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7645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子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 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肉瘤:恶性肿瘤来自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癌: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或癌组织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和合成释放的生 物活性物质或宿主对肿瘤进行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生化分子,它提示了肿瘤在宿主 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癌基因的活化程度。化疗:广义的化疗是指应用化学药物杀灭体内外病原体或新生物,抑制其生长繁 殖的化学治疗过程;狭义的化疗则是指应用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 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

2、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肿瘤治愈 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大咯血:24h内咯血500ml以上,或出血至呼吸道,对生命造成威胁时叫大咯血。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癌前疾病:是指一些可能转变为癌症的疾病或情况。(而癌前病变是指各种组织 的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或称异型增生,是可能癌变的病理情况。前者是一个临床 概念,后者是一个病理概念)多发性骨髓瘤(MM):亦称浆细胞骨髓瘤,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 细胞恶性增殖所致的肿瘤性疾病,属浆细胞肿瘤的一种。二知识点1浸润是肿瘤播散的主要方式,是恶性肿瘤细胞转移的基础和前奏。2在恶性肿瘤发生

3、与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内外之因联合作用而导致机体脏腑功能 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痰湿或邪毒蕴积,发生局部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邪毒内 蕴等一系列病机变化。3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人口老龄化、吸烟、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污 染等。4病理学检查是肿瘤最可靠、最具有价值的诊断方式。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依据。5. 中西医结合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最具有优势与特色的疗法之一。6. 肿瘤治疗存在的问题: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提咼临床治疗方案有待进一一 步规范药物临床应用尚欠合理 不良反应的防治重视不够 中西医结合切 入点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7. 化疗药物可有效治疗肿瘤,但同时也成为医源性因素可引起其他恶性肿瘤,尤

4、其是血液系统肿瘤。8. 单纯疱疹病毒-2 (HSV-2)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宫颈癌EB病毒鼻咽癌HBV,HCV肝癌9. TNM分期: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淋巴结(N)受累情况,肿瘤转移情况(M)Mi表示有远处转移10中医对肿瘤病机的认识: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毒邪内蕴、正气虚弱11. 常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胚抗原(CEA)肠癌CA15-3乳腺癌NSE小细胞肺癌CA12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CA19-9胰腺癌PSA前列腺癌12. 化疗药物:(1)烷化剂:氮芥(HN2 ),环磷酰胺(CTX)(2)抗代谢类:甲氨蝶吟 (3)抗癌抗生素:更生霉素,阿霉素(

5、4)植物类抗癌药:长春碱,泰素(5)激素类:尼玛13.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包括G0期细胞,这类药 物包括烷化剂,抗癌抗生素和激素类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S期和M期的细胞,包括抗代谢 药和植物类及部分其他类药物。14. 化疗形式:根治性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研究性化疗15. 化疗适应证:(1)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首选化疗(2)睾丸肿瘤、小细胞癌、滋养细胞肿瘤等,化疗也可作为首选(3)等等,自己看书,P75,这个不重要16. 化疗禁忌症:(1)患者营养状态差,有恶病质,一般状况衰竭,估计生存期小 于2个月者(2)有心肝肾

6、功能严重障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3)合并感染、 发热和其他并发症者 Karnofsky评分在60分以下者(5)婴幼儿尤其是3个 月以内或3岁以下,而肿瘤对化疗不敏感者(6)老年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而 肿瘤属化疗效果不肯定者(7)贫血、营养不良及血浆蛋白低下者17. 化疗停药指征:(1)明显骨髓抑制,如白细胞V3.0、血小板V8.0(2)剧烈的消化道反应(3)急性感染,体温高于38时18. 化疗的毒副作用:(1 )局部毒性(2)胃肠道反应(3)骨髓抑制(4)肺损害(5)心脏 损害(6)脱发(7)肝损害(8)肾和膀胱损害(9)过敏反应(10)神经毒性19. 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原则:对肿瘤进行内

7、分泌治疗前,应进行激素受体(ER、 PR或AR)的测定。ER、PR阳性的肿瘤患者,应进行抗雌激素治疗;AR阳性 的肿瘤患者,应进行抗雄激素治疗。20. 中医药治则治法: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祛邪:理气行滞、活血化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祛除邪毒、以毒攻毒 扶正:健脾益气、补肾益精、滋阴补血、养阴生津21. 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是当今我国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22. 肿瘤的治疗目前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的时代23.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减毒和增效24癌痛治疗原则:三阶梯用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原则,注重实效25吗啡类药物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药物依赖、耐受26

8、.中医对癌痛病机的认识:不通则痛27癌症的危险因素:大气污染肺癌黄曲霉毒素肝癌咸鱼一一鼻咽 癌脂肪一一乳腺癌乙型肝炎病毒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一一宫颈癌 幽门螺杆菌胃癌28常见癌前疾病:着色性干皮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大部切除 后的残胃,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乙肝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外阴白色病变、慢性宫 颈炎、大肠息肉、乳腺增生病。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是癌前病变。胃的腺瘤性息肉既是癌前疾病又是癌前病变。29.实体瘤疗效标准:(注意数据)完全缓解(CR):可见的肿瘤病变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 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无变化(NC):肿块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及

9、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新病 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进展(PD):肿块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30肺癌病因病机:上述诸邪多因素综合作用,则形成气(气滞)、血(血瘀)、 痰(痰凝)、湿(湿聚)、火热(火热熏灼)、毒(毒踞)的胶结,成为肺癌病因 病机中的主要方面。31. 上腔静脉综合征 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痛、面颈肿胀、睛赤、唇紫、上肢或 上身肿胀、呼吸吞咽困难。(小细胞癌:对于小细胞癌(SCLC),一般主张先化疗,待全 身播散基本控制后,再进行放疗或手术,并在整个病程中注 意保护机体免疫功能。32. 肺癌分为(2)非小细胞癌:对非小细胞癌(NSCLC)则应在可能的情况下,

10、尽量争取手术,术后再设法控制播散和残存的病灶,并积极 提咼患者免疫功能,以巩固疗效。33肺癌手术治疗:1期病例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11、111期病人则应术前术 后化疗、放疗等。仅在个别情况下,IIIB及W期病人才考虑 手术。(一般SCLCII期倾向于先化疗后手术,III期以上者不 提倡外科干预)34.浸润性非特殊癌 占乳腺癌的80%,分化低,预后差。35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依次为肺、骨、肝、软组织、脑等36.化疗与内分泌治疗不同时进行。37乳腺癌中,内分泌疗法通过消除或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而不是直接杀死癌细胞。其适应症是ER阳性。常用抗雌激素药物包括TAM,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

11、剂(如氨鲁米特等)38. 乳腺癌中医治疗: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佐以化痰散结柴胡疏肝散加减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化瘀消肿一一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痰瘀互结证化瘀活血,软坚散结海藻玉壶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39. 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占90%)为主40. 食管癌的治则:颈段以放疗为主,中下段以手术为主。(1)早期:首选根治性切除,病变在中上段者,亦可采取单纯放射治疗(2)中期:以手术为主,可做术前放疗或化疗(3)晚期:以放疗为主,结合化疗、中药治疗、生物治疗等,还可以根 据病人全身情况考虑减症手术。41胃癌最常见的类型的:鳞癌。 胃癌属中医“噎膈” “反胃” “积聚”范畴42. 一般认为绝大部分大

12、肠癌均起源于腺瘤。绝大多数为腺癌,以管状腺癌最多43. 大肠癌中医病因病机:(1)精神抑郁,肝气郁结(2)饮食不节,湿热毒邪内结(3)正气虚弱,淤血内阻44. 大肠癌预防与调护:(1)改进食物结构(2)保持大便通畅(3)积极治疗肠道疾病45. 肝癌大体形态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46肝癌病性常虚实夹杂:虚 以脾气虚,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为主实以气滞血瘀、湿热瘀毒为患47肝癌三大并发症:肝破裂出血,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48.肝癌国内临床分期:1期(早期)一一无明确的肝癌症状和体征者II期(中期)一一介于I期和III期之间者 III期(晚期)有明确的黄疸、腹水、恶病质或肝外 转移之一者 分型:单纯

13、型:临床和化验无明显肝硬化表现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指标支持炎症型:病情发展快,伴持续癌性高热或ALT持续升高1倍以上 49对于有黄疸、腹水、癌栓、肝外转移的III期肝癌患者,主要以中医治疗为主。50. 霍奇金病(HD)常用联合化疗经典方案:ABVDADM: 25mg/ m?,静脉滴注,第 1、15 天BLM: 10mg/ m?,静脉滴注,第1、15天 VLB: 6mg / m2,静脉滴注,第1、15天DTIC: 375mg / m?,静脉滴注,第 1、15 天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可间隔23周,依据血象、骨髓象进行下一疗程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用联合化疗经典方案:CHO

14、PCTX: 750mg / m?,静脉注射,第 1 天ADM: 40mg / m?,静脉滴注,第1天VCR: 1.4mg / m?,静脉注射,第1天 PDN: 100mg /日,口服,第 15 天3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可间隔23周,依据血象、骨髓象进行下一 疗程,至少用6个周期51.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病因病机:禀赋不足、脏腑亏虚是疾病发生的内伤基础; 外感邪毒、饮食所伤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毒邪蕴结、寒凝血脉、痰瘀互结是 疾病发生过程中最基本的病机变化;脾肾两虚、肝肾阴虚是疾病发展的必然结果。52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 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

15、胞瘤。毒邪蕴结证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清瘟败毒饮脾肾两虚证温补脾肾一一右归丸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整体观念指导下的整体调整不足:(1)基础理论研究应深化(2) 辩证论治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2)抗肿瘤中药的研究应现代化(3) 具有特色的免疫调节(3)临床研究应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4) 对放、化疗等西医治法的减毒增效(5) 特色疗法丰富了治疗手段(6) 对晚期肿瘤的治疗凸显长处(7) 康复治疗具有特色三阶梯用药:1第一阶梯:适用于轻度癌痛,所用药物为非阿片类止痛药,主要为非甾体类抗 炎药(NSAIDs),代表药为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初始每次250500mg,最大剂量每次1000mg,每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应当注意NSAIDs 有封顶效应,不能无限加量。2第二阶梯:适用于中度癌痛,所用药物为弱阿片类止痛药。当NSAIDs不能满 意止痛时,应逐步向第二阶梯过渡,在给予NSAIDs的同时,辅助以弱效阿片类 镇痛药。代表药为可待因。60120mg,34h重复用药一次。3第三阶梯:适用于重度癌痛,为强阿片类止痛药。代表药为吗啡,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