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鄂教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4061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鄂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鄂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鄂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鄂教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鄂教版八年级上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两首(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幸福)同步练习一. 阅读李瑛的幸福,完成15题。 1. 诗人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答:_ 2. 在诗人心目中,什么才是幸福? 答:_ 3.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_ 4. 品味下面这句话的精妙之处。 当丰收的镰刀挂在屋檐下/喘息 答:_ 5. 用散文的语言描写第四节诗的画面。 答:_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10题。 幸福 幸福是温暖的阳光,照耀如波的麦田,暖暖的; 幸福是淅沥的春雨,滋润初生的小草,甜甜的; 幸福是和煦的微风,扶弄低垂的柳梢,俏俏的; 幸福是皎洁的月光,笼罩如画的荷塘,幽幽的; 幸福是恬淡,自然。 幸福是少女的祈祷,对爱人的相思,

2、遥遥的; 幸福是牧童的短笛,对草原的深情,亮亮的; 幸福是母亲的叮咛,对女儿的爱抚,深深的; 幸福是游子的泪水,对故乡的依恋,浓浓的; 幸福是爱与被爱。 幸福是花蕊上的露珠,能折射出七彩的朝阳,艳艳的; 幸福是海滩上的贝壳,能见证浪与岸的结合,闪闪的; 幸福是小小的电话线,能连接你我的心田,紧紧的; 幸福是角落中的红烛,能点亮家的温情,融融的; 幸福是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 6. 诗人通过哪些具体的形象描绘幸福? 答:_ 7. 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解说幸福? 答:_ 8.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请举一例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答:_ 9. 这首诗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答:_ 10. 与罗洛的幸福相比,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_ 【试题答案】 1. 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幸福,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煎熬而获得的幸福才是永远的,应永远珍惜。 2. 劳动换来的丰收,生命的瞩望,归家的团聚,果实的成熟,家庭的温馨等生活都是幸福的。 3. 首先通过几个美丽的画面,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然后以嘱咐孩子的语气,抒发了珍惜幸福的情感。 4. 赋镰刀以生命,形象地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对丰收的赞美。 5. 略 6. 通过阳光、春雨、微风、月光、露珠、贝壳等自然景物和红烛、电话线、短笛等事物,以及祈祷、叮咛、泪水等。 7. 例如,视觉:幸福是皎洁的月光,笼罩如画的荷塘,幽幽的;听觉:幸福是牧童的短笛,对草原的深情,亮亮的;味觉:幸福是淅沥的春雨,滋润初生的小草,甜甜的;触觉:幸福是温暖的阳光,照耀如波的麦田,暖暖的等。这样写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人物内心的感受写得可见、可听、可闻、可触,形象感人。 8. 略 9. 运用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运用排比,增强语势;运用拟声词,富有音乐感;句式整齐,琅琅上口。 10. 都运用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都直接发表议论揭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