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37402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事求是-读如果我当教师心得体会 实事求是、认真做事、完善自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实事求是,认真做事,完善自我 如果我当教师一书是扬斌选编,书中选编了叶圣陶老先生从教时的著名的教育论献及观点。其中最令人感佩的是他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不需要教”、“教育就是为了养成良好习惯”的观点。直至如今,还影响深远。我对这两个观点亦感触颇深,现就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先谈第一个观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

2、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讲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这种境界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也不知何时才能有适应的环境。这是我此时的确实感受。想想近二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不免感怀。第一方面,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可令人惊奇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一如既往,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春色不改,没有什么太大改变。我的感觉就是:什么都学了,但没有学会,虽然我们每天嘴里都在喊着改革,实际上是在穿新鞋走老路。第二方面,责任心不

3、强,认识不到位。这是有两个层次的,一是政府方面,形式主义太重,不能抓实用的东西,搞得广大教师身心疲惫,做了太多的无用功;二是教师方面,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得不够,没有做到尽心尽责。第三方面,办学条件及地域的限制。农村的学校的教学条件简直不感恭维,太差了。 困难是有的,我想,只要各方面齐努力,真心地去做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才会真正实现叶老所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二、再谈第二个观点,“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件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

4、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月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是因为他看透了这个道理。 关于这一点,我是极力推崇的。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注重贯彻这一点。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气势雄伟”这个词时,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教会学生会读,认识其读音;第二,认识其形,掌握其间架结构,并学会书写。第三,学其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明其义,知道它的语言环境。第 四、用此词语练习说话、写话,达到熟练为止。形成能力为止,养成习惯为止。 在日常行为养成中更是如此。比如,教育学生不说脏话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首先讲明不说脏话

5、的重要性,其次,注重在平时的监督与管教,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第三,适时鼓励、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发挥榜样的作用。 目前,我感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和思想令人堪忧。现在大部分小学生不爱学习,组织纪律极差,思想行为令人反感,如果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再不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祖国的未来堪忧,民族的未来堪忧哇。 读了如果我当教师一书,深深地体会到叶圣陶老先生对教育的执着追求,被他深深地感动着。面对自己的工作,我将以叶圣陶老先生为榜样,不懈努力,实事求是,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止。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