异:依据不同标准划定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5.感觉运动统合:简称感统,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且作出正确的反应决策,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的过程。 6.多动症:也叫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7.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8.森田疗法:要求患儿对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而不要压抑,采取不怕、不

3、理和不对抗的态度,使症状逐渐从意识中淡化以至消失。该疗法对强迫(观念)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9.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 10.儿童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11.儿童退缩:是儿童社交敏感性障碍,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达到异常程度,多见于5-7岁的儿童。12.隔离法:是惩罚法的一种,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暂停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将儿童从受到强化的环境带到一个不受正

4、强化的环境,并让儿童在那里待上特定的时间, 以此来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13.网络成瘾:是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有时也简称为“网瘾”或“网痴”。简单地说,就是对以网络为载体的内容及形式发生过度迷恋而超出一般尺度,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14.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转化而来的一种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 15.性别角色:又叫性角色,是指按照人类文化传统,作为一个男性或女性应当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特征,以及对其他人所展示的男性气概或女性特征。 16.性别标志:是指直接与两性差异相联系的体格、服饰特质

5、、性格、语言和外显行为等表现特征。 17.晕轮效应:又称为成见效应,是社会知觉的另一种偏见,是指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 18.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下位概念,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知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19.处境不利: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和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二、简答题1. 列举儿童发展问题形成的内因?(1)遗传作用。(2) 脑损伤或脑

6、功能失调。( 如母亲酣酒、吸烟、受射线辐射、胎儿感染等等。)(3)生化失调。(如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营养素缺乏、内分泌腺功能失调、低血糖、铅中毒等。)(4) 先天或后天生理性问题。( 如难产缺氧、疾病感染、中毒、代谢障碍等)2. 简述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帮助多动症儿童?(1)采取措施控制儿童双手、预防多动。(2) 在讲话或布置任务时适当身体接触,注视他们进行交谈。(3) 对表现良好的行为及时奖励。(4) 教学内容和方法要突出重点,上课形式生动多样,多给多动症儿童操作和练习机会。(5) 对多动症儿童提的要求要恰当,不能过于严格,对不良行为要适当处分。3. 如何初步发现幼儿园中有听力问题的幼儿?通

7、过以下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2) 侧耳细昕;(3)语言能力差;(4) 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5) 在安静环境中做事效果比较好;(6) 喜欢跟着别人做事情;(7)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8) 表现出一定的医学征兆,如耳朵疼,流液体等。4.简述问题儿童和儿童发展问题两个概念的异同。 不同点:首先定义不同: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其次,只有问题行为严重,而且很难改变的儿童才叫问题儿童,问题儿童是个别的,它是一个结论性的、终结性的概念。而儿童发展问题是一个满怀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这种问题,有被克服、被矫

8、正的可能性,给教育者和社会无限期望。相同点:儿童发展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有相同之处。5.简述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 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身体平衡功能障碍;听知觉问题及语言障碍触觉防御障碍。6.简述儿童多动症的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指帮助家庭成员正确认识多动症的性质,树立治疗信心,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协 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矫正的一种方法。家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疾病性质,协调家庭关系;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引导;奖罚分明;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发现儿童的特长和爱好。7.如何进行听觉理解能力的日常检测和评价? 听觉理解能力

9、差的儿童,在平常生活中显得比较木讷,对大人发出的指令反应迟钝甚至充耳不闻,需要成人重复指令甚至需要成人的直接带领。这样的儿童在幼儿园里往往听不懂教师上课的内容,教师发出指令后他们常常先看着别人怎么行动自己再动,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教师单独提醒。当教师讲故事时,这类儿童听不懂故事的大意;当被要求对两个以上的句子进行概括时,缺乏想象力;当回答教师关于故事内容的提问时,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却听而不闻。8.简述儿童焦虑症的辅导策略。 探寻病因,改变环境;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手段,如采用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或游戏治疗;放松训练,可以使用生物反馈

10、治疗仪或配合游戏或音乐疗法。9.简述儿童期的三个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2-3 岁很难对付: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无论什么事情都用“不”来反抗,许多事情要自己来做,很难“对付”,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也易发生争吵。其实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儿童的正常表现。第二反抗期:8 岁左右跟大人顶嘴:这个时期儿童的反抗常常是以跟大人“顶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并且显得理由十足。这表明,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在顺利发展,并开始具有批评大人的能力。第三反抗期:青春期情绪摇摆不定:这是儿童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也称为儿童精神上的“断乳期”。这个时期儿童的情绪常常“左右摇摆”,是心理上容易出问题的阶段。10.简述对儿童攻

11、击与破坏行为的辅导策略。道德观念的培养。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对儿童日常环境进行适当控制。控制愤怒的训练。行为后果的处理。具体分析隔离法惩罚法与强化法。11.简述预防儿童说谎的策略。(1)老师和家长要做出榜样,减少孩子效仿的机会。(2)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其养成说真话的习惯。(3)善于用多种方法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12.简述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1)外部控制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易冲动,他们本身对事物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常常是因为成人的需求,为了获得获奖和逃避惩罚,或是为了自己可以获得好处而产生或抑制某种行为。(2)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

12、逐渐由权威人士或同伴压力形成的外在力量的控制向内在规则或道德力量的控制转化。(3)自我控制阶段:在此阶段,儿童不再需要外界压力,她们已经形成内在准则,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判断来形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够自己监控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身的调控来克服自己内心的冲动,表现出适宜行为。13.简述学前儿童手淫行为的辅导策略。(1)正确看待儿童自慰行为并查明原因,排除不良刺激,矫正行为。 (2)积极关注儿童的情感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爱抚和关怀。(3)不要嘲笑和训斥儿童。(4)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转移注意力。(5)养成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14.多动症与顽皮好动的区别?(1)顽皮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感兴趣的事物。

13、多动症儿童无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2)顽皮儿童好动具有一定目的性、计划性,多动症儿童则没有。(3)顽皮儿童在严肃、陌生场合有有自我控制能力,而多动症则无此能力。(4)顽皮儿童动作灵活,而多动症儿童表现得比较笨拙。(5)要求思维专注时,顽皮儿童可以很快集中思想,而多动症儿童难以达到,并且常不切实际估计自己能力。三、论述题1.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交往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儿童的交往技巧: (1)同伴和成人直接传授。告诉儿童基本的交往技巧。(2) 通过对活动的间接观察。成人给儿童做好榜样, 让他们在观察模仿中学会交往。(3)通过成人的安排和指导。教师可以让

14、儿童组成小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他们发展交往技巧。 在培养儿童交往技巧时应关注:(1)要有正确的目标。促进儿童交往技巧发展的目标应是:帮助儿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儿童具备合作能力。成人不能批评或厌弃交往技巧欠缺或有问题的儿童。(2) 关注年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 选择对儿童言语策略和非言语策略的指导。(3) 关注个别差异。应认识到儿童个性和交往技巧的差异, 给予儿童尊重, 不能只提倡某种人际交往方式方法。(4) 鼓励儿童在交往实践中提高交往技巧。成人要有意识地鼓励儿童参与各种群体活动,并进行强化。(5) 重视环境影响。成人要充分估计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消除环境的消极影响。2.结合实际

15、,谈谈作为老师应如何对待幼儿园中的弱听儿童? (1)平等对待:在对待弱听儿童的态度上,教师不能过多地保护他们,不能让他们依赖教师去争取与普通儿童交往的机会。过分的保护会引起普通儿童的反感,这会成为两类儿童建 立和谐关系的障碍。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对两者一律要求,不能因为弱听儿童的缺陷而姑息迁就他们,要教育她们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把自己视为集体的平等成员,积极地接纳周围的每一个人,乐观,开朗一些。同时,还要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交往手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弱听儿童的具体情况,适当地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和帮助。教师应对普通儿童进

16、行一定的沟通和教育,让他们平等地看待弱听儿童,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支持和帮助听障同伴克服困难。教师要鼓励两类儿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经常与弱听儿童打交道的人,也需要了解一些手语。(2)座位安排:教师可以对弱听儿童的座位进行定期调换,座位应便于他们看和听教师的讲课,最好让他们位于离教师 23 米的距离,如果她们的眼睛和教师的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则最有利于看话。 因此,前几排靠边的位置比较适合他们。若教室内只有一边开窗户,就只能让他们坐到靠窗户一边的位置上。另外,课堂中分组讨论或课外活动中的分组游戏,教师可有意识地变换弱听儿童的组别。(3)培养弱听儿童的看话能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培养弱听儿童的看话能力,只要讲课人嘴里发出声音,讲课人就不能背向弱听儿童。教师讲话时位置很重要,不能背对着光源跟弱听儿童讲话,另外教师也不能边说边走动、边板书边说话,或者摇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