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494555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理工大学 2012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专 业: 地质工程 班 级: 10-2班 姓 名: 史 贺 南 学 号: 311003000220 2012 年 7月 31日 对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调研时间:2012年7月14日至2012年7月31日调研地点: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调查对象: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居民调查主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人员:史贺南 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幸福感并不是很强。在受调查的人中,多数是幸福的,仍然有部分是不幸福的,主要表现在各种物价上涨、收入低、住房条件差、生活水平低、工作不合适、健康、家庭不和谐等方面以及还来源于

2、外界不同的权利威胁。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感悟生活、寻找幸福。 幸福指数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来对自身的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它是生活事业的满足感、心态情绪的快乐感、人际关系的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幸福感”、“幸福指数”已成为社会发展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的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从这次调查中研究探讨在哪些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了人们幸福感。基于此,我们对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分析。关键词:幸

3、福指数 物价 收入 满足感正文: 一 调查情况概述调查人群的性别比例、年龄段、学历状况 从调查人群的情况来看,本次户外问卷调查人群男女比例适中,分别占49%、51%,年龄从18-66岁,其中18-45岁占大部分,符合社会年龄分布规律,另外所调查人群中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人占到32%,硕士、博士学历仅占2%。据调查可得所调查人群的学历普遍较低,可以反应出雨城区的居民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生存状况满意度从人们生活环境的基本状况我们大致的除了这些结论: 工作者对自己的理想工资状况与现有工资情况并不满意。社会高房价高物价使人们心里渐渐的失去了平衡,什么都在涨价就是工资难涨,涨工资降房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

4、由于没有能力去买房,很多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不满意。这也是导致人们幸福指数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保障方面。有近50%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保障很不好,亦有20%的人对此并不熟悉,但是也有30%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保障还是很不错的。最近国家正在普及医保政策,所以有很多人积极的参加了医保,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会中对医保政策的看法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医保所提供的优惠幅度很小,有钱人根本不需要这钱,而穷人真正有病时这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用处。但是赞同者也占到了59%左右,他们认为新的医疗体制是一种保障,是一种安慰。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与人们追求的生活有一

5、定的差距。个人情感和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而人际关系在情感中也起了很大决定作用。统计显示42.76的人认为自己的压力更大,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开支。所以在工作中压力大了有一半的人选择像亲人或朋友倾诉,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亲人之间互相支持扶持体现了家庭的和睦。就从中国目前的离婚率和西方比较中国是很低的,这一点中国明显优于西方国家。不仅如此本次调查还发现极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家庭和睦、伴侣是自己忠实的依,自己的子女听话孝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热点从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最想要的东西,无论是多么富有的人永远都有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在调查的所有的选项中社会公正、正义房价、食品安全占

6、据了前三甲的位子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主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与自己的生活安全相关的,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问题,这些也是很普遍的问题,说明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品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的幸福程度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加美好。居民幸福指数评分 调查结果显示12.5%的雅安市雨城区居民为自己幸福指数评分为91-100分、28.47%的居民评分为81-90分、32.64%的居民评分为71-80分、有17.36%的居民评分为61-70分、另外9.03的居民评分为51-60分。调查数据说明随着济源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大部分城乡居民都感到生活幸福。 二 对提高城镇居民幸

7、福指数的建议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很多,造成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差异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济源市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良好,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反映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也是可以推动镇江市经济的发展,但这方面需要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的政府。根据我们调查统计的结果,就如何提高雨城区居民幸福指数提几点建议: 1、 增加居民收入。这主要要靠政府,加快推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结合雨城区现在的产业基础和土地资源状况,在推动现有一些企业增资扩产

8、、提升水平的同时,扩大就业机会和空间。加快社区商业布局发展,扩大城乡居民就业渠道。也可以激励群众自主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比如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2、重视和正确引导经济发展。经济感知对工作幸福感和政治和谐感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制定和调整政策时,依然要倍加重视发展经济。目前在经济方面居民变现最不满的是物价和房价,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正确引导经济发展,政府还要充分了解居民生活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应对的措施也不同。 3、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了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首先应该引导人们的心态向乐观积极的

9、方面发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也能调整和化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另外还要增加公共绿地,健身场所及设施,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都说健康是福,很多因素影响居民健康,比如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工作压力等。居民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压力小了,居民区的医疗条件好了,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的幸福指数也会有所提高。 4、提高政治和谐感。政治和谐感是最需要强化提高的国民幸福指数的部分,它与工作满意感、生活舒适感的相互影响比较小。但这不意味着政治和谐感对主观幸福总体水平没有影响。因此,要提高政治和谐感,就要更多地从体察民情民意、顺应民心民愿、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10、简化行政办事程序等方面抓落实。同时政府也要自查自律,树立公正廉洁好行象,这样才能增加政府机制的公信力。 5、提高居民文化水平。根据这次调查可以发现,居民的文化水平也会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文化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精神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收入、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三 调查总结 正如任志强所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极度贫困,但是幸福指数却是奇高,而如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要比改革开放前强,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却是不是很高,那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欲望,尤其是改变了未经历过改革之前的痛苦的一代的欲望。新的一代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11、和精神追求的预期过度的提高了,当人心理失去平衡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个人的幸福感。尽管在2011年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当中中国名列第20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环境分数占到了很大的分量。这仅仅是前人研究的结果,这一次研究发现人们觉得不幸福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房价上涨的太快,一夜间无数的人发现自己变成了房奴,更加火上浇油的是媒体的大肆报道,对个别的特例进行传播,导致了更多的人心里极大的不平衡,为什么房地厂开发商可以一夜暴富,而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住所要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在这种极大的心理失衡状态下,世界也变的失衡了。在这现实压力下,幸福感下降也是情有可原的。更多的还需要人们素养的不断

12、提高,社会保障的健全完善。 从另一个方面看,幸福指数不高也有人们的内在因素。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生活中的不安定减少了人们的归属感。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增长,紧紧的温饱亦不能使人们感到满足,感情、思想、生活方式等严重制约着人们的幸福。人们的意识水平普遍上升,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也不断增加,物质化的社会幸福感不高是必然的。想想90的新一代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赶上了这个烦躁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步伐太快,是他们过于物质化,还是社会过于急速化,他们在为今天无钱消费而抱怨时,是市场经济让他们在竞争中无法提高收入而失去了消费的自由,还是有钱无证而寸步难行失去了就业的自由。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是没

13、法比的,但是那时候的人绝对比现在年轻一代幸福感强烈,不是为别的,是因为有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相比现在快速便捷的文化显得是那样得磕磕绊绊。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金钱不是唯一能够带给人们快乐的东西,但信仰是一个人不可缺通过这次调查不难发现在相当部分人不觉得幸福,这不仅仅表现在各种物价上涨,还来源于各自的生活压力和外界不同的权利威胁。人是有需求的,满足需求的同时自然会会激起欲望,就像山里和尚讲故事的故事一样,回环往复,永无止境,真正关键的是能够珍重身边小小的幸福,学会生活。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感悟生活、寻找幸福。 “幸福指数”广受关注是中国社会急需转型的表现,是人民与时代的要求。在过去

14、的30多年里,中国政府的施政首要目标是追求GDP经济总量的增长,这已经阶段性地获得成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由中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但是,过于强调GDP的发展模式积累了过多的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贫富差距拉大、生存环境恶化以及通货膨胀、楼价过高、社会保障缺失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焦虑,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以收入为例,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城乡差距和居民内部的贫富差距仍趋于扩大,通货膨胀加剧了这一趋势。在民生领域,读书贵、看病难、房价高已成社会顽疾,食品安全、环境恶化、贪污腐败等问题也仍然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增进人民福利,恢复社会公正,要求政府工作以人为本而不再是GDP增量成为时代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与“GDP至上”一样,现在也有一种将GDP与幸福指数对立的倾向,似乎只有GDP增速下降才会有更多的幸福,这种观点也是不理性的。并非GDP增速降低了,幸福就上升了。人们渴望“幸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