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379239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课内文言文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童趣(一)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3分)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3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有想象之趣,比如:有细察之趣,比如:有童稚之趣,比如:4翻译下列句子:(6分)故时有物外之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5、文章开篇写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6、“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分)(二)余忆

2、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此皆幼时闲情也。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3分)8“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3、(3分)9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3分)10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3分)11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3分)12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4分)13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14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3分)15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3分)16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3分)17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3分)表示重复或继续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18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3分)19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分)20“双丛草为

4、林,以虫蚊为兽”的意思是。(3分)(三)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2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闵其苗之不长B、其子趋而往视之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2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苗则槁矣。24、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的越多越好):(3分)2

5、5、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试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层以为主,第二层以为主。(4分)26、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5分)二、论语十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2填空:(5分)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见贤思齐焉(齐:)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4翻译

6、下列句子:(4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6试将本文中的成语举出三例,并加以解释。(3分)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5分)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4分)9“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10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3分)11第

7、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3分)12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5分)13“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5分)14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4分)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4分)1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4分)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5分)18翻译下列句子:(4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9、“士

8、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填写)(5分)20、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21、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4分)童趣答案1略2注音略。通“僵”,僵硬;鸣叫;愉悦,高兴;碎石;山谷3“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定神细视,以丝草为林”等句;“神定,捉虾蟆别院”4因此常有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着。突然有一个大家伙掀倒“山”压倒“树”地走过来。5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6、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想象的境界之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蚊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形容为“拔山倒树”就不难理解了。7、物外之趣8细察9童稚时10夏

9、蚊成雷11私拟作12前句13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14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15“余年幼”句16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1718总分关系19两件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20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蚊当作野兽。21告诉,对说疲倦我快步走22、A23、天下不想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很少。禾苗却枯死了。24、寡谦鲜耻、孤陋寡闻、薄情寡义 、寡不敌众等25、“|”应标在“苗则寡矣”的后面;记叙;议论26、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意思相近即可)。论语十则答案1略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3说:通“悦”,愉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信:真诚,

10、诚实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罔:迷惑。殆:有害或疑惑知:通“智”,聪明齐:相同弘毅:强毅4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6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己等,解释略7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8略9表并列表转折表并列表承接表转折表承接10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11学习方法;学习的乐

11、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12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13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7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18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19、任重而道远20、“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上;“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上。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