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3381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血液不断地在全身流动, 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对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维持内环境和保持与外界环境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 常常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而组织和器官的病变又可以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因此,血液的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床检验采用的血液样品分为全血、 血清和血浆。 全血主要用于血细胞成分的检验, 血清和血浆主要用于大部分临床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验。 血液样品的采集、 制备与保存是重要的前期工作,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1. 采集部位与方法畜禽血液样品的采集部位和方法,与种类、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及用血量有关,

2、视实际情况而定。1.1 鸡的采血技术翅静脉采血:是常用的采血部位,翅静脉在肘关节腹侧的表面,清晰地暴露于皮肤之下, 肉眼可见。采血时先拔去该部位的羽毛, 抽血时,动作轻柔缓慢,防止血管塌陷不回流,采血后略移动皮肤轻压即可止血; 由于鸡的皮肤游离性大,采血后容易形成血肿。心脏采血:此方法多用于进行尸体剖检前的血液采集检验。 将鸡仰卧保定,针头从 V 型锁骨前端刺入, 或者在靠近心脏的胸侧壁刺入; 心脏采血过程中, 如果操作不慎,易损伤肺脏,更有慎者,引起大出血死亡。颈静脉采血:鸡的左侧颈静脉很细,通常右侧颈静脉采血。在皮肤上的一个无毛的沟正好是右侧颈静脉所处的位置。 颈静脉游离性大, 皮肤松弛,

3、 采血后易于形成血肿。1.2 猪采血技术前腔静脉采血: 猪前腔静脉是由左右两侧的颈静脉与腋静脉至第一对肋骨间的胸骨柄汇合形成。 采血时,针头刺入部位在与耳根和对侧肩胛骨上缘连线垂直线的胸骨端处, 大猪采用站立保定, 小猪可以采用仰卧保定法。 左侧靠近膈神经,故以右侧采血为宜。耳静脉采血:一般用于体格较大的猪。保定后,耳部消毒灭菌,以手指压迫近心端耳部静脉,使血管努张,针头刺入血管后,动作要轻柔,采血要缓慢,否则血液不回流使静脉瘪陷。1.3 牛的采血技术颈静脉采血:将头向一侧保定,用手指压迫颈静脉沟处,待血管怒张后,于采血部位消毒进针采血。尾静脉采血:采血人员站立牛正后方,将牛尾向上抬起 180

4、 度,在第一尾锥与第二尾锥之间的尾中线上进针采血。 此方法需要人员少, 采血速度快, 可以* 操作。1.4 马、羊的采血技术马、羊均采用颈静脉采血。方法同牛的颈静脉采血。1.5 犬、猫的采血技术一般在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或前肢内侧皮下静脉采血, 采血前由助手保定, 在采血部位的近心端扎止血带, 待血管怒张后, 迅速刺入采血器, 松开止血带左手固定针头,采血力度要适当。2. 血液样品的处理2.1 血浆的制备:在采血器内加入适量的抗凝剂,采血后,反复颠倒采血器,使1 / 2.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 静置或经过离心使血细胞下沉后,上清液即为血浆。2.2 血清的制备:首先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置室温半小时,待血

5、液凝固后 2000-3000转 / 分离心 5-10 分钟,上清夜即为血清; 如离心后有轻微的溶血, 用牙签将血凝块挑出,将混有红细胞碎片的血清再次离心, 用干净吸管收集血清于干燥的指型管中,贴上标签备用。如血清溶血严重,应剔出样品。2.3 全血的制备:全血制备与血浆制备基本相同。供全血分析时,抗凝剂选用会直接影响化验结果,选用抗凝剂的原则:主要用于血液 PH值和血液电解质测定的应选用肝素; 柠主要用于血液促凝时间的测定应选用柠檬酸钠; 主要用于血液有形成分检查的全血应选用 EDTA;草酸盐不能用作血小板计数和尿素、血氨、非蛋白氮等含氮物质的检测;3. 血液样品的保存与运送采集的血液样品如不能

6、及时进行检验, 必须做适当的处理, 防止其成分发生大的变化。通常分离到的血清与血浆样品保存于密闭试管中,存放于 4冰箱内或冷冻。全血样品应保存于 4冰箱内,检验时,样品必须达到室温,达到室温之后颠倒数次,使血液充分混匀后,方可检验。如果样品能在 24 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可保存于 4环境的保温箱内,如果 24 小时内不能抵达或有些样品送往外地实验室时, 样品必须冷冻处理后, 并在低温下运送。运送途中防止样品泄漏, 密闭封装并加冰袋运送。 同时要填写详细的样品记录。4. 分析:血液样品变异因素的控制严格控制血液样品的变异因素,是使检测结果尽可能符合客观情况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

7、题:4.1. 规定动物的采血时间:有些血液化学成分有明显的昼夜波动,对采血动物,应在禁食 12 小时后采血,这样可以将食物对血液各种成分的浓度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刚进完食动物身上采取的血液样品, 往往出现血糖、甘油三酯增高,无机磷降低, 麝香草酚浊度增加。 进食富含脂肪的饲料, 常导致血清混浊而干扰很多项目的生化检测。4.2. 血液样品来源一致:动脉血和经脉学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整个试验期间,采取的血液样品必须一致。4.3. 防止分解: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 离体后由于氧化酶或细菌的作用, 容易分解,致其含量有所改变。所以,为了防止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的分解,血液样品被采集后应立即按规定处理,

8、及时检测或加入适当的保存剂按规定保存。4.4. 防止气体逸散: 血液暴露于空气中后, 二氧化碳迅速逸出, 并吸收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 进而引起血浆成分的改变, 因此,在采血过程中要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来采取适当的采血方式。4.5. 防止污染:采血器及样品容器都必须用化学处理并用重蒸馏水冲洗, 防止铜、铁等金属离子和污染物对影响检测结果。 并且在做作蛋白结合碘测定时, 禁用碘酊消毒采血部。4.6. 防止溶血:溶血可以影响许多生化检测项目的结果。 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物质与血浆中许多成分的浓度不一样, 如钠、氯化物、钙等在血浆中的浓度要高于红细胞内的浓度,应予以防止。4.7 引起溶血原因是强力震荡、离心速度过快、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加入与血液环境不等渗液体、放置时间过长等等引起红细胞破裂的因素。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