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57225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容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为保证企业在发生压力容器事故时,事故现场救援工作能够有序 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伤害程度,保障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安特种设备安全全生产法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导则,以及公司生产安全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装置生产 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2. 应急工作原则遵循“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居安思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全员参与,力求实效的 原则。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组织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3.2 职责分工3.2.1总指挥职责: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或解除应急救援指令; 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

2、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 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 经验教训等。3.2.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3.3现场指挥组:由X部部长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修 部、压力容器所在单位配合。接到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后,请示总指挥 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及时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 成员的现场救援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处置工作;负 责灭火、警戒、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 及对外联系;负责抢险救援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助指挥及中 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与有关小组人员

3、紧急联 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抢险救援指令,做好与 110、119、120 等单位的联系。3.2.4 技术保障组:由压力容器所在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生产技 术部、设备维修部配合。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救援;负责抢险救援方 案制定;负责指导方案实施。3.2.5 人力机械物质保障组:由设备动力部部长任组长,行政后 勤部配合。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与运输工作;负责抢险救援所需的人 力、物资落实;保证人力、机械、物资优化配置。3.2.6 事故调查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 修部配合。负责事故原因的剖析,救援过程的回顾,总结材料上报总 指挥、副总指挥。3.2.7 善后处理组:由安

4、环部部长任组长。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 和人员伤亡的善后处理工作。3.2.8 应急通讯:总指挥:副总指挥:公司:内部电话:安环部部长:火警:119急诊:1204. 预防与预警4.1 预防措施 对压力容器的监控方式有:压力容器上装设有安全附件,压力表、 温度计、液位计等,通过DCS远传及现场指示判断事故前兆。巡检人 员定期对该设备进行巡查。为了更好的防止事故发生,特采取如下防 范措施:4.1.1 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台压力容器的操 作规程。操作规程中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工况 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4.1.2 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阀、防爆膜等安全附件应定期进行校验 和

5、定期试验。4.1.3 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 视表计、连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 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经生产总经理批准,保护 装置退出后,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应限期恢复。4.1.4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4.1.5 压力容器使用的压力表,应列为计量强制检验表计,按规 定周期进行强检。4.1.6 结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或检修,每两个检验周期至少进行 一次耐压试验。4.1.7 给水系统除氧器上应配备不少于两只全启式安全门,并完 善除氧器的自动调节和报警装置。4.1.8 压力容器安全阀的总排放能力,

6、应能满足其在最大进汽工 况下不超压。4.1.9 在役压力容器应结合设备、系统检修,按照固定式压力 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实行定期检验制度。4.1.10 禁止在压力容器上随意开孔和焊接其他构件。4.1.11停用超过 1 年以上的压力容器重新启用使要进行再检验, 耐压试验确认合格才能启用。4.1.12 在采购压力容器前,应对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商的资格进 行审核,其供货产品必须附有“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制造单 位所在地检验机构签发的“检验证书”。要加强对所购容器的质量验 收,特别应参加容器试验等重要项目的验收见证。4.1.13 压力容器检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达不到监控使用标准(3 级)的,要

7、在最近一次检验中进行处理升级;检验后定为五级的容器 应按报废处理。4.1.14 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必须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办理注册登记,申领使用登记证。不按规定检验、申报注册的压力容 器,严禁投入使用。若设计资料不全、材质不明及经检验安全性能不 良者,应安排计划更换。4.2 预警行动 发生压力容器事故时,应立即逐级汇报,情况严重的可越级报告, 视情启动应急预案。公司 24 小时电话:内部电话:5. 应急处置5.1 发生压力容器泄漏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由事故单 位当班领导组织人员将故障点与系统隔断,通知本单位检修人员进行 抢修,同时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汇报。5.2 当接到事故单位压力容

8、器爆炸的报告时,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相关部门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由总指挥统一指 挥、分工开展救援。5.3 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将设备停运,并可靠地将故 障点与系统隔断,恢复现场照明,打开所有安全通道,清点现场人员。5.4 现场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对厂区内着火点进行灭火,同时对现 场人员进行搜救。5.5 针对不同类型的伤亡事故,应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5.5.1 烫伤急救措施:及时让伤者脱离高温区域,就近寻找水源 向伤者烫伤部位浇水降温,联系 120 急救中心及时将伤者送专业医疗 部门救治。5.5.2 打击伤害急救措施: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 再搬运。抢救前应先判断伤

9、者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然 后进行创伤急救。并及时联系 120 急救中心及时将伤者送专业医疗部 门救治。5.5.3 现场受伤人员出现窒息、心脏停止现象应立即就地采用人 工呼吸、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物资照明设备、灭火器材、防毒面具、隔热服、定点存放, 并由各生产单位专门保管,定期更换、检查,保证应急情况发生后应 急物资能够迅速到位。7. 信息报告程序7.1 信息报告与通知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主动地报告公 司安全管理部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立即通过网络、电话(移动电话) 等方式在 10 分钟内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报告。同时要对报告 内

10、容做详细登记备案,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应急救援工作 结束后,应急救援程序关闭,经应急救援领导总指挥批准,该预警可 取消。7.2 信息报告与通知公司 24 小时电话:7.3 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伤亡报告后,应通过网络、电话(移 动电话)等方式 1 小时内向市场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报告中 应将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等尽 可能详细地予以说明。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向有关主管部门传递 当前事件发展态势信息,便于其他部门采取适当措施并协助应急响应8. 后期处置8.1 现场恢复压力容器事件处置结束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组织工作, 保障生产的正常秩序

11、。8.2 保险理赔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公司要联系相关政府部门、保险机构开展 伤亡人员及家属保险赔付等善后处理工作。8.3 总结评估8.3.1 压力容器事件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中会中心组织开展压 力容器事故损害核定工作,对事故情况、人员补偿、紧急救助等方面 做出评估,制定补偿标准和事后恢复计划,并尽快付诸实施。8.3.2 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应当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 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对责任事故,必须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防止同类事件重复发生。9 培训与演练9.1 培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有计划地对本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 技能以及应急预案相关措施的培训,把应

12、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急处 置程序等,告知公司每一位员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 力,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后,预案能够及时启动并正常运行,有条不 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9.2 演练每年组织一次压力容器事件的应急演练,演练时要针对事故性质 组织抢险救援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价。锅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 方针,确保公司锅炉安全运行,防范锅炉事故和次生事故的发生,积 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救援,最大限度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社会影响,根据锅炉安全使用的要求及特点, 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

13、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特种设备安全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 对法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 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公司锅炉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2.1 超压运行: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失灵,或者在水循环 系统发生故障,造成锅炉压力超过允许使用压力,严重时会发生锅炉 爆炸。2.2 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况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汽温过高、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损或发生爆管事故。2.3 水位偏差: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 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 力表

14、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2.4 水质管理不善:锅炉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污,会使受热面 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带有 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碱性过高,会使钢板产 生苛性脆化。2.5 水循环被破坏:水循环被破坏,锅内的水况紊乱,有的受热 面管将发生倒流或停滞,或者造成“汽塞”,在停滞水流的管内产生 泥垢和水垢堵塞,从而烧坏受热面管或发生爆炸事故。2.6 误操作:锅炉工的错误的检修方法和不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 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2.7 次生事故:由锅炉爆炸引起的火灾、建筑物坍塌等。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准备、快速反应;先救人

15、员、后保设 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4 组织机构及职责4.1 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公司成 立锅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办公室, 发生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任总指挥为临时总指挥, 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总指挥职责:组织指挥专项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救援组与公 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有效沟通;负责在本部门范围内抢险救援物资 的紧急调用,等。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处理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对 事故现场及道路进行警戒,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等。指挥部成员职责: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做好事故报警、应急救援等工作。4.2 现场救援组组长:成员:职责: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及时、有效的对事故现场的人员、设 备进行应急救援处臵,严防事态扩大;将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有序 疏散。4.3 安全环保组组长:成员:职责:协助对事故现场实施救援;对事故现场进行取证、调查处 理;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及检测工作。4.5 医疗救护组组长:成员: 职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根据不同类别的伤害,对受伤人 员及时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现场紧急救护和处臵,迅速护送伤员转院 治疗。4.6 专业消防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