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报表解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50222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统计报表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能源统计报表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能源统计报表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能源统计报表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能源统计报表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统计报表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统计报表解释(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主要指标解释【购进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划分,购进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源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 业)用于销售的能源购进数量,另一种是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购进数量,这两种能源购进量分别 在不同表式中统计。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指能源经销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的、用于销售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 源。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填报。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 这一指标的报表是P403表。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的、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 二次能源。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使用企业填报。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这一指

2、标的 报表是 P201 表。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1) 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二是经过验收、检验;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 算多少。(2) “谁购进,谁统计”。 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购进的加工来料 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根据以上原则,下述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内:(1) 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2) 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

3、验收、入库手续的;(3) 经验收发现的亏吨 (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量);(4) 借入的,自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年领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购进量金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 金额。其金额以购货发票上的总金额(含增值税)计算,统计原则、范围与购进量相同。统计购进量金额要注意:(1) 价值量指标要与实物量指标相一致,即计算实物量的,亦计算价值量,反之亦然;(2) 已验收入库尚未结算,购货发票未到,购进量以实际验收数量计算,购进量金额以货物的上期平 均价或合同价格乘购进量计算,待结算后再作调整。(3) 实物量与价值量之一,

4、如不够一个计量单位,两者都不填报,待以后两者都达到一个计量单位时, 再同时填报。(4) 购进量金额不应包括运费和装卸费用。【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就每种能源的 实物消耗而言,是其消费量;如果将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折标准量相加所得到的能源消费量合计数据是 企业投入消费的全部能源,没有扣除能源品种加工转换的重复因素。P201表和P201-1表中的消费量合 计就是此种概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含义见相关指标解释。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1) 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2) 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

5、消费量。企业的能源消费,在时间、工艺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 序为标志,即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就计算消费;何时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何时计算消费量。(3) 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应重复计算,应扣除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4) 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 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规定将某些耗能工质包括在内)。(5) 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 计,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 的半成品和中

6、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他产品,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燃料油不计算产量,那么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也不计算消费量(如果燃料油计算产量, 那么也要计算消费量)。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量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 及工艺用能、非生产用能。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要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这部分能源不能理 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具体包括:(1) 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2)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3) 用于经营维修、

7、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4)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5) 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 作企业的能源消费,但不作为工业生产消费,应作为非工业生产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消费。(6)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不包括:(1) 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能源。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 库存量。(2) 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3) 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除工业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非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包括:(1)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2)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

8、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3)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4)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5)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能源消费量的报表是P3031表、P3032表、P3033表、P3034 表、P3035 表、P304 表、P305 表、P201 表、P2011 表、P109 表。【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1) 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源加工转换 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

9、念见后面的解)释。(2) 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3) 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4) 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5) 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6) 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的报表是P3031表、P3032表、P3033 表、 P3034 表、 P3035 表、 P201 表、 P201-1 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即 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比如本企业施工单位进 行技术更新

10、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非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科研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 食堂、托儿所等单位用能。但是必须注意,上述单位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其用能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 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括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 业的非工业生产消费。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的报表是P201表。【交通运输工具用能】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生产交通运 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消费。如果工业企业

11、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的能源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 亦不能包括在“交通运输工具用能”中,它的消费应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交通运输工具用能的报表是P201表。【能源加工、转换投入】能源加工、转换是为了特定的用途,将一种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经过 一定的工艺,加工或转换成另外一种能源(二次能源)。能源加工,是能源物理形态的变化,比如用蒸馏的方式将原油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制品; 用筛选、水洗的方式将原煤洗选成洗煤;以焦化的方式将煤炭高温干馏成焦炭;以气化的方式将煤炭气 化成煤气,等等。这些方法在加工前后能源均未发生质的变化。能源转换,是能

12、量形态以及物质化学形态的变化,比如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煤炭、重油等转换 为电力和热力,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等;又比如,经过裂化 将重质石油转换成轻质石油(转换前、后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程所消费能源数量。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不能算作用于原材料。两者的区别是:用作加工、转换,投入的是能源 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或产出的产品属于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不作能源使用的其他副产品和联 产品。而用作原材料时,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却是能源范畴以外的产品,包括产出的某种产 品在广义上可以用作能源(比如可

13、以燃烧以提供热量),但通常意义上不作能源使用的产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能源投入量不包括:(1)加工转换本身的工艺用能,如发电装置的电动机用电,发电点火用燃料,通风设备用电;炼焦炉 预热原料用的焦炉煤气和设备运转用的动力等。发电厂的厂用电不作为发电的投入统计。(2)车间用能。(3)辅助生产系统用能。(4)经营管理用能。(5)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生产用能。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加工转换投入量(消费量)的报表是P201-1表。【液化投入】专指将天然气经过一定工艺转换成液化天然气。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液化投入的报表是P201-1表。【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指各种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二

14、次能源产品(包括不作能源使用的 其他副产品和联产品),比如火力发电产出的电力,热电联产同时产出的电力、蒸汽、热水,洗煤产出的 洗精煤、洗中煤、洗煤泥等,炼焦产出的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焦化产品,炼油产出的汽油、煤油、柴 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和其他石油制品(石脑油、各种原料油、溶剂油、石蜡、润滑油、石 油沥青等),制气产出的是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焦炭和其他焦化产品(煤焦油、粗苯等)。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的报表是P201-1表。【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的各种损失量,计算式如下: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数量-产出的能源

15、数量在计算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时,需要将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和产出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燃料,如标 准煤。【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指能源产品不作能源使用,即不作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另外一 种产品(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或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作原料使用时通常构成这种产品的实体。它与用作加 工、转换的区别是:用作加工、转换,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或产出的产品属于加工、 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不作能源使用的其他副产品和联产品)。而用作原材料时,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 产品却是能源范畴以外的产品,包括产出的某种产品在广义上可以用作能源(比如可以燃烧以提供热量), 但通常意义上不作能源使用的产品。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量的报表是P201表。【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净值。计算 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根据生产活动的性质,综 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根据P201和P201-1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方法如下: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P201表)-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合计(P201-1表)-回收利用能 源合计(P201-1表)。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报表是P201表。【终端能源消费量】是全国能源平衡表和地区能源平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