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 采茶舞曲教案 人音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37643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音乐 采茶舞曲教案 人音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音乐 采茶舞曲教案 人音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 采茶舞曲教案 人音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音乐 采茶舞曲教案 人音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音乐 采茶舞曲教案 人音版教学目标:1、 能够用圆润而又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2、 了解采茶舞曲与越剧及浙江民歌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 学唱和体验歌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2、 了解我国的茶文化,感受舞曲欢快的情绪,体会越剧的优美唱腔。教学方法:讲解法、视听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材分析:采茶舞曲作于1958年春,这首歌原为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后来根据这首歌又创作了歌舞曲采茶舞曲,因而得以广泛传唱,此曲糅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教学过程:一、 导入(茶文化)在上课之前我让大家猜一个谜语: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

2、红。同学们:茶已成为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饮茶已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习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与丝绸、瓷器一起成为重要的出口资源。茶叶的作用:兴奋作用、减肥作用、抗菌等。我国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武夷岩茶。二、 组织教学:1、 聆听歌曲,思考:(1) 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2) 歌曲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3) 这首歌曲在演唱方面有何特点?与我国何种戏曲种类唱腔相似?(4) 乐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 学唱歌曲:(1) 视唱歌谱。(2) 加入歌词唱

3、。(3) 男女对唱。(4) 模仿用方言来演唱歌曲。3、 讨论:用普通话唱和用方言唱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色?三、 再创作做一做采茶的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中做出“采茶”的舞蹈律动。四、 探究与拓展:(一) 了解越剧。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二) 欣赏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五、 小结: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丰富的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细细品

4、位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谜语的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再通过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在组织教学的环节,通过聆听思考,了解歌曲的特点、情绪,使学生了解民歌与戏曲的关系,从而更深一步的了解中国文化,在学生唱熟歌曲之后,要求学生试着用方言的形式演唱歌曲,从而体会普通话和方言哪一种更能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再创作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非常大方的将自己的优美舞姿呈现给大家,同时也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鲁迅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民族音乐,在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喜爱民族音乐,在下节课,我将带领学生继续探索中国民歌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