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9761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教案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班会教案之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刚刚拿到这本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候就觉得细节只是区区小事,没有什么可以留意的,由于我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做事总是毛毛燥燥,不太注重细节。 看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变化是:开始从行动中一点一滴地改变本人做事的风格,开始在日常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注重细节的运用。 曾看过一则历史小故事。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沉醉,以为中国海战,中方必胜无疑。但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裤子、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到:这是一支纪律松弛、治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

2、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这一小小的细节就能定胜负。我们常常会忽略人生的细节,认为细节只是人生长河中的“鸡毛蒜皮”,认为看历史要看大势,看情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但成功的人生恰恰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细节,显露出人生的芳香,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细节显示其人生的魅力。 记得在1994年,那是我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教书的第一年,担任初一年级()班的班主任,从一开始我试着放手由学生干部治理早自修,时常我在教室外面遥控;有一次我在教室外面观察、想看看学生及学生干部的表现,绝大部分学生都在那儿认确实读着课文,值日的班干部觉察有个学生在玩,这时同伴提示

3、:快坐好,不然 “小教师”要生气了。那个班干部是如此说的“小朋友表现真好,教师奖给你一朵小红花”。 看着这些,我不禁堕入了沉思。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他们的偶像,是值得尊敬的人,教师永远都是对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教师要特别留意本人的言行举止,给小孩以潜移默化的阻碍。“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本人,一定要本人先做到。如此,才能起到“典范”的作用,于无声处教育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更多地应是把握细节、创设细节;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教学过程中从预设到生成、从生成到预设的统一。处理好一堂

4、课中的细节,也就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说,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对教学细节,我有点滴体会:第一:打造细节;有些细节外表上看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本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尽管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发生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定一些精彩。首先,“打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化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浅尝辄止的外表“作秀”,那必将是流于浅薄;它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那必将流于浮华;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必将流于腐俗。那是对文本深化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

5、巧妙的情境创设。其次、“打造”教师本人的评价语。我们特别多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热情,要能适时、及时地进展恰当的评价,和学生进展有效的情感沟通,以致于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因此,教学细节应该事先“打造”,没有精彩的预设,相信也不可能出现精彩的课堂。第二:觉察细节;细节是整体的细节,整体是细节的整体。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淌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现其价值。在详细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觉察”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首先,教师要及时觉察学生的“误点”。特别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无视学生的答复,一个劲地奔向本人教学的目的。如此做,往往会导致学生一些错误的认

6、识根深蒂固。这尽管只是一个特别细小的教学环节,但往往教师一开始没有及时纠正,而导致学生屡次练习后构成错误的印象。即便后来纠正,它的掌握也往往会大打折扣。在平时的教学中,事实上也常有如此的现象。有些教师由于课前预备不充分,课堂上有些知识也不敢确信,有时会导致学生掌握错误的知识。到后来即便花几倍的时间,错误还会层不出穷。因此,在这方面,作为教师确实马虎不得。其次,教师要擅长觉察学生的“亮点”。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化的印象。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让我们的课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小孩充满活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觉察,去捕捉。因此说,细节更能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而并非本人的“表演”;细节往往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间隔,有利于情感交流;细节往往更能真正表达一位教师的内在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