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372468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技术文件 /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编号: 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日期:_回风巷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

2、质进行。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 工程概况1号回风巷设计长度222.68m, 已施工109m, 巷道设计坡度为3和5上山,上山施工时迎头出现裂隙和小断层发育或过煤施工顶板难以管理, 锚网喷支护难以满足支护需要时, 支护形式改为架29U型棚支护, 增加支护强度。为保证安全施工, 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二、 施工技术参数巷道掘进宽度5300mm、掘进高度4650mm, 净宽度5000mm、净高度4300mm。采用29U型棚, 棚子规格为净宽净高=50004300mm, 棚距700mm, 梁腿搭接长度500mm, 每处搭接使用2副卡缆, 卡缆间距300mm, 每棚8槽钢拉条四组。棚

3、腿左侧腿窝深500mm, 右侧腿窝300mm。(附支护断面图)钢筋笆片规格:850mm(10mm)550mm(6.5mm)。 。三、 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采用EBZ230综掘机掘进, 在岩性不好时开始改架棚支护, 从架棚位置开始处退后2m, 套棚支护4棚, 再往前进行正常的掘架施工。(二)施工方法套棚施工前, 在巷道中心线左右1.5m处分别打两组222500mm锚杆, 每组间距2.5m, 然后用4个卡缆作为悬吊点将两根长4.5m的11工字钢托住作为前探梁, 之后利用前探梁先上好顶梁, 再将棚腿栽上, 找好规格尺寸后腰背密实。以后再借用U型钩挂在已架好的顶梁上向前窜前探梁, 利用前探梁循环向前

4、掘架施工。(三)施工工艺1、顶板破碎时:掘一架一, 循环进尺0.7m, 最大控顶距1.0m。综掘机切割并出货后, 敲帮问顶, 伸前探梁做好超前临时支护。将棚梁架到前探梁上, 铺好顶部钢筋笆片后, 班组长负责看好中线, 找准巷中, 拉好吊斜, 调整棚距, 上好拱部两组拉条, 再用矸石背实顶部。顶部支护好后, 开始切割帮部和腿窝, 然后再次敲帮问顶, 找净顶板、山墙和帮部的活矸危岩后刷齐帮部栽棚腿, 棚腿栽好后上好帮部拉条, 然后铺钢筋笆片, 用水泥背板腰实帮部, 最后将余货出尽。顶板破碎的情况下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顶板、帮部、迎脸、瓦斯、工程质量、探头位置等)切割拱部 (出货)敲帮问顶临时

5、支护(挪移前探梁)架棚梁、上拉条背顶(打撞楔)切割底部 (出货) 栽棚腿、上棚卡及帮部拉条腰帮收尾检查(质量检查、文明施工环境整理、工器具归位等)。2、顶板稳定时:掘二架二, 循环进尺1.4m, 最大控顶距1.7m。综掘机全断面切割并出货后, 敲帮问顶, 伸前探梁做好超前临时支护。将棚梁架到前探梁上, 铺好顶部钢筋笆片后, 班组长负责看好中线, 找准巷中, 拉好吊斜, 调整棚距, 上好拱部两组拉条, 再用水泥背板背实顶部。顶部支护好后, 再次敲帮问顶找净活矸活石后刷帮挖退窝栽棚腿, 棚腿栽好后上好帮部拉条, 然后铺钢筋笆片, 用水泥背板腰实帮部, 最后将余货出尽。顶板稳定的情况下工艺流程:交接

6、班安全检查(顶板、帮部、迎脸、瓦斯、工程质量、探头位置等)全断面切割(出货)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挪移前探梁)架棚梁、上拉条背顶(打撞楔)栽棚腿、上棚卡及帮部拉条腰帮收尾检查(质量检查、文明施工环境整理、工器具归位等)。 (四)临时支护及超前支护正常掘架施工时, 采用两根金属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使用两根长4.5m的11工字钢作为前探梁, 每根工字钢用不少于3个U型钩挂在U型棚上, 卡子采用25mm圆钢制作, 两根前探梁位于巷道中线左右各1.5m。岩性破碎时, 一掘一架, 采用超前撞楔超前支护, 撞楔采用25mm圆钢制作, 长度为2m。超前撞楔使用方法:顶部刷架完成后, 用风锤沿最前一架U钢棚梁内

7、缘朝前打眼, 打眼时钎杆应紧贴最前一架U钢棚梁内缘和倒数第二架棚梁前缘, 眼深1000mm, 打完眼后将撞楔插入眼内, 并用大锤将撞楔砸到眼底。撞楔使用数量视顶板情况确定, 顶板愈差, 使用数量愈多, 撞楔间距200500mm。每次截割完成后先找顶再将工字钢前探梁窜至迎头并紧贴。再次找顶, 确认安全后, 窜上顶梁并按测量中腰线找正后上好顶部拉条, 背好顶网, 棚顶与顶板间用水泥背板接实。(五)上顶梁方法1、人工上顶梁 综掘机截割完成后, 前窜前探梁, 找顶确定安全后搭设脚手架, 再次找顶确认安全后, 在脚手架上从两侧上窜顶梁, 并按测量中腰线找正后上好顶部拉条, 背好顶网, 棚顶与顶板间用水泥

8、背板接实。2、采用综掘机挑梁器上顶梁综掘机截割完成后, 将炮头落地, 翻转挑梁器, 人工将顶梁抬至挑梁器上, 居中放置, 利用综掘机将顶梁挑送到位后, 人工将前探梁前窜托住顶梁。落下炮头, 然后人工搭设脚手架,人员在脚手架上按测量中腰线找正后上好顶部拉条, 背好顶网, 棚顶与顶板间用水泥背板接实。(六)脚手架搭设、套棚期间:在距离迎头3m巷道顶部打两根222500mm锚杆, 用12.5mm钢丝绳将吊环挂上锚杆上, 并在迎头设2部梯子, 梯子用1寸钢管焊成。然后用4寸钢管分别搭在吊环和梯子上, 在4寸钢管上铺设6块450030070mm厚的木板。脚手架搭设要平、稳、牢固可靠。2、正常掘架期间:采

9、用25mm圆钢制作的专用工具, 一边挂钩一边吊环, 挂在U型棚拉条上, 并在迎头设2部梯子, 梯子用1寸钢管制作而成。然后用4寸钢管分别搭在吊环和梯子上, 在4寸钢管上铺设6块450030070mm厚的木板。脚手架搭设要平、稳、牢固可靠。四、 施工技术要求及工程质量标准 (一)技术要求1、施工时, 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及给定的中腰线施工。2、架设支架前, 首先检查施工地点支架的质量, 对不合格的支架必须先处理, 处理好后方可施工。如钢筋网凌乱, 应整理后将帮、顶用水泥背板充填实在。3、在施工中, 若遇围岩稳定性差, 可在拱部打超前锚杆及临时支护锚杆控制顶板, 架设29U型棚时, 棚间采用4道8

10、槽钢制作而成的拉杆固定, 槽钢长度1680mm。4、施工中要严格按质量标准化及激光要求架棚, 看好中线、腰线。架棚前, 在棚梁及棚腿上画出搭接长度、卡缆和拉条位置, 确保搭接长度、卡缆间距符合要求, 拉条、卡缆成线。5、棚间拉条按规定位置施工, 上齐、上直并扭紧U型卡子螺丝。6、每棚设4道拉杆, U型棚搭接处上口前500mm。腰线上300mm各设一道拉杆。7、架设U型棚前, 先按要求串好前探梁, 在班组长指挥下将顶梁上好, 找好中腰线, 按要求安好架与架之间的拉杆, 并将顶部的笆片背好。挖柱窝时, 首先按要求量出棚距, 找准柱窝位置, 严格按柱窝深度及腰线将柱窝深度挖够设计要求, 如柱窝过深或

11、松软时应垫上坚硬岩石, 栽上棚腿, 按要求与棚梁搭接好, 安好棚卡, 背实顶帮。8、工作面后方必须备齐足够的水泥背板, 以防冒顶时接顶用。9、采用钢筋笆片腰帮背顶时, 搭接处每隔300mm用一道双股14扎丝扎紧。钢筋笆片平行于巷道底板摆放, 且成一条线。(二)质量标准1、U型棚材质、强度、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附件齐全。2、背板和充填材料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可缩性支架支护巷道断面规格及支架架设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设计值标准净宽(中线至任一帮)50000100mm净高(腰线到顶底板)3300mm/1000mm-30100mm倾斜巷道迎山角120.5水平巷道前倾后仰01柱窝深度20020mm巷道

12、坡度5和30.05%连网间距300mm用14铁丝连网棚间距700mm50mm搭接长度500mm30mm卡缆间距300mm20mm卡缆螺栓扭矩200Nm5%五、 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及肩夹安全管理1、严格顶板安全状况现场交接班制度:现场交接班中必须进行顶板管理及所有安全设施专项交接清楚, 上一班交班时必将应注意事项及未处理完的安全隐患向下一班讲明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1)敲帮问顶贯穿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2)每次进入工作面前, 班队长必须对工作面顶帮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入内, 作业前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站在安全地点(支护完好处)用长度

13、不小于3.5m的专用长把工具及时找净危岩、浮矸。(3)迎头施工时必须设有经验的工人观察顶、帮情况, 挖腿窝、接顶等作业时帮、顶的危岩活矸应先找尽, 防止片帮掉顶伤人。(4)坚持正确使用临时支护, 严禁空顶空帮作业, 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在支护不完好的巷道中逗留, 施工时不得背对迎脸。架棚前, 迎头必须用挂钩将防护软网安设好(规格为5.03.5m, 网孔规格1001008mm), 防护网必须使用抗阻燃、抗静电的尼龙网或钢筋网, 防护高度为底板以上1.0m至巷道顶部, 确保挖棚腿窝、栽棚腿等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网采用8mm钢筋加工的挂钩固定在迎头U型棚棚梁上, 安全防护网固定点间距不得大于600mm,

14、 固定点不得少于6个。(5)永久支护必须逐排(棚)由外向迎头方向进行, 笆片方向保持一致。(6)肩夹安全管理:架棚时必须先移前探梁, 上好棚梁背实顶后方可挖腿窝栽棚腿。挖腿窝前, 将脚手架大板错茬分隔靠向两帮, 大板上铺设69001700mm钢筋网片, 再在每侧各铺设两块900mm(10mm)600mm(6.5mm)钢筋笆片, 以确保安全。腿窝挖好后将脚手架上的钢筋网片及笆片去除, 大板缩回, 栽上棚腿, 从下往上腰背密实。(6)架棚支护时, 紧固棚卡螺丝必须使用风动扳手, 同时每班安排专人用扭矩扳手检测所有棚卡螺栓扭矩是否达到200Nm以上, 对不合格的再次紧固。(7)当掘进工作面遇到下列情

15、况之一时, 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 并及时汇报调度所:顶板来压, 支架变形速度骤增时;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 温度骤增骤减时;工作面有煤岩外移, 涌水量增大等突水预兆时。(二)架棚施工安全管理1、找顶工作结束后, 其他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架棚工作, 严禁人员进入迎头的空顶区域, 严禁空顶作业。2、串前探梁前, 必须进行第二次敲帮问顶, 找净顶帮危岩。3、斜巷使用前探梁时, 若前探梁没有焊接防滑块, 则要采取下述方法固定:在前探梁朝下的一端, 使用细钢丝绳从预留的50mm的圆孔穿过, 绑在棚梁或拉条上, 并用元宝卡锁紧, 以防下滑伤人。4、两根前探梁都必须紧抵迎头, 并调好角度, 用木楔刹紧。方法是先将其中一个前探梁托举向前挪移, 并与迎头掌子面顶实, 两人扛稳梁一人快速将后面一个托钩取下并挪至设计位置, 挂在棚梁上后, 用木楔将托钩与前探梁、棚梁之间打紧, 牢固可靠。另外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