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5185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三)(人民版)留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第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2分。第卷本卷为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2、“未羊去,申猴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欢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春节流行的祝愿短信,

2、其中的“未羊”“ 申猴”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 .中国古代神话传闻B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 .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3.2019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小组的青花瓷礼服惊艳世界,在古代瓷器是中国在西方的名片。关于我国古代瓷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列B.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C.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精品D.清朝“闭关锁国”瓷器没有出口4.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意市场须要的是A .宋代官窑B .家庭手工业C .明朝机房D .江南制造总局5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

3、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A自给自足 B集体劳作 C重农抑商 D合作经营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接连颁布了嘉奖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A.起先变更重农抑商政策B.主动扶植官僚资本企业C.嘉奖实业顺应时代潮流D.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7.下表反映了民国初年成立的实业团体统计状况(单位:个),表中变更主要反映出当时中国()时间数量民国元年40余1913年6月951915年12月107A.国际环境日益改善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C.民族意识普遍觉醒D.民主共和观念发展8.1981年底,经过调查探讨,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

4、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9.“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起先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指明白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10.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

5、%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译自俄文的占了38%到45%,英文占了25%到37%,其他语种只占3%到7%。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一五安排时期11.“个体户”是从20世纪80年头初期起先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下面两幅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绽开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D.中国全部制形式趋向多样化12.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9%,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亿,网民中运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所占比例由2019年12月的85%提升到

6、89%。腾讯CEO马化腾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揭示了A.互联网基本替代了传统的了际关系网 B.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C.互联网满意了人们的特性需求 D.人们对互联网的依靠程度较强13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缘由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变更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14.梁实秋曾说:“自从我们剪了小辫儿以来,衣裳就没有了体制,肯定自由,中西合璧的服装也不算违警到如今理发匠都是穿西装的居多。”梁实秋意在说明

7、A.西装成了政府规定的统一服饰B.民众的服装有杂乱无章的特点C.辛亥革命以来人们着装的变更D.下层劳动人民多选择穿着西装15.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A.符合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须要B.干脆引发了英法之间的斗争C.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D.与工业化的浪潮南辕北辙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头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

8、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7蒸汽机的运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独创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学问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B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独创18.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平安的、受到爱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开了锐意创新的须要长此以往导致了其经济的衰落。据此可知,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缘由是A.推

9、行自由贸易政策B.科学技术的滞后C.过分重视国内市场D.对殖民地的依靠19.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推动这一时期煤、铁产量增长的主要缘由是A.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机器生产动力的革新C.新式能源的广泛应用D.殖民扩张的不断加剧20.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B.人类跨入电气时代C.新产品大量涌现D.科技发展与工业生产的快速结合21左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头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更示意图,导致

10、这种变更的主要缘由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独创创建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22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实行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全部制下解放土地和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全部,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允地为全国人民所共享”据此可知费边社的目的是 A歼灭私有制 B建立福利国家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23.从1933年以后的10年内,美国由总统发布的行政吩咐多达3556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5倍,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殊咨文、写信等方式,把“总统破例向国会提

11、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常常性的活动。这反映出()。A.新政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制度B.新政中存在总统滥用权力的现象C.新政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效果D.新政使“三权分立”格局面临失衡24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1913年1938年1973年英国13.3%28.8%41.5%法国8.9%23.2%38.8%美国8.0%19.8%31.1%A马歇尔安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25.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曾经这样描述

12、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在纳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事实上是()。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B.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安排C.国家实施高税收政策D.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26.20世纪30年头,苏联的“五年安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好像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依据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峻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安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2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干脆过渡到共产

13、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干脆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安排。但实践使列宁相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 )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B利用市场规律复原和发展经济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2820世纪30年头,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快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将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安排发展经济的做法291931年美国工人很艳羡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

14、过来艳羡美国工人,他们各自艳羡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愉快,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忧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30.1958年起,联合国日内瓦召开世界海洋法会议,对爱护海洋资源问题进行多次协商;1970年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与生物圈安排,这是一个多学科的国际性安排;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988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成立一个政府间的气候变更委员会,特地探讨温室效用问题。这主要反映了()。A.联合国对爱护自然有长期的规划B.解决环境问题须要国际合作C.全球化加速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明显变更31.20世纪50年头以来,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先后建立,这些组织形成的理念与下面说法相符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恒也”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更起”32.某位学者在2019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