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58889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主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单元内容分析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生动的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一区的图画,麦哨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生活,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与向往。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2.在阅读中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单元课 时分配乡下人家2课时,牧场之国2课时,古诗词三首 3课时,麦哨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2、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课题21.乡下人家年级四学科语文课型阅读主备课时2学习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重难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PPT学案导案一、自学质疑: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读记下列词语: 棚架 风趣 装饰 顺序 照例 瞧见 率领 鸡冠花觅食 捣衣 倘若 向晚 归巢 和谐 辛

3、苦 大理菊催眠曲 房前屋候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3给下列字组词檐( ) 饰( ) 棚( )赡( ) 饶( ) 朋( )冠( ) 谐( )观( ) 楷( )二、交流解惑: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2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哪些生活场景?3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三、展示点拨: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或选择有关段落美美地读一读。2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一、情景导入二、引导

4、全班交流,反馈。三、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检测案1写近义词时令 照例 率领倘若 寄住 辛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课堂小结课题22牧场之国年级四学科语文课型阅读主备课时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学案导案一 、自学质疑1 给多音字注音模( )样 畜( )牲 圆圈( )模( )范 储( )畜 羊圈( )2解释下列词语悠然自得: 吆喝:3我会写近,反义词近义词专注( ) 议态( ) 端正( )安闲( ) 悠

5、然自得( )反义词端庄( ) 微弱( )4认真朗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二、 交流解惑1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我还知道作者为什么四次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3我会用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还能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并提出不懂得问题4以解说员的角色,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5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6 我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 展示点拨1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我还知道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作者的荷兰?”3我会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能说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4我能以解说员的角色向游人介绍我最

6、喜欢的内容。5我会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我喜欢的部分。6我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出示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学二、指导合作学习三、引导展示检测案1我能辨别,知道哪一句是比喻句。(1) 牛羊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3)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 )(4)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 )2说说你对“真正的荷兰”的了理解。课堂小结课题23古诗词三首年级四学科语文课型阅读主备课时3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耘、箬笠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7、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重难点1.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学案导案一、自学质疑1自学生字词。2.读熟三首古诗词,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2.利用工具书或文中的注释弄清诗词句的大意。3.理解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二、交流解惑1、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在诗中划出节奏。2、讲讲每首诗词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搜集课外书中描写田园风光的

8、诗词。三、展示点拨1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在诗中划出节奏。2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大意,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展示搜集的课外书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一、谈话导入二、引导自学三、指导朗读四、组织展示检测案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2、我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描绘的画面。l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l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l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课堂小结课题24.麦哨年级四学科语文课型阅读主备课时2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

9、年生活。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教学准备PPT学案导案一、自学质疑1.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畔 兜 穗 裹 嚼 肺 腑 撩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嚼 撩 和 应 3.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二、合作交流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的?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三、展示点拨: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

10、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的?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一、自学质疑二、合作交流三、展示点拨检测案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极( )远( ) 膘肥( )( ) 辽阔( )( )悠然( )( ) ( )起( )落 鹅( )嫩( )2.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b.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c.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d

11、.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e.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课堂小结课题语文园地六年级四学科语文课型综合主备课时4学习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重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教学准备PPT学案导案一、单元浏览二、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三、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请写下来。

12、3.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写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四、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默写下来。 五、交际习作展示台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a.读一读:课上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一、自主学习二、点拨三、引导展示检测案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