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5882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模块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第1节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王华本教学设计在教材处理上我做了大胆尝试,主要表现在:教材中学生看得懂的内容少讲,讲不明白的或要求太高的内容不讲(如正等轴测图的绘制)。课时不足,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总得有所取舍吧,增加学生生活实例,使学生知道识读技术图样的重要性,加强高中生常用的技术表现方法-草图的绘制。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处理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第一节的内容。教材第一部分从概念上介绍技术语言及分类,然后介绍几种常见技术语言的特征及适用范围,这部分内容较专业,

2、估计学生兴趣不大,实用性也不大,因此教学上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图样的重要性,比如楼房的户型图;第二部分介绍草图的绘制,占了近4页的篇幅,这是本节的重点,课堂上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草图绘制练习,结合刚过去的市科协组织的小发明小创作活动、结合考题的要求,该知识点可以设计让学生通过易拉罐,设计出一种新产品,并画出该产品的草图;第三部分“透视图的识读”比较简单,学生有美术基础自己能看懂,教师不宜多讲;第四部分是“正等轴测图”,这部分内容课标及地质、粤教出版社的教材都没有提及,加之通用技术刚进入高中新课程,课时尚未得到足够的保证,因此这部分内容只能作简要介绍,不要求学生绘制,能识读即可,如

3、果课时不足,可改为学生自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了解的技术语言、技术图样,因此教学上应多举例、多展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例(如建筑效果图),使他们意识到正确使用技术图样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他们掌握技术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日常试验中,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思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学生还有些困难,因此本课要加强草图绘制的学习。学生在初中美术课上已经学过透视图的画法,即使没有美术功底,至少会有浓厚的兴趣,这有利于本节技术草图的学习。三、设计思想本章对应的课标: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教学应围绕技术

4、为满足人的需求而生,技术语言的产生、规范也源于人们在技术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需要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避免单纯地就技术语言来讲技术语言、避免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必要时可降低教材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在时间分配方面要保证有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技术草图的绘制,并提醒学生不要把草图画成素描,画出物体的轮廓和主要特征即可。教材里的草图绘制的内容学生能看懂,教师只需简要的引导和 讲解即可。目前,通用技术的选修模块开课率极低,适当将选修模块中相关的的内容充实到必修课中,占用不了多少时间,却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课拟在这方面做些尝试。三

5、视图是本章的另一重点,次重点,教材安排在下一节,本节内容较多,就不提它了。本课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讨论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2)能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识读建筑效果图等教材中的技术图表,培养学生的技术交流能力和想象力。(2)通过构思新产品,并画出其草图,掌握绘制草图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自己实际生活的能力。(2)懂得DIY(自己动手),让自己的生活活得更加有个性,更加丰富多彩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提高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草图的绘制。教

6、学难点:准确、简洁地绘制技术草图。六、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通过“认识语言的概念及其作用”得出“红绿灯也是一种特有的语言”进而得到“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的语言,如音乐领域的音符,曲子,绘画领域的色彩明暗,计算机领域的程序语言等。在我们技术领域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学生分析思考铺垫“技术语言的多样性”2、技术语言的种类和应用环节1(1)教师把一张室内设计效果图(图1)投影出去,让学生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是几房几卫几阳台的住宅?2、客厅能摆下6人餐桌吗?为什么?3、是否还有什么重要信息在图中反映出来?(尺寸、朝向、在整栋楼的位置等)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讲授:一

7、些购房者只关心房子的面积和价格,不重视或看不懂相关技术图纸,结果造成不少损失。我们学了通用技术,就要提高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略)(2)教师把另一张较正规的户型图投影出去,让学生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这张图能告诉我们什么?1、 有几个房间,各有多大,卧室里放一张床,衣柜,还宽敞吗,有没有小孩活动空间。2、 餐厅能放下6人餐桌吗?餐桌要买多大的,什么形状的合适,能过满足家人正常需要吗?(3)教师把小区模型图投影出去,让学生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这张图能告诉我们什么?对于我们客户来说,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这些信息能通过这些图表现出来吗?(4)实际楼房建筑时,仅仅上面的技术图纸行

8、吗,够用吗?还需用到很多技术图纸,铺设钢筋、电、给排水等都有专门的图纸(教师投影几张,不详细介绍)。(5)展示第四张图建筑施工图。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掌握识读户型图的要领。爱思考的学生可考虑卫生间有窗户好吗?能改变房屋结构实现吗?学生举手发言。比较哪张图能更真实反映房子的实际情况,领会技术活动中技术图样的重要性。明白技术活动中往往要用到许多技术图样。当今房地产火爆,此问题又贴近生活,易引起学生兴趣,这些问题也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图1没有标注尺寸是不能判断问题的,在此提醒学生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也为三视图的标注埋下伏笔。体会技术的综合性。环节2 刚才

9、我们仅仅看了建筑领域的几类图,其他领域呢?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1)教师展示几张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的图片(2)同学们看书讨论完成下列填空题技术语言的种类举例图样图表模型符号机械加工图统计表航模交通管理符号天气符号房模 设计效果图 电子电路图(3) 提示着重理解图样和图表的区别:图样是对设计进行的详细说明和陈述。图表是一种比较方案,表达设计思想时有效。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领略技术图样的独特魅力,阅读教材,了解技术语言的分类和适用范围。用笔划出书中重要的地方。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意识到平时要注意技术语言的使用,自觉提高识读、使用各种技术图样的能力。重点区别图样和图表使学生领悟技术语言的两大特征

10、: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知道技术语言有多种形式,适用于不同场合。增强学生人际交流能力。教材这部分编写得过于专业可降低要求以免教学枯燥乏味。3、草图的绘制环节1、指引学生学习课本P112-113绘画基础的学习:(1)徒手绘图(2)网格徒手图(3)基本图形的画法(4)直线与曲线的连接有5名同学到黑板分别画圆、圆柱体、立方体、三棱锥以及直线与曲线的连接观对于图形的画法,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是下一环节得以进行的保障。环节2、播放相册“精美的笔筒”,拓展学生的思路看视频启发学生环节3、布置草图绘制任务:(成都王佳悬浮汽车设计被通用公司采纳激励学生) 将你心目中设计好的笔筒用草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教

11、师巡回辅导 (约1518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画成草图。让学生把美术课上学知识迁移到技术草图绘制中来,掌握绘制要领。4、交流小结投影几张学生画的作品和学生一道评价,除了评价美术功底之外还要就技术表现情况给予点评。对有创意的学生要积极鼓励,哪怕是画得不怎么样,毕竟这是技术课不是美术课。学生自愿把自己画的草图放到展示台上投影,交流提高。提高学生绘制草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平时留意技术语言的使用从而提高技术素养。七、教学反思本课在教材处理上做了大胆尝试,以课标为依据,根据课时及学生的程度降低了教材的难度(知识与技能方面),如淡化了技术图样、技术图表两观念,统一用课标的提法技术

12、图样,使教学活动侧重于培养学生识读技术图样、绘制草图的能力。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就技术语言来讲技术语言,应明确本课程具有鲜明的通识性和基础性,引入课题及给学生思考、练习的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通用技术选修模块基本没开课的情况下,本课将选修模块建筑及其设计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到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占用时间少却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趋全面。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技术图样无处不在,正确识读与使用技术图样是技术素养的体现,本课旨在提高学生识读技术图样和绘画草图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提高技术图样识读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生活甚至今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巩固提高。在与其它教师交流中,发现有些教师把本章80多的课时都用在三视图的绘制上了,其实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画三视图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是识读技术图表和草图的绘制,在本节的教学中还要提高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