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7824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专利分析工作操作指引 打击专利侵权工作操作手册 一、常见的直接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专利产品是指专利权人在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产品,或者外观设计申请文件中亿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所谓制造指对受专利法保护的上述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一是看是否得到专利权认得许可。二是看是否以生产经营(即营利)为目的。 2使用专利产品的行为。即使使用专利产品的行为仅指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两种专利产品的使用,不包括对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使用。这里的使用应当从广义上理解,包括对专利产品的单独使用和把专利产品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使用;对其他产品一次

2、使用或者连续使用;对专利产品单一性能的使用和多种性能的使用等。 3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是指把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的专利产品的所有权有偿地从卖方转移买放的行为。不论产品源于何处,也不论如何来的及销售多少,只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销售了专利产品,就构成了专利侵权行为。 4.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机发明和实用新型发明创造被赋予专利权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口其专利产品的行为。 5.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专刊方法是指专利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技术方法。对专利方法的使用,是指实际采用专利方法来实现专利申请中的请求权项所提到的目的。如果这种专利方法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则构成专利

3、侵权行为。 6使用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由于生产方法的经济价值主要在于依该方法所得到的产品。所以,方法专利的保护如不同时保护该产品则毫无意义。同时,一种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造出来,因此,法律规定使用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才构成侵权行为。 7.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非国家另有规定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以生产经营目的是、销售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即构成侵权行为。 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产品的行为。旨在于鼓励外国人来我国申请专利,促进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 9.假冒他人专利,尚

4、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专利属于他人所有而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其非专利产品或者其他包装上,使用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等,冒充专利产品的行为。该假冒的专利产品不论是自己生产的,还是他人生产的,均构成侵权行为。但是这种假冒行为必须是情节是比较轻微,尚未构成犯。如果情节严重,就构成假冒他人专利罪。 二、查找侵权主体: 1、制造侵权专利产品的厂家; 2、销售侵权专利产品的单位。 三、如何举证: 、直接取证 到生产厂家或销售商处直接购买侵权产品,要求出售者出具盖有正规章(即该销售者在工商局备案的章,行政章或者财务章都可以)的发票。 、公证取证 如果无法以个人取证的方公证取证 如果无法以个人取

5、证的方式取得有效的证据,则可以进行公证取证。即申请生产厂家或销售商所在地的公证处来取证。具体方式是先申请,然后与公证处派出的公证员一齐到生产厂家或销售商购买侵权产品,最后由公证员全程公证该购买过程,由 此证明这些侵权产品是该生产厂家或销售商卖出来的。最好购买两套侵权产品,一套由公证处封存(必不可少的)一套自己留存,以备查验。 3、即提请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如果确认侵权者处存有侵权产品,又无法直接取证和公证取证,就可申请所在地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的措施。申请证据保全要提交书面的申请书,写明申请人基本情况,如果是代理人要提供著作权人的授权委托书,请求事项及事实和理由。此法适宜各种情况。 四、维

6、权方式: 、和解,即通过向侵权者发送协商函、律师函双方协商和解; 、调解,即通过第三方斡旋达成一致意见,而调解解决问题; 、诉讼,即启动诉讼程序。 五、如何确定专利侵权赔偿的范围。 人民法院和专利管理机关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应当对该侵权行为作出判决或者处理决定,要求假冒他人专利权的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公开道歉、恢复信誉、消除影响。 专利侵权的赔偿范围是指对侵害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方法使专利权人受到经济损失而给予赔偿的限定。赔偿范围是根据专利技术实施的情况,确定侵害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1.以专利权人同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

7、偿额,这种计算方法,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包括: ()挤占销售市场后,导致专利产品滞销或者被降价销售的损失,由于侵权产品粗制滥造,又未经研制费用的投入,产品质量低劣,成本费用低,大多采取低于专利产品价格出售导致专利产品滞销或者降价销售。 (2)销售量下降造成利润减少的损失。因侵权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后,一方面挤占了专利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因侵权产品多是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使该专利产品的信誉受到影响。 (3)为收集侵权产品的证据材料所开资的费用。 ()为制止侵权行为,挽回名誉而刊登公告,发明声明所开支的费用。 (5)为侵权诉讼所支付的差旅费、律师代理费、证人费用等。 ()侵权诉讼的受理费、鉴定费、勘察费及其其他费用。 (7)其他与侵权行为有因果联系的开支费用。 以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赔偿额。利润是商品生产中由劳动创造出来的纯收入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利润作为损失赔偿费。 3、因为侵权行为而失去的本来应当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仿造者实施发明创造所依法应当付给专利权人的那部分使用费。由于仿造擅自实施发明,未得到专利权人的同意,未向起支付使用费,所以在计算赔偿费时也应当把这部分金额计算在内,由侵权人予以赔偿。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