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56467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指导思想: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会学习,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根据大纲要求,给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全程参与。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

2、、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领悟到祖国文字的凝练。最后,加强课内外结合,打破了课内外的界线,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

3、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纲: (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四、师生共同学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

4、挂前川: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二)学生质疑: 1、生为什么不用升(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2)生,产生而后升起。 2、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1)学生交流。(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一)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2)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板书设计: 红日 紫烟 瀑布挂前川 美 飞流直下 银河落九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