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50639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1一、教学背景:认识厘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数学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场。让学生深化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学片段:T:故事:有一天,小猪能能和他的好朋友小兔、小狗和小牛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他们想知道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呢。他们每个人都想了方法:小猪用小三角形来量,小兔用回形针来量,小狗用小正方形来量,小牛用一角硬币来量,他们量得的数据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说自己量得结果才是正确的。T:小猪是这样摆的。课件演示,你

2、估计这边有几个小三角形那么长?T:待会儿帮助你喜欢的小动物进展测量。活动要求:(1)每人从信封中选择1件物品去量。(2)测量前估一估,测量后与同桌交流方法和结果。T:为什么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量出来的数据却是不一样的呢?T:用不同的标准测量物体,结果会不同,甚至有时候会五花八门,为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不便。那该怎么办呢?引出刻度尺。T:人们规定: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在刻度尺上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也表示1厘米?感受1厘米。T:这张纸条的长度也是1厘米。T:出示5厘米的纸条。你们猜这根纸条有几个1厘米那么长呢?师小结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

3、指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出示10厘米长的纸条。T:你猜想这根纸条有几厘米长?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大约是几厘米。T:老师这有一道聪明题,想不想挑战?用没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体的长度三、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发现者、探究者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我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考虑、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开展。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探究兴趣。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学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究的兴趣。2、在体验中学习

4、数学,开展思维才能。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拟与记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考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凡学生能自己探究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体验感受,并形成1厘米的空间观念。3、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进步解决问题才能。“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亲密联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做数学活动”中产生,方法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做数学活动”中领悟,在理论中应

5、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进步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比方:用没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既要求学生会用最根本的方法量,又要求学生对刻度尺上的“几厘米”较较深化的认识,是寻找刻度尺上“1厘米”的深化和开展。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灵敏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才能,逐步完善了自己的考虑过程,使学生理论才能得到进一步培养。估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才能。这节课,“猜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只要老师放开你的双手,还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就会发现,孩子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2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

6、这局部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p 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络,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局部的学习打好根底。本节课先学习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详细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直尺引入,但学生并不认识直尺,以寻找直尺上的机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介绍直尺的时候对厘米的字母符号表示显得仓促而缺乏,同时没有指出1厘米亿可以写成1cm。接下来的认识1厘米及寻找1厘米过程讲解比拟详细,以及周围寻找那些五的长度是1厘米的过程,语言缺乏精炼

7、,需进一步优化及提升。但在直尺上寻找2厘米、3厘米及5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很好,但是我引导不够,最好是让学生上台自己指一指,数一数,认一认,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相信誉学生自己的话去理解、去讲解相信效果会很好。在最后的用直尺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观察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中,或许我的提示过多,其实学生的眼睛很亮,可以自己发现,我的过多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发现的绊脚石,这样不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讨论中由于我过多的提示,学生讨论显得会比拟多余。在最后一道题的测量线段中各有多长,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题号出现错误,幸好被一些眼明手快的

8、学生发现,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值得学习的一位老师,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很认真的、很仔细的,反而是我比拟大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展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制缺乏,使自己的教学程度更上一层楼。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3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假如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考虑: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

9、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考虑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二、让学生在操作理论中参与学习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历,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开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 、抽象的才能,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机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机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

10、,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历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 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考虑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间隔

11、 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才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根底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理论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实在、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

12、,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拟、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展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三、理论应用,回归生活数学来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亲密联络,在理论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进步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

13、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理论才能得到进一步培养。缺乏: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缺乏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缺乏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4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局部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厘米”这一单位在

14、日常生活中比拟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抽象的才能,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展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展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

15、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严密地联络起来。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理论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实在、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拟、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学生用尺子进展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总之,

16、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理论中主动去探究,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于生活,并效劳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以及学习的才能。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到达的真正目的小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5这一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第一:预设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导致故事音频没有播放出来,所以口述讲解,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很多学生听得不是很认真。第二:让学生体验一庹,一拃,一脚等用身体的一局部进展测量黑板,课桌,讲台等的长度,让学生进展感知,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