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0122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大学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实 施 方 案项 目 名 称:湖南省*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项 目 法 人: 项目主管单位: 技术负责 人: 方案编制单位: 法 人 代 表: 证 书 等 级: 证 书 编 号: 发 证 机 关: 编 写 人 员: 执 笔: 制 图: 审 核: 审 定: 目 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1 -1.1项目提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 主管单位- 1 -1.1.3 项目实施主体- 1 -1.1.4 建设地点- 1 -1.1.5建设期限- 1 -1.1.6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 -1.1.7投资规模与资

2、金来源- 2 -1.2项目建设所在地基本情况- 2 -1.2.1地理位置- 2 -1.2.2自然资源状况- 2 -1.2.3社会经济状况- 3 -1.2.4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3 -1.2.5本项目产业及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5 -1.3项目实施主体基本情况- 5 -1.3.1建设单位概况- 5 -1.3.2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6 -1.3.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6 -1.3.4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 8 -2.1指导思想- 8 -2.2基本原则- 8 -2.3编制依据- 9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10 -3.1建设目标- 10 -3.2

3、项目建设任务- 10 -3.3项目布局- 10 -3.3.1项目布局原则- 10 -3.3.2项目布局- 11 -3.4新造油茶技术措施- 11 -3.5种苗设计- 13 -3.5.1苗木需要量- 13 -3.5.2苗木品种- 13 -3.5.3苗木供应- 13 -3.6附属工程与设备- 14 -3.6.1附属工程- 14 -3.6.2设备购置- 14 -3.7森林保护- 14 -3.7.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4 -3.7.2管护- 14 -3.8项目建设进度- 15 -第四章 投资概算- 16 -4.1投资概算- 16 -4.1.1投资概算依据- 16 -4.1.2投资概算范围- 16 -

4、4.1.3有关投资概算技术经济指标- 16 -4.1.4投资概算- 17 -4.2资金筹措- 18 -第五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19 -5.1经济效益- 19 -5.2生态效益- 19 -5.3社会效益- 19 -5.3. 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繁荣- 19 -5.3.2增加项目区就业机会,提高林农收入- 19 -5.3.3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20 -5.3.4有利于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0 -附表:附表1:湖南省*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小班一览表附表2:湖南省*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投资概算表附表3:湖南省*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

5、项目资金筹措表附图:*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小班图- 3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湖南省*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新造油茶林示范项目。1.1.2 主管单位 湖南省*县林业局。1.1.3 项目实施主体 1.1.4 建设地点油茶丰产林基地示范项目建设地点: 1.1.5建设期限 1年。1.1.6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建设规模:完成新造油茶1950亩。建设内容:新造油茶丰产林1950亩。项目添置主要设备为病虫害防治设备和抚育设备,具体见表1-1。新建管护棚2处,泵房1处,建筑面积68平方米,砖混结构。新建便道9.0千米;砂石路面,宽2米。新建蓄水池1

6、座,容积30立方米,灌溉管道0.715千米。项目配备主要设备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割灌机台5背负式可调电动喷雾器Wi292530台5提水泵及电机套11.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l)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533.46万元,其中:工程建设直接费用483.146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90.6%;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6.157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4.9%;预备费用24.157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4.5%。(2)资金来源:总投资533.4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15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1%;地方财政资金60.00万元(*为产粮大县, 地方财政资金全部为省财政配套),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1

7、.25%;建设单位自筹323.46万元本,占项目建设投资的60.6%。1.2项目建设所在地基本情况1.2.1地理位置*县位于湖南中部,属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丘岗地带,介于东经 和北纬 之间。东与 相邻,西连 ,南抵 ,北接 ,东西宽 千米,南北长 千米,全县国土总面积 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项目区位于 1.2.2自然资源状况(1)气候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寒潮频繁,气温变化剧烈;夏季暑热期长,伏旱明显;前秋干旱频繁,后秋天气多变;冬季严寒期短,阴晴少雨天多。全县年平均气温17.0,年平均降雨量13lO米,平均日照时数1610.5小时。无霜期260至300天

8、。(2)水文*县位于湘资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处。境内涟水、涓水,以 牛立寨、紫云山、白石峰为分水岭,分为东西两大水系。全境共有长5千米的河流49条,总长655.6千米。(3)土壤全县土壤成土母质母岩主要有砂岩、石灰岩、板页岩、花岗岩、紫色砂页岩、第四纪红色粘土及少量河流冲积物,各土壤母质母岩交错分布。项目区土壤为石灰岩红壤,土层深厚,大多在80厘米以上。(4)地形地貌*地形属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四境群山逶迤,中部丘岗山地起伏,整个地形自西南渐向东北倾斜,境内最高山峰海拔818.8米,最低平川海拔64米。海拔较低,地势平缓。境内海拔300米以下的土地面积占88.2,坡度30度以下的占80.

9、5,其中20度以下的占68。总的来说,*县土地资源的优势是海拔低、地势平,土质好,丘岗平地分布集中,是发展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地区。项目区地形为丘陵,海拔100200米,坡度平缓。1.2.3社会经济状况(1)行政区划与人口*县辖 镇、 乡、 个经济开发区, 村(居委会),人口 万。(2)交通运输*交通便捷,县城距长株潭城市群约100千米,洛湛铁路、上瑞高速公路和 国道从东西方向贯穿全县,公路网络普及村村寨寨。 (3)供电及通讯目前,*县已初步形成了防洪、排灌、发电、供电等多功能的水利服务体系。丰富的能源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保证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通信网络方面。*县通讯设

10、施先进,已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2003年底,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在全县覆盖面达到100%,通话质量良好。1.2.4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县现有油茶林面积 亩,其中 亩。建有油茶苗圃1个,年育苗200万株左右。全县现有油茶加工规模企业1家,即湖南省 无公害精炼茶油有限公司,油茶加工作坊 家,总设计加工能力 吨,其中 炼油厂设计加工能力达3000吨,可年产调和油 吨。 油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部分油茶经营粗放,效益低大部分油茶产区群众弃农从商或进厂打工,致使油茶林长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荒芜严重,产量低下。即使进行培管,仍习惯于原始的粗放生产。由于投入少,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病虫害和

11、火灾频繁发生,近年来全县油茶产量每亩不到5千克。(2)油茶面积持续缩减,油茶资源不断消亡。“六五”资源清查时,全县尚有油茶林面积20多万亩;“八五”资源清查时,下降到10万余亩;“十五”资源清查时,下降到5万亩;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地中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油茶林地疏于管理,被松、竹、阔等树种的侵入,油茶林被自然演替为其它树种为主的混交林;丘岗开发毁掉了不少油茶林,开垦种植水果或其它用材树种;城市化、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修路、建厂、城镇建设,部分油茶林地被征用、占用。(3)良种化进程缓慢,科技水平不高。多年以来,由于其他油类的崛起,群众对油茶生产认识下降,管理粗放,林地荒芜,病虫害严重,品种老化,种类

12、混杂,稀密不均,自然更新能力差,经营科技水平低,造成油茶籽产量低,茶油品质差。 镇的油茶林亩均茶树在5060株左右,树龄大部分在50年以上,基本上采取传统的简单压榨方法,果仁出油率仅为25%,亩产茶油在5千克左右。(4)生产组织形式落后,难以规模经营。全县现有油茶林大多承包到户,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难以组织起规模生产,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由于近年茶油市场看涨,出现油茶采摘秩序混乱现象,往往未到收获季节,林农被迫提前采摘,油茶未到生理成熟,茶果出油率大打折扣,丰产不丰收。1.2.5本项目产业及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公司从2011年成立开始,实施贸易和农林项目开发并举的宗旨,2012年与 村承租

13、宜林荒山700亩,进行油茶油茶产业基地开发,2013年12月经 *县林业主管部门验收,被评为 市油茶产业优良工程。在此过程中,通过与科技支撑单位共同攻关,基本完成了技术积累,形成了公司完整的丰产油茶林种植技术和工程管理系统。1.3项目实施主体基本情况1.3.1建设单位概况 *是集高新农林开发、林业种植养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12年公司被*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县级龙头企业。以“诚信经营,持续创新;严谨务实,追求卓越”为公司宗旨,利用本地资源,加快山地绿化。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坚持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因地制宜进行新造、更新与低改,实行集约经营和规

14、模经营,积极稳妥地发展油茶产业、振兴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公司运作三年多来,已投资1000多万元,在 等地流转林地2000多亩,建立油茶丰产林基地,并计划在油茶林基地推行“林鸡养殖”、“林药种植”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绿色环保的功能。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扶助,价格保护等方式引导周边乡镇农户从事油茶种植。目前,公司已签约农户700户,油茶面积达1000亩。公司属股份制企业,现有管理人员15人,油茶林基地工人112人;拥有进口割灌机10台,进口油锯5台。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将发奋图强,开拓创新,力求实现新的创业和跨越式发展。1.3.2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1.3.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3.4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第二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2.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服务农业综合开发的中心任务,结合全国林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等,聚焦木本粮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扶持地方油茶产业的发展,充分整合基地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因地制宜进行新品种造林示范,实行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