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1910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阅读答案 篇一:江南的冬景一课一练 江南的冬景一课一练 山东省郓城县第一中学(2740) 李召峰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煊(xun)温 剥(bo)花生 疲惫(bi)濒临绝境(bn) B、曝(bo)晒赭(zh)色 包庇(b) 瞠目结舌(chng) C、海滨(bn)润(rn)泽 畸形(j) 破绽百出(zhn) D、甘霖(ln)深邃(su) 贮藏(zh) 心潮澎湃(pi) 2、 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冷的日子,在明天的二月尽头,最多也七八天的样子。 A、或许大约

2、 肯定只有 B、也许 肯定 会 就 C、恐怕大约 将总不过 D、恐怕 或许 就 总不过 3、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B、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C、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D、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 4、下列句子有病句的一项是:( )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

3、、市场、.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C、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调查活动。 二、 阅读理解: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

4、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节选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5、 读这段文字看,概括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点? 6、“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说“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意思是什么 7、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说“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他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 一、1、B

5、,曝应为(p);2、C;3、D,省略号后面不应该再用“等”这样的词语;4、C,逻辑不当,应在“在于”后加“能否”。 二、5、气温高、植物多。6、化用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是说江南的冬天温暖,草木没有完全枯败。7、因为江南的冬天气温较高,草木也多,跟春天没有太大的差异。 篇二:江南的冬景 导学案 参考答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品味文章质朴清淡、明白晓畅的语言 3、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通过诵读,体会于江南冬景中所寄寓的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 资料链接 1(作品

6、)简介 (见随堂1+2P81 简介 ) 2写作背景 (见随堂1+2P81 写作背景 ) 三 阅读导航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煮茗 煊羊肉 蛰居 间或 曝背铭刻 闽粤 丰腴 乌桕 赭 槎桠 远阜 恣意 2、积累下列词语(释义) 亘古如斯 青天碧落 莫名其妙 地滨大海 物阜民丰 2)、复读文本局部导读 (一)自主探究 1、所谓特征,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即事物的独特之处。景物描写也应该写出对象的特征:晴天丽日、和风习习是一种特征;西风猎猎、风雨凄凄又是一种特征。那么,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季,其总体特征是什么呢? 2、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一般是

7、指取材广泛,结构安排灵活;所谓“神不散”一般是指散文主题集中、写作思路确定。“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灵魂,好的散文应当是“形”与“神”的对立统一。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又是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呢? (二)合作探究 1、在写景散文中加入民俗风情描写,是散文的传统写法,古人笔记大多如此。“民俗”体现着“民情”,他能很好地传达“情与景的交融”,浓化文章的人文气息。本文作了如下民俗描写:“凡在北国过过冬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这些民俗描写有何作用? 2、在散文写作中引用诗文,不是一种单纯的嵌入、点缀,它应当是一种“契合”,应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同时也应

8、当增强文章的文化质感。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其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3、写文章讲究笔法,如诗经“六义”中的“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有时候用笔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候则可以宕开一笔,再转入正题。但这些均非闲笔,是立意笔法所需。本文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但开笔即写北国冬天,文中也一再提到北方的冬景,甚至写到日本人、德国人喜欢徒步旅行的情景,这些是不是闲笔? 4、宋人韩拙在其山水纯全集后序中写到:“人为万物之最灵者也,故人之合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即“人物”画入画中,可使“景物”尽乎其妙,画理如此,之道理亦然。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但却在好多处写到了江南冬日人物的活动,对

9、此应如何理解? 四质疑反思 1)1)质疑(提出阅读过程中的疑难) 2)2)反思 江南的冬景学案答案 二、整体感知答案略 三、文本导读 (一)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绘出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把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江南的冬景,与内心的主观色彩可爱、明朗、美丽、迷人,自然地融为一体,全文紧扣“可爱”二字,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表达了对江南冬天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2、本文采用“以情驭景”的手法巧妙地将江南冬景与个人情思自然地融为一体。写出了江南冬景特有的情调,也抒发了自己对江南冬景的眷恋、热爱之情。选取了江南冬景的几幅画面:寒郊散步、江南雨景、

10、冬日雪景等一幅幅优美惬意的田园画、人物画,还引用了大量的诗词,选材上无拘无束随意挥洒,但无不饱蘸着对江南冬天浓浓的喜爱之情。情和景是那样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二)1、本段文字用北国之冬对比写出了江南之冬的特点:(1)树叶不至于脱尽(2)寒风吹得时间短(3)地温高,有鸟雀的欢叫(4)老人和孩子不必躲在屋里过冬,可以在屋外隙地曝背谈天,突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郁达夫善于将自然景物描写和民俗描写结合起来,用简约的语言勾勒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情景,将不同品质的美烘托出来,因而舒缓有致,柔和淡雅,引人入胜。 2、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江南冬景,引用了不少诗句,这些诗句的运用,使文章在主旨的体现和文学趣味上

11、大有作用。如:“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这是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引用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冬日山野的蓬勃生机。“暮雨潇潇江上村”是唐五代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中的诗句,是为了体现人在江南雨日“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的豁达胸怀,突出江南冬景的迷人。 3、不是闲笔。开笔写北国冬天的人们的活动是引子,是陪衬,是为了引出对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描写,并突出江南之冬与北国之冬的区别。文中一再提到了北方的冬景乃至写到日本人、德国人,这些都是对比手法,以此突出江南冬景晴和、宜人的特点,突出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4、人是景物的主宰,是景物的核心。本文第2段写“老翁小孩在门前隙地里

12、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生涯”。第5、6段写江南冬日寒郊散步,去体验“特异的恩惠”。这些图景都是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具体化,使的感受更加真实可感。最妙的是第7段的冬日农村图中的“几个喧哗的酒客”,意境朦胧,给人留下了丰富想象的空间;第8段中“喜欢弄雪的村童”的“”,给美丽的画面上平添了几分灵性。景物中有人的活动,使原来可爱迷人的景物更有灵气、更有生活气息。 篇三:江南的冬景学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 了解情况和散文特点,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 2 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一)基础知识: 1、简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的一个.家庭。幼年贫

13、困的生 活促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 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 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 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 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 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 岁。1952年经.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

14、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 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 文的美学特征。 2、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1933 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过着隐逸恬适的生活, 这一时期虽然心情苦闷但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这篇散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 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 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3、同义近义词辨析: 眷恋怀恋 二者都有怀念的意思。不同的是:“眷恋”指(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 深切地留恋,程度较重;“怀恋”指怀念,程度较轻。 铭刻镌刻 二者都有“刻”的意思。不同的是:“铭刻”主要用于深深地记在心里。 “镌刻”则主要用于雕刻在品物上。 变迁变革 二者都有“变化”的意思。不同的是:“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如“时代变迁”。“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制度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