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1272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方案目 录第1章系统概述41.1工程背景介绍41.2工程建设目标51.3工程建设原则61.4工程建设规模与容61.5系统拓扑结构图8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132.1系统概述132.2系统建设框架132.3云平台要求152.4定制软件开发要求152.4.1公众查询与预订子系统152.4.1.1软件功能实现152.4.1.2系统功能介绍162.4.1.3系统数据流182.4.1.4硬件承载方式212.4.2政府查询子系统222.4.2.1软件功能实现222.4.2.2系统功能介绍222.4.2.3系统数据流232.4.2.4硬件承载方式232.4.3智能停车

2、综合管理平台数据支撑子系统242.4.3.1软件功能实现242.4.3.2系统数据流程图252.4.3.3硬件承载方式252.4.4停车场电子化备案系统262.4.4.1软件功能实现262.4.4.2系统功能实现262.4.4.3系统数据流程图272.4.4.4停车场备案流程图282.4.4.5硬件承载方式292.5异构软件接口开发要求292.5.1智能交通系统交互接口292.5.2试点停车场交互接口292.5.3第三方支付系统交互接口302.5.4占道停车系统交互接口302.5.5交委停车诱导系统交互接口302.5.6手机APP地图功能应用302.5.7智能交通运维管理平台监管302.5.8

3、安全监管30第3章系统功能说明31第4章售后服务要求324.1总体要求324.2技术支持要求324.3售后服务要求334.3.1故障修复服务334.3.1.1总体要求334.3.1.2响应时间344.3.1.3远程支持服务344.3.1.4现场服务344.3.2版本管理和软件补丁服务354.3.3系统巡检服务35第1章 系统概述1.1 项目背景目前,由于道路规划与建设、政策相互协调性等问题,长期以来,城市交通建设往往更注重动态交通而较为忽视静态交通。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在停车领域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实际停车问题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1)城市中心区停车混乱、停车位不足在我国大多城市

4、,停车泊位与机动车数量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在商业中心区、城市CBD以与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区域,停车设施明显不足,停车库出入口设置不合理现象很多。据统计,城市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停车供需不衡。目前城市的停车位目前只能满足50%的停车需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个别城市高达50%)。(2)停车场利用率不均衡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周转效率偏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车无地方停”和“车库无车停”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停车场使用率不高,如部分商业停车场和单位停车场晚上空余现场严重,而各小区又无地可停。同时停车场建成后挪作他用的现象也很普遍,这就加

5、剧了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3)因盲目寻找停车空位而附加的道路无效交通流的现象突出由于没有技术手段支撑,不能与时、方便地给驾驶员提供准确、有效的停车信息,导致车辆因盲目寻找停车空位而附加了道路无效交通流,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压力,或者导致车辆迫于无奈而乱停乱放。(4)停车收费不规停车场地的收费缺乏监管,路、路外各类停车场的收费额度缺乏弹性和配合,导致停车场地使用出现严重的不均衡,从而加剧了停车难、乱停车的现状。(5)静态交通管理水平不足严重影响动态交通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日趋明显,违章占道、收费标准和管理混乱现象严重。合法停车位严重不足导致机动车的乱停乱放,管理单位还是依靠大量人工完成停车收费的管理,

6、导致停车资源不能有效使用和扩大投资再利用,也经常出现人为管理上的矛盾和收费舞弊行为,甚至引发不和谐的社会负面影响。城市静态交通管理上的不足已经触动并影响了城市动态交通的畅通、有序。(6)停车场备案无信息化支撑,易造成备案数据丢失,备案耗时长,难以对已备案停车场进行统一查询管理。(7)停车场车辆进出信息分散存储于各停车场中,缺乏统一存储和管理,在公安和刑侦部门进行案件侦破时无法快速调出相应车辆信息。城市交通的整治,离不开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的有效结合与管理,是个系统而庞大的循环工程,虽然政府在车辆管理、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立法与执法和相关配套资源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还远远不能

7、满足现实需求。静态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容,众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经验表明:强化智能停车管理是提升静态交通管理的必要措施,以智能停车管理为核心的静态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是城市交通畅通的必要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智能停车管理是静态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停车设施的建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通病。合理制定停车收费政策,有效发挥室、室外停车设施的优势,缓解交通拥挤压力,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停车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收费不规、支付不便捷、监管无支撑、服务成空白等等。运用一种新的智能停车管理

8、模式完善城市停车管理体制,建立高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城市停车管理机制,依托目前成熟的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是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划的,新模式的建立将使城市停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和现代化。1.2 项目建设目标依托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各停车场与停放车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处理。实现停车场管理、停车信息采集、泊位管理、停车引导、泊位预定查询等城市停车管理和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规划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1.3 项目建设原则本项目的建设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性原则:选择业界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作

9、为整个系统的技术架构,以保证系统有不断发展和扩充的余地。系统总体设计的先进性原则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o 系统结构先进性;o 软件的设计模式和方法先进性;o 系统安装和实施先进性。 易用性原则:人机操作设计充分考虑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要,用户接口与界面设计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与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可靠性原则:由于操作失误出现的故障,系统应可进行恢复,不破坏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经济性原则:依据严谨的科学分析,以最小规模的扩展建设思路解决当前与近期面临的交通问题,为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坚决避免重复建设。 易扩充原则:建设的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

10、,系统应有较大的扩充余地。o 选择标准化和模块化的部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容量扩展性。o 遵守各种标准规定、规进行设计,为系统的扩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o 系统设计采用支持并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业标准与行业标准的产品,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利于现在和将来的设备选型与联网集成。 易维护原则: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在线帮助手段,使具有基本技术水平的系统维护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进行较复杂的维护与一般性扩充。1.4 系统建设主要容1) 本项目系统计划通过建设5个业务子系统实现: 查询与预订子系统:使用移动手机APP(基于Android和IOS)实现公众查询、预订停车泊位、公众互动,方便公

11、众出行停车。 反向找车系统:基于室精细化微地图,停车场室车位地图精细展示,结合GPS+基站+WIFI混合定位系统,实现公众一键轻松导航到停车位。 移动支付系统:为公众提供预定停车泊位和驶出停车场移动快捷支付,支持主流移动支付系统。 统计与分析子系统:为政府部门提供停车场定价查询、停车场使用率、区域停车场综合查询等统计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功能。 停车场电子备案系统:为交委停车场备案提供信息化支撑,为交委和区交通局进行停车场备案的电子化处理,以与提供停车场备案信息查询功能。2) 建立城市停车场综合信息数据管理平台项目针对城市占道、商业、小区等停车场定制化信息数据采集,采集其名称、GPS位置、出入口位

12、置、周边道路状态、周边大楼状态、相关照片等信息,制定停车场静态信息采集规从不同停车场管理系统采集数据,建立智能停车综合管理数据库。为实现停车场位置引导、公众查询与预定,统计与分析等不同业务需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2.1 系统概述构建城市停车场的动态信息和静态停车场信息数据管理平台,通过统计分析,对接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智能交通其他子系统等间的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为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决策、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各停车场的使用率,方便公众出行停车查询与预订,建设停车场电子化备案系统,供交委、区交通局与相关部门使用。2.2 系统建设框架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图4-1 系统总体结构

13、图从总体结构上看,将系统层次分为:外部系统、接口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数据共享交换层和应用层。 外部系统:包括符合导则的政府投资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占道停车系统、交委停车诱导系统、第三方支付等系统,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将从这些外部系统获取相关信息。交由数据层进行处理。 接口层:包括停车场信息接口采集协议、占道停车系统接口采集协议、交委停车诱导系统接口、公众查询接口等系统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将定义信息采集的方式,协议,以采集相关信息。并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交由业务逻辑层加工处理,对于简单的无复杂处理逻辑的数据可直接存入数据库或存入存储。接口层同时负责将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的图片信息通过公安边界

14、平台传送至公安网。 业务逻辑层:对从外部收集的相关的信息(包括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等)进行逻辑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按规则放入数据库中,并对政府部门的查询、公众预订查询、公众预订等业务逻辑进行处理。为用户层提供查询结果以与处理结果。 数据层:数据层用来按一定规则存储收集的停车场与停车相关信息, 数据共享交换层:位于应用层和数据层之间,将数据层所存储的数据信息提供给应用层的各外部查询调用。 应用层:政府部门查询、公众查询、公众预订等业务,通过用户层接口发起查询和预订需求。并向用户展现查询和预订结果。网络拓扑图参见图2-1。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图所示:图4-2系统总体架构图2.3 云平台要求本项目采用云

15、平台技术,要求除数据库之外的所有计算资源做到动态分配,并利用云平台虚拟化主机实现相关接口功能;能够提供大量面对历史存储与对象存储的支撑;核心业务数据库利用独立的物理节点分布。虚拟化集群软件须具备所有虚拟机的创建管理功能,可根据业务模块的需要进行网络与物理节点的隔离与划分;对所有虚拟机、存储与数据库提供实时监控报警;达到快速存储,虚拟机切换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可按需对虚拟机的资源占用进行部署;提供易用、可控的人机界面;具有在线快照与快照恢复功能,可支持离线迁移。存储虚拟化软件须支持基于网络的海量的分布式的高可靠管理,结合磁盘阵列形成存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可按照业务需求,随时扩展存储节点,增加存储池的容量。能够面向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备份冗余存储提供有效支撑,为智能交通大量停车数据(包括图片和GIS信息)提供存储管理,结合核心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