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3405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赖进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设计“呼吸作用”概念教学顺德区翁祐中学 赖进铭伴随信息时代的变革,时代不断的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和运用“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教学模式。那在常态课堂如何运用呢?通过查阅大量的基于项目学习的相关文献,并以自身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的全国优秀课例作为案例分析,从中提炼基于项目的学习设计技巧,巧妙的运用于常态课堂中,形成了适合初中生物常态教学的“项目学习”模式。并且结合我校作为顺德区九年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学校的契机,与备课组同仁一道,推进“项目学习”与小组合作、问题驱动思想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作为优秀课例代表广东省在全国项目学习交流会上展示,听

2、取了来自全国各地同行的意见,优化课堂教学。1.“项目学习”的简介1.1 项目的定义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把去情境的知识情境化、项目化,紧密结合核心知识点设计真实情境的微型项目,项目学习活动能够在一两个课时的时间内完成,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1.2 项目的优势“项目学习”克服了普通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评价难困难、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将学科知识分散为多个小项目进行,能够在常态教学中实施,倾向于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管理主题的进行。使教学能够高效的开展,形成实时、灵活的评价。1.3 项目教学构成要素项目教学设计基本要素:项目任务设计、项目中学生角色、项目服务对象、项目实施背

3、景、项目成果、项目评价标准2。1.4 常态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必要性:21世纪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信息与交流的技能、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交往与自我导向的技能,项目的设计从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项目的完成分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沟通协作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自我导向,成为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人才。(2)可行性:马扎诺目标分类学3中将学习分为五个唯独:态度与感受、获取与整合知识、扩展与精炼知识、有意义地运用知识、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实现有

4、意义地运用知识创造条件,采用了八种推理的过程:抽象、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比较、提供支持、分析错误、分析观点。以上的方法为微项目学习的设计、开展和实施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同时“项目学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重”,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为学习者设定特定的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从而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促使其思维向高级方向发展。2. 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符合微项目学习的目标。本节课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层层设疑,并

5、将问题转化为任务,学生亲自动手推演生物进化的历程,引导其感知生物进化的各个层次和总体趋势,自主构建知识的框架,并学以致用,畅想生物进化的未来。课堂在于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以问题驱动带动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教学分析3.1 概念分析 “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之一。呼吸作用是生物圈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来源之本,通过呼吸作用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理论上认识生物呼吸作用的重要性。本节课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及设计实验等方式,通过三个彼此相关

6、的项目,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习惯,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实验、选择实验材料等生物实验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原则,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创新的设计科学探究实验,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学素养。3.2 学情分析 项目学习、小组合作和问题驱动教学已在我校已经开展几年,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他们对知识探究欲望非常强烈,但学生认知往往局限于表面,面对深层次并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的知识,在理解上会产生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在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从感官出发,由浅入深进行课堂的学习,并通过完成相关任务解决疑问,最终达到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3.3 教学重难点

7、1)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2)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4. 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重的重要作用。4.2 过程与方法1) 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2) 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交流合作。3) 小组间对存在差异的结果进行辩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述。4.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问题的质疑和反思,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反思、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2)对课堂的任务,采用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的意识。5. 教学策略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采用“问

8、题驱动”带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开展课堂教学。6. 教学设计6.1 框架问题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预先设计框架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框架问题如下:1) 基本问题:顺德正在进行全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爱护植被,美化我们的家园?2) 单元问题: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 绿色植物在环境中起到什么作用?3) 内容问题: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哪些物质? 呼吸作用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重的有什么作用?6.2 教学流程1)项目准备通过学生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

9、,以及已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生自由组合基础上,进行有机的搭配,四人一组,选好组长。教师利用校园教学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学习框架,将内容问题变成学生活动,并将每一个活动变成网络链接的版块,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链接,进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并利用网易博客生成超文本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链接,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发布本单元的计划,以及对小组活动和个人学习的要求,发布相应评价量规、产品评价量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2)项目流程 头脑风暴: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并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根据作出的假设设计方案。课外探究 开展探究:依据实验方案,开展探

10、究活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分析结果:小组讨论实验的结果,查阅资料,分析所记录的数据。 得出结论:整合讨论结果,形成结论。课堂教学 展示交流:各项目组对本组探究结果进行展示,并引导同学们得出 该项目形成结论。3)项目分组概念: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项目一:能量变化(1-4组) 问题1: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概念内涵 2.项目二:呼吸作用原料(5-8组) 问题2: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哪些物质? 3.项目三:呼吸作用产物(项目三:9-12组) 问题3:呼吸作用作用的产物是什么?项目一(1-4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头脑风暴:思考讨论问题“问题1

11、: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作出假设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设计方案:a.取两个相同的暖水壶,分别装入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塞入棉花放置12小时。b.用温度计测量两个暖水壶的温度,进行记录。开展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时释放能量。展示交流:项目小组将实验的结果通过照片和视频等手段向大家展示,引导大 家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时释放能量。项目二(5-8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头脑风暴:思考讨论问题“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哪些物质?” 作出假设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设计方案:a.取两个相同的光口瓶,分别装入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在黑暗处密封放置12小时。b.用点燃的蜡烛进行测验瓶内的氧气含

12、量。开展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时需要消耗氧气。展示交流:项目小组将实验的结果通过照片和视频等手段向大家展示,引导大家得出结论种子呼吸需要消耗氧气。项目三(9-12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头脑风暴:思考讨论问题“呼吸作用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作出假设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设计方案:a.取A、B两个黑色塑料袋。b.在A袋中装入新鲜的鸭脚木叶片300g,B袋装入等量烘干的鸭脚木叶片。c.密封后在黑暗处放置24h。d.将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开展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展示交流:项目小组将实验的结果通过照片和视频等手段向大家展示,引

13、导大家得出结论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线粒体4) 概括呼吸作用过程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5) 提炼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呼吸作用。7. 差异化教学调整7.1 需特别帮助的学生 1)教师进行额外指导。 2)进行学生一对一帮扶,安排有耐心的合作伙伴。3)降低作业难度,完成小组中较为简单的任务。7.2 优秀学生 1)在小组中承担组织、指导的任务,保证全组有质量的顺利完成活动,培养其领导管理意识和组织能力。 2)在项目完成要求上,鼓励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引导设计出创新形式展示学习成果。8.

14、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作为微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节课的课堂评价灵活多样,以Hi-Teach软件为依托,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等形式开展。例如,课堂PK环节,只要挑战,就可以获得加分,PK后胜出的又可以获得加分;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对自己心仪的作品进行投票,获得票数多的前几名,可以有相应的加分;根据最后的总分情况,评选出本节课的一、二、三奖,进行德育加分奖励。通过多维的、公平的、可信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力。9. 教学反思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以问题驱动带动任务驱动的教法,为学生创设具有现实性,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快速高效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扮演了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呈现民主、和谐、合作的氛围,符合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整个学习过程采用科学的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形成最终评价。评价过程不仅注重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